首先应当指出的是,义和团运动只是八国联军侵华的一个导火索庚子国变。

其实在甲午战争之前庚子国变,外国列强对于清政府的实力还是有所忌惮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但是中日甲午战争战败之后,外国列强就彻底看清了清政府真正实力。因为看似强大的清政府竟然败给了小国日本,而日本在这些国家中的实力根本不值得一提。

甲午战后庚子国变,这些外国列强纷纷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强占租界。但是这些国家肯定不满足于现状啊,就想通过发动战争迫使清政府屈服,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此时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王朝也不甘心被外国列强欺辱,但自己又没有这样的能力,这时刚好义和团运动出现了,慈禧就想借着义和团杀一杀八国联军的威风,遂一路支持义和团。

外国列强正愁找不到发动战争的理由,慈禧却自己将义和团送上门去了,最后自食其果。

甲午海战东南互保有因果关系吗?

甲午海战与东南互保,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庚子国变:1900年如果清朝先镇压义和团,庚子国变是否可以避免?

首先说这两件事情分别的原因:

甲午战争的底层原因有3,

一,朝鲜半岛,努力摆脱与中国的宗藩关系,向现代民族国家的方向发展。从甲申兵变到甲午海战,前后10年。

二,日本明治维新,中小地主在政治上的失势,让位于日渐崛起的资产阶级,为调和国内矛盾,中小地主和农民阶级在军人的领导下向外拓展。

三,满清政府。光绪皇帝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对权力的追求。

庚子国变的底层原因有2,

一,南部中国,代表西方列强的传统利益,这与民族资本的发展已经开始产生矛盾,东南互保是南方督抚不参与北方乱局,换取长江流域经济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西方资本在南方的渗透。

二,北部中国,满人贵族之间的内讧和持续的社会动乱,导致西方对朝廷的干预,以及朝廷对西方干预的反抗。

甲午战争与东南互保并无直接关系。因为这两个历史事件中,矛盾双方或者多方的主体完全不同,利益诉求也大不相同。

甲午战争的本质,是朝鲜的民族觉醒,借助日本的力量,制衡中国的束缚。

庚子国变的本质,是中国朝野上下失控,导致西方列强对中国政府的武装干预。

庚子国变之中的东南互保,是南方政府借助北方动乱局势,以放弃对朝廷的忠诚,换取西方降低对南方经济渗透的一个交换。

唯一能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两次都被迫推上前台的李鸿章,而且两次事后去签订赔偿也都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