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小凤仙简介,我来回答。

小凤仙简介:民国名妓小凤仙的结局如何?

小凤仙结局还不错小凤仙简介。

小凤仙简介:民国名妓小凤仙的结局如何?

小凤仙简介:民国名妓小凤仙的结局如何?

蔡锷和小凤仙分手后一再表示,一旦推翻袁世凯就回来娶她为妾小凤仙简介。当时蔡锷家中已经有2个妻子。

小凤仙简介:民国名妓小凤仙的结局如何?

但蔡锷和袁世凯打仗时,身体已经很差,日常起居都相当困难,一说患有喉癌。

他无法亲自赶往北平,写信给小凤仙:自军兴以来,顿罹喉痛之症加剧。我现在都督四川政务、军务未足一月,实在是难却中央的盛情,所以勉为其难,等到大小事情布置就绪,就出洋就医,到时就偕你同行。

于是。小凤仙就默默的等待蔡锷来接她!

知道她和蔡锷的事情,无数北平达官贵人有钱的公子哥都赶到北大胡同,愿意出重金和小凤仙共度一晚,都被她断然拒绝了。

就在小凤仙苦等蔡锷的时候,突然听到他病逝的噩耗。

小凤仙痛苦不堪,亲自写挽联到: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串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随后,小凤仙这个人就从民国历史上失踪了。

现在历史考证结果是,小凤仙由此从良,不再做妓女。

她嫁给了东北军的一个军官,丈夫在解放前死去。

小凤仙守了几年寡后,化名张洗非 嫁给了曾经在东北军中担任锅炉工人的李振海,成为李家四个孩子的继母。

此时是解放后。

李家的孩子,对这个很特别的继母印象也很好:爱美,整洁,不爱干活。刚建国的时候,大家都穿得很土气,可是她特别爱穿旗袍,而且在旗袍一侧别着一个小手帕。她干得最多的活就是洗自己的衣服,从来不做饭,但是生活却很有规律,每天早晨自己出去遛弯的时候,都会在外面吃过早饭。

1954年,54岁的小凤仙因严重的脑血栓去世,也算是善终。

她一生也没有一个孩子。

小凤仙是个很聪明的人,她再也没有对别人提到过蔡锷,似乎蔡锷在他生命中并不存在。

其实,蔡锷一直生活在她的心里面!

李家的孩子们回忆到:继母生前特别喜欢一张照片,她总是拿出那张照片静静地看,看照片时也从不忌讳我们,那是她和一个年轻将军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很英武,肩上有着很大的章,衣服上还有很多金黄色的穗。我就问她,这是谁啊?她还是淡淡地一笑回答,这是以前的一个朋友。

国民革命军中有多少湖南将领?

国民革命军中的湖南籍将领比重非常之大,除去“无湘不成军”的善战民风之外,有三个历史因素直接造成了这个结果,第一是北伐前夕,湖南大部已经在广州革命政府的控制之下,所以你会发现北伐初期的硬仗其实都是在湖北打的,比如贺胜桥、武昌战役等等;第二是当时的湘军已经占北伐军的半数左右,自然部队中湘籍军官的成才率较高。

小凤仙简介:民国名妓小凤仙的结局如何?

小凤仙简介:民国名妓小凤仙的结局如何?

小凤仙简介:民国名妓小凤仙的结局如何?

小凤仙简介:民国名妓小凤仙的结局如何?

(李默庵)

小凤仙简介:民国名妓小凤仙的结局如何?

在北伐军最初的八个军中,谭延闿的第2军、程潜的第6军和唐生智的第8军都是湘军的部队,谭延闿是蒋介石的重要支持者(陈诚的岳父),而第2军和第6军虽然逐渐被吞并,但是基层军官却大批保留下来,军阀混战的性质决定着只要被收编后归顺,并不影响前程。

小凤仙简介:民国名妓小凤仙的结局如何?

黄埔嫡系第1军虽然初始兵力不多,大约15000人的样子,但是势力扩张最快,到二次北伐时已经扩编为第一集团军的番号。其基层军官的骨干是黄埔前五期的学员,这当中湖南籍也占了相当比例,尤其是晋升最快、影响最大的黄埔一期,更有一个特殊的情况。

(程潜)

这就是第三个原因,即时任孙中山大元帅府陆军总长的程潜,曾经在广州开设了一个“湘军讲武堂”。黄埔军校成立后,讲武堂的160多名三湘子弟全部并入了第一期,因此在640多名毕业生当中,湖南籍学员比例最高。

因此,国民革命军中湖南籍将领的数量非常之大,总数应该超过广东和浙江而名列前矛,估计应有千人以上(问题的截止时间无法确定,因为将军是需要时间晋升的)。最后当上兵团司令职务以上的,除去我们比较熟悉的黄埔一期宋希濂、郑洞国、陈明仁之外,还有几个兵团司令也是湖南籍贯。

(陈明仁)

李默庵,湖南长沙人,黄埔一期毕业,“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能文能武李默庵”说的就是他,历任第10师师长、第14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升任第33军团长、第32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方面军司令官,解放战争期间第一绥靖区司令官,“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十七绥靖区司令官,陆军中将,1950年在香港起义。

黄杰,湖南长沙人,黄埔一期毕业。中原大战期间在柳河车站救蒋而被重用,历任第2师师长、第8军军长兼税警总团长,第二期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总司令(接宋希濂)、第一方面军副总司令,解放战争期间出任重建的第一兵团司令,1953年晋陆军二级上将。

(唐生智)

廖耀湘,湖南邵阳人,黄埔六期毕业,后留学法国。南京保卫战之后,廖耀湘就开始在第五军系统带兵,历任第200师少将参谋长、新编第22师师长等职务,参加昆仑关战役和首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退至印度后成为“驻印军”骨干部队,1944年所部扩编为新六军任军长,1946年初晋升第九兵团司令官,辽沈战役兵败被俘,陆军中将。

李文,湖南邵阳人,黄埔一期毕业。历任第78师师长、第90军军长等职务,属于胡宗南军事集团的骨干将领,抗日战争中接任第34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中担任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北平警备总司令兼第四兵团司令官,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胡宗南)兼第五兵团司令官等职务,陆军中将,《北平无战事》里中央军第四兵团就是他的部队。

(黄杰)

霍揆彰,湖南衡阳人,黄埔一期毕业,是陈诚土木系军事集团的骨干将领。历任第11师旅长、第14师师长、第54军军长等职务,第二期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期间任第十六绥靖区司令官、第十一兵团司令官等职务,陆军中将。

恐怕还有遗漏的,落笔匆匆不及细想,欢迎补充。

(霍揆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