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秦国的政治家,书法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代表。李斯是儒家弟子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李斯的老师是谁?李斯的老师是荀子,而荀子是儒家代表,所以李斯可以算是儒家的弟子。那么这就很奇怪,一个儒家的老师,怎么会教出法家的代表人物。这就与荀子的思想有关了。
荀子之所以被认为是儒家的代表法家代表,主要是他自称他是孔子的学生,而且打着孔子的旗号到处讲学。可是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因此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人就很重要,并强调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对孔子的儒学进行了发挥和改造,他这样的观念很适合新兴地主的需要,很接近法家的主张,研究治理国家的学问。
而此时的秦始皇要统一天下法家代表,要称霸天下。所以李斯认为去秦国,对他会很有利,因为他在荀子那里学到了一些法家的思想,这也符合秦始皇的思想。于是李斯到了秦国后,嬴政对他的观念非常赞同,并重用李斯。秦国统一六国后,李斯主张用法律治理国家,提出了废分封,建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为秦朝的治理做出了贡献。
所以我们看到,荀子虽然自称儒家,但是他有很多法家的思想,教出法家的学生,也很正常。李斯为了能够改善他自己的生活,学了秦始皇崇尚的法家思想,比加以运用,于是就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所以李斯成为法家代表人物,也是时代造就的,也并非是他的本意。
法家学派是个怎样的学派,代表人物有哪些,起到过什么历史作用?
法家的萌芽可追溯到夏商时的理官,成熟于战国时期。经过管仲、子产、李悝、商鞅等大力发展而成为一个学派。法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提倡以法治为核心,富国强兵的学派。它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避亲疏,不嫌贵贱。强调积极入世,解决社会中产生的各种矛盾。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乐毅、剧辛、韩非、李斯。
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相继在各国变法,从贵族手中抢得权利,可以使平民通过开垦荒地、获得军功等渠道成为新的土地所有者。让平民有了做官的机会,瓦解了周朝的等级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靠血缘关系维系的贵族体制。法家成了平民的政治代言人。
法家学派提出了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他们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法制建设成为各朝统治阶级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大的,对现代法制建设的影响也很深远。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有哪些著作呢?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只有一本巨作留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韩非子》。法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齐国管仲,辉煌于战国前中期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齐威王变法,集大成于战国末期的韩非。
1、法家早期人物管仲与李悝
春秋时期,旧有的奴隶制度正在快速崩溃,新的封建制度正在形成。以贵族为代表的精英文化正在向以士大夫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快速过渡。当此之时,王室衰微,蛮夷入侵中原,华夏诸侯国接连败退,周文明岌岌可危。齐国的管仲率先在齐国变法,发展经济,鼓励农桑,加强军队建设,于是齐国成为了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管仲让齐恒公以“尊王”为口号,“攘夷”为手段,九合诸侯,打败了蛮夷,巩固了华夏文明。从此法家思想治国理民的思想开始流传天下。
战国前期,魏国率先变法,主持人物就是法家先趋人物李悝。魏国的变法与齐国相似,以发展经济为主,鼓励农耕为本,激励军功为手段,最终魏国国富兵强,威震诸侯。李悝之后的吴起在魏国任上将军,战功赫赫,天下诸侯莫敢与之战,其后吴起到了楚国变法,也让楚国一时强盛。
2、战国中期的法家三派
到了战国中期,天下已形成共识,只有法家的变法才能使国家强盛,军威赫赫。这时的法家思想也发展到了极致:先后有慎到的势治派,申不害的术治派,卫鞅的法治派。三派法家均以法律为治国基础,慎到注重以势治国,申不害侧重以术以治,卫鞅则坚持以法治国。势治派在齐国由齐威王推行,术治派由申不害在韩国推行,法治派由卫鞅在秦国实施。三派法国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以卫鞅的法治派成果最为显著,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
三派法家均有巨著作留世,慎到大师有《慎子》,申不害有《申子》,卫鞅有《商君书》。其中前两家的著作多半是失传了,但是可以在《韩非子》中看到相关文章。
3、韩非的集大成巨著
战国末期,软弱不堪的韩国内不修国政,外不强大军事,唯以术谋国。韩国先后有资周抗秦计,移赵攻秦计,水工疲秦计等旷世奇谋,但是这些计谋在秦国的绝对实力面前,不值一提。唯一有一丝光彩的就是韩国产生了一位法家集大成者韩非,该子自幼口吃,但是聪慧绝顶,智力超群。
韩非生在韩国,自然受到申不害术治的影响,发大光扬了术治派的学问,同时也把慎到的势治派学问整理归纳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术与势成为了后世的帝王术,其效果惊人,是历代雄主明君的必修课。卫鞅的法治派一则是因为系统相当完善,二则是因为以法为基础治国,时间长效果大,但是难以实施,非明君强臣不得推行。因此,韩非的巨著中发扬了术治与势治,完全保留了法治,成为了集法术势为一体的法家巨著。
韩非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