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程度不会。李林甫最大的优势了解人的心理和需要李林甫,以此加以利用,不会像杨国忠一样天天上书唐玄宗要求杀安禄山。相反,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如果想要弄垮安禄山,就会表现得像是安禄山的朋友。
杨国忠是逼人无路可走,李林甫是把你卖了还让你帮他数钱,这就是两个人的区别李林甫。
安禄山就算是相反李林甫,也找不到借口反。至于唐玄宗担心安禄山手握重兵而对安禄山担忧的问题,相信作为润滑剂的李林甫可以找到一条让安禄山有名字,唐玄宗放心的方法。
如何全面真实客观完整的评价李林甫?
魏忠贤在世,明朝不会亡国那么快;
杨 素在世,隋朝不会亡国那么快;
李林甫在世,唐朝就不会由盛转衰。
以上三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奸宦。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他们三人活着的时候,他们所处的朝代都是平安稳定的。今天少校只说唐朝李林甫。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大权独揽,忌贤妒能,绝对是个混蛋的人物。
1.李林甫活着就不会有安史之乱。大唐便不会由盛转衰。少校这种说法强调李林甫的重要性,有给李林甫翻案的嫌疑。再次重申:李林甫是一个大奸臣。但他活着,安禄山就不敢反。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安禄山最怕的就是李林甫。
我们不得不承认李林甫政治手腕的高超(自古奸雄都有自己的本事,独特的本事)。
每次安禄山和李林甫对话,总会大汗淋漓,哪怕是数九寒冬,这是吓得。安禄山对满朝文武都不怕,唯独对李连祖毕恭毕敬,因为李林甫每次都能猜透,看透安禄山的心思。
连安禄山自己都说:我天不怕地不怕,皇帝老子都不怕,就怕李林甫。所以只要李林甫活着,安禄山就不敢反。
安禄山没有反的话大唐便不会由胜转衰,杨贵妃也不用死,唐玄宗也不用退位。
2.没有安史之乱,大唐末期便不会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就不会有后面的5代十国。边患不稳,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农民起义。这是大唐朝灭亡的几个主要原因。
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存在了53年,一直到北宋赵匡胤一统国家,才重新建立了大一统政权。
而在这的53年中,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外族,造成了宋朝300多年来,只能偏居,丧失了养马之地。
为后来400多年间契丹,女真,蒙古入侵中原间接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唐玄宗对李林甫的评价唐玄宗,作为李林甫的直属领导,二人在一起搭班共事19年。唐玄宗评价李林甫:忌贤妒能。举世无双。他也知道李连福不是好鸟。
但他为什么19年不撤换李林甫的宰相位置呢?
(1)李林甫专权,但他尊重皇权。对皇帝忠心和对国家忠心,能够分得很清楚。
(2)李林甫皇帝办事。更能让皇帝集权
(3)唐玄宗也隐藏着让李林甫做大后让太子杀掉他的想法(这一点可以参考乾隆帝时的和珅)
少校在此要特别说明一点:《旧唐书》中李林甫的形象是中性的。《新唐书》《资治通鉴》后,李林甫的形象就评价非常低了,成了一个小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