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盛唐的时期的第一权臣李林甫,他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长达十九年李林甫。提起李林甫,我们总认为他是个奸臣,一肚子坏水,可能有人就会想当然的认为李林甫空有其位,无德无才。事实上,能官至宰相,深得唐玄宗的信任,李林甫绝非空有花架子,而是一个有真材实料的人。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说李林甫为何能成为盛唐第一权臣。

李林甫:当权十九年,李林甫因何而成盛唐第一权臣?

一李林甫:李林甫缘何能成为宰相

李林甫:当权十九年,李林甫因何而成盛唐第一权臣?

李林甫其实是唐宗室人员,唐太祖李虎五世从孙,扬州参军李思诲之子,舅父是楚国公姜皎。成年之后的李林甫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舅父就给他安排了个千牛直长的职位,这只是个管理宿卫的低级官职,但李林甫心思活,懂钻营,又有舅父姜皎在旁提携,累迁至国子司业。开元十四年,李林甫又得到宇文融的引荐,被授为御史中丞,后历任刑部侍郎李林甫、吏部侍郎,此时已是正四品上的品阶,跟宰相只差一步之遥。李林甫开始在朝中活动,他结交玄宗的身边人高力士和武惠妃,有了他们二人的帮助,李林甫阴差阳错之下被宰相韩休误认为恩人。当了宰相的韩休,极力推荐李林甫为宰相,又有武惠妃的枕边风,李林甫被授为黄门侍郎。开元二十三年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一直历经十九年。

李林甫:当权十九年,李林甫因何而成盛唐第一权臣?

二:宰相之才

李林甫:当权十九年,李林甫因何而成盛唐第一权臣?

李林甫在基层工作多年,有很高的执行能力,当上宰相之后,负责的各项事务都能顺利进行。

李林甫:当权十九年,李林甫因何而成盛唐第一权臣?

税收改革:

李林甫:当权十九年,李林甫因何而成盛唐第一权臣?

天宝年间,人口增长,土地兼并情况日益严重,流民现象增多。自北魏至唐,一直实施的是均田制,已接近瓦解。李林甫主张从按人口收税转向按田地收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的情况。

兵制改革:

唐一直实行的府兵制,但是由于均田制的破坏,致使农民逃亡,兵源匮乏。玄宗时期,宰相张说试行募兵制,很快就招募到大量士兵。李林甫当上宰相后,受到唐玄宗命令,由李林甫掌舵,募兵制在全国顺利推行。

修订《唐六典》

《唐六典》是由李林甫主持编写完成的,被后人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它详尽记载了开元二十五年官制的所有细节,各部门制度,职责,百官明确职守,彝伦攸叙,为唐代及以后各代建立典范。这种政府法令,法规制度的设立,既提高了朝廷运转的效率,又为唐玄宗提供了一个维持国家运转的机制。

从税制改革,兵制改革,到《唐六典》的编订,都说明李林甫是一个行政能力极高,执行能力极强,又颇具制度建设的人才。除此之外,他在位时期,对吐蕃、契丹和勃律的边务处置也颇为得当。由此可见,李林甫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并非徒有宰相之名。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逃到成都避难之时,跟近臣裴士淹回顾前事,评价李林甫时,唐玄宗说了这么一句话:李林甫之材不多得。而裴士淹也赞成这样的观点,他说:诚如圣旨,近实无俦。也表示李林甫的才干,无人可比。

除此之外,旧唐书对李林甫的评价也从侧面说明的李林甫的执政能力。

《旧唐书》: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自处台衡,动循格令,衣寇士子,非常调无仕进之门。所以秉钧二十年,朝野侧目,惮其威权。及国忠诬构,天下以为冤。

三:威慑安禄山

安禄山初见李林甫时,便被李林甫的威严所慑服,态度也逐渐恭谨。安禄山仗着唐玄宗的宠信,对朝中大臣很是不屑,傲慢之态溢于言表。而安禄山每次来京汇报工作,李林甫总能猜透安禄山的心思,所以朝中大臣安禄山唯独忌惮李林甫,对他毕恭毕敬。

四:玩弄权术,媚上

李林甫让后人诟病的便是他在政治上的玩弄权术,为巩固自己的权势,他一边排除异己,一边又迎合圣意,堵住了唐玄宗的求贤纳才之路。一方面导致一些真正有才干的人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唐玄宗政治上的昏聩,致使皇帝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只听到他的一家之言。

司马光对李林甫的评价:

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妒贤贤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

总结:李林甫懂钻营,嫉贤妒能,那些有才干的人还没有到达高位,就被他打压了,唐玄宗接触不到更多的贤能之人。而对于唐玄宗来说,有能力又能迎合圣意,哄自己高兴的臣子,他自然愿意用这样的人。总之,唐玄宗的宠信,李林甫的自身的能力,以及玩弄权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以致李林甫当了十九年的宰相,成了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