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百争战争,有三个起因,一是争夺法国王位,英王爱德华三世,就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有资格继承法国的王位,他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这对腓力六世是个极大的威胁英法百年战争。二是英法之间历史悠久的争夺领地的斗争。正式引发百年战争的第三个原因一一争奇弗兰斯德,弗兰斯德很早就是有名的商业中心,特别是羊毛纺织业十分发达,而它的原料羊毛几乎全是英国供应的,由于英法两国关系紧张,英国禁止羊毛输往弗兰斯德,法王腓力六世也不示弱,宣布没收爱德华三世在法国的领地。1337年11月爱德华三世向法王腓力六世下了挑战书,百年战争从此开始。这是西方.也是人类历央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足有116年之久。
斯鲁伊斯海战如何成为英法百年战争的开端?
矛盾的积累
与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身为岛国的英国以及身为大陆国家的法国这一固有观念大相径庭,至少从公元11世纪开始,英国与法国之间并没有彼此对于领土非常准确的划分和定义,这源于英格兰的首个王朝诺曼王朝,本身就起源于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对英国的征服英法百年战争。此后接替诺曼王朝统治英国的金雀花王朝,也同样作为效忠于法兰西国王的贵族而存在,并且依然在法国的土地上享有治权。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英法两国都对彼此的领土享有继承的资格,而另一方面,英法两国之间经济结构的不确定性也让英法间的分歧大增,英国财政所大力依赖的羊毛纺织业被试图掠夺更大财富的法国贵族加增税收,令英国人的国家财富收入大减,基于经济和政治的双重矛盾,百年战争的爆发就成了一个时间问题英法百年战争。
战争爆发
公元1328年,统治法国的卡佩王朝最后一任国王查理四世病死,没有直系血亲的卡佩王朝绝嗣。卡佩王朝第十代国王腓力三世的孙子腓力六世宣布继承法国国王之位,建立了瓦卢瓦王朝,然而此时英国金雀花王朝的国王爱德华三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作为查理四世的亲外甥同样有资格继承法国王位,而且比腓力六世的资格更高,血亲关系也更近,经过近十年的相互协商无果后,公元1337年,爱德华三世率先向法国发动了进攻,百年战争正式爆发。
最初的三年中,英法两国之间陷入了战略僵局,法国拥有大陆作战的主场优势,在后勤补给上占据了上风。从古至今,长时间的大型战争比拼的就是国力消耗,如果本身的国力不够或者在自己并不能完全掌控的客场作战,战争本身的失败率就上升了许多,可以说百年战争中最开始的英国,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
出于现实原因,爱德华三世迫切的想要寻找一条破局之路,他很清楚自己本身的重心依然在海峡对岸的不列颠,跨海远征所带来的消耗不可胜数,长此以往不仅战争上打不开局面,对于自己统治的威信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和影响,有鉴于此,他将目标盯准了海战。
海战决胜
公元1340年,爱德华三世亲率庞大的舰队开始对斯鲁伊斯港展开进攻,选择斯鲁伊斯港本身也大有深意,本身作为英法贸易的重要环节点,它是法国人封锁的重要对象,而且法国人将主力舰队均停靠在此,可以说只要拿下了斯鲁伊斯港,不仅可以打通英国向法国境内倾销商品的道路,使得源源不断的财富重新对英国军队产生补给,更重要的是可以一举歼灭法国人的残余海上势力,这种想法可谓绝妙,而爱德华三世也为此进行了充足的准备,首先派遣先遣部队断绝法国舰队的联络通路,使得本来可以以逸待劳阻止来坐等英国舰队上钩的法国人然反而成为了聋子和瞎子,无法以更加有利的措施来对英国人的进军做一个有效的侦查,紧接着在最开始采用小股进攻,使法国人产生英国舰队军力不足的错觉进而放松警惕。
终于当爱德华三世确定了法国人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后,瞅准时机展开了全面突击,这时候起到重大作用的还有英格兰的长弓手,众所周知英格兰长弓手在中世纪几乎是一个降维度打击的强大兵种,拥有非常强悍的远程杀伤力,而法国人在舰队所雇佣的热那亚弩手,面对英格兰弓手的地毯式覆盖杀伤,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唯一的结局就只有坐以待毙,在无畏的抵抗后被英国弓手全歼。
最终的结局也在预料之中,英国人将法国舰队打的全军覆没,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而凭此一战英国人彻底掌握了主导的制海权,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场海战预示着在今后的英法百年战争后英国人早期优势地位的建立,而此后法国人也将犯下更多的错误,来让战局糜烂的无可救药的程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