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所说的近代指的是近代史的第二个阶段,即1919年到1949年的时间段。福垊说实话,这个阶段陕西走出的将军不算太多,数量上比不过江西、湖南的将军。那么为什么陕西(其实应该说中国)在近代走出的将军多呢?福垊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王铭章将军的简历:

王铭章将军的简历:陕西在近代为何能走出如此多的军事将领?

第一王铭章将军的简历、黄埔军校。

王铭章将军的简历:陕西在近代为何能走出如此多的军事将领?

孙中山于陈炯明炮轰一年后的纪念日时,在苏联的帮助下成立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将领,为国民党北伐王铭章将军的简历、抗日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共产党的抗日和解放的胜利做了贡献。像题主所提这四位都是出自黄埔军校的一期和四期,黄埔军校中一期和四期是最牛的存在。

王铭章将军的简历:陕西在近代为何能走出如此多的军事将领?

第二、日本侵华。如果说北伐只是国民党小试身手的话,那么1937年后的抗日战争,则是锤炼了大量的将军。有句话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仅军校毕业生得到了历练,那些非科班出身的泥腿子也锤炼成了战无不胜的将军。比如影视剧里的李云龙,现实中的彭德怀。像楼主提到的这四位将军都是参加抗日战争的英雄。

王铭章将军的简历:陕西在近代为何能走出如此多的军事将领?

第三、解放战争。

王铭章将军的简历:陕西在近代为何能走出如此多的军事将领?

在解放战争中,陕西涌现出了63名将军,其中上将3位,中将5位,少将55位。而这还不包括早年英勇牺牲的刘志丹将军。

王铭章将军的简历:陕西在近代为何能走出如此多的军事将领?

下面福垊就简要介绍下题主所说的四名将军。

陕西冷娃关麟征关麟征,鄠县真花硙村,黄埔一期,出身农家。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连长,长大却成为了将军。他最大的亮点就是取得了台儿庄会战的胜利。他利用火攻夜战之术,对日军进行了扰敌、疲敌、歼敌。其打仗勇猛而又多变,时人敬称台儿庄战役的两位指挥员孙连仲、关麟征为“孙钢头”、“关铁拳”。日军曾称他为“最强劲之敌”。

抗日帅哥张灵甫

张灵甫,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人。黄埔四期,跟林彪、刘志丹、胡琏、李弥是同学。有点美总不足的是他曾杀妻,不过在抗战上绝对是一名好汉,尤其是在上高会战中打得最为精彩。大战日军11日,从此获得了铁军称号。就连何应钦评价这场战役都说:“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金门王胡琏

胡琏,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人,黄埔四期。他就是那个“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的金门王胡琏。在抗日中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但在解放战争中,正是他指挥打赢了金门战役,但导致至今我们没能解决台海问题。生前遗言是,要求将自己的骨灰撒向了澎湖列岛海域。

杜聿明

杜聿(yù)明,米脂县东区吕家崄杜家湾人,黄埔一期。杜聿明的女婿就是杨振宁。阿杜也是在抗日中大放异彩。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他和白崇禧取得了昆仑关大捷,当然战争打得异常艰苦,非常惨烈,以伤亡14000人的代价导致了敌军15000人的伤亡,并击毙了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有哪些事迹?要4个?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很多,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人物。我想介绍一下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四位先辈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战,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

王铭章将军的简历:陕西在近代为何能走出如此多的军事将领?

△彭德怀元帅,赫赫有名,铁骨铮铮,身经百战,敢打敢拼。在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时,1940年,组织了105个团,历时三个月,进行百团大战,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是八路军抗击日寇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战役,给日寇以沉重打击,被日军称为是“挖心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任志愿军司令员,在武器落后、补给困难、异国作战、没制空权的劣势下,指挥志愿军打败了世界头号强敌美军及联合国军,把他们赶到了三八线以南,维护了朝鲜和祖国的安全。

王铭章将军的简历:陕西在近代为何能走出如此多的军事将领?

△左权, 湖南醴陵人, 黄埔军校一期生,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抗战中,他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积极为总部首长当好参谋助手,参与了一系列对日作战的军事布署研究,在创建根据地,打击日寇战斗中,战功卓著。1942年5月,在对日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他是八路军对日作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王铭章将军的简历:陕西在近代为何能走出如此多的军事将领?

△杨成武,开国上将,福建省长汀县人。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敢打硬仗,功勋卓著。抗战时期,他任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团长,1939年11月,在黄士岭战役中,他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歼灭日军900多人,缴获200多辆满载军用品的骡马车,5门火炮,几百支长短枪及无数弹药,使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命丧黄泉,一命呜呼。

△黄继光烈士,四川省中江县人,志愿军战士,解放军英模。1951年随志愿军出国作战,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身体死死地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保护了战友,减少了牺牲,为大部队赢得胜利而英勇牺牲在异国他乡。为了表彰他的英雄事迹,朝鲜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总部给他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也是解放军十位英模之一,他的事迹和挂像悬挂在全军连以上单位。

民族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贡献将名垂青史,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名字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