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贺拔胜宇文泰,很多人也许很陌生,对于魏晋南北朝那段历史很多人并不熟悉。贺拔胜,字破胡,神武尖山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名将,大都督贺拔岳之兄。贺拔家族在南北朝时期,是关陇集团的首领,特别是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更是关陇集团的第一代首领。
如果大家对关陇集团并不熟悉,那么我这样说大家就知道这个集团的厉害之处了。隋文帝杨坚宇文泰、李渊,李世民、长孙无忌等人都是关陇集团的成员。不招人妒是庸才,贺拔岳的能力被野心家高欢所忌惮,因为了权力和地位,高欢用离间计在平凉暗杀了贺拔岳。这个时候关陇集团出现了权力真空,按照亲缘关系,可能贺拔胜做为贺拔岳的大哥,做这个继承人和领袖最为合适。但是大家心中却有另外一个合适的人员,这个人就是宇文泰。
宇文泰是贺拔岳信任的人,且自身的军事能力在战斗中得到了证明宇文泰。贺拔岳的部将看到了宇文泰的军功,也知道宇文泰与贺拔岳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宇文泰得到了贺拔岳部将赵贵、寇洛的一致认可。贺拔胜衷心于孝武帝元修,同时由于弟弟贺拔岳被高欢所害,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因此在孝武帝和高欢正式决裂的时候,贺拔胜选择了跟随孝武帝投靠了宇文泰。为了报仇,贺拔胜数次随宇文泰大战东魏军,并险些在战斗中击杀高欢。后由于自己留在东魏的儿子被高欢全部诛杀,愤恨而死。
因此贺拔胜投靠宇文泰的原因有三:
一、宇文泰是关陇集团的头领,西魏政权的实际掌控者,既然孝武帝都投靠了宇文泰,自己做为孝武帝的爱将自然不能不投;
二、宇文泰和弟弟贺拔岳关系莫逆,宇文泰对于自己一定不会慢待,同时宇文泰也会为了给弟弟贺拔岳报仇而和自己联合起来对付高欢;
三、良禽择木而栖,良辰择主而事。宇文泰就是乱世中的明主,跟随宇文泰才有前途,这也是孝武帝元修被宇文泰毒杀后,贺拔胜还选择跟随宇文泰的原因。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人们都会首先考虑传位给儿子,为何宇文泰要传位给侄儿宇文护?
谢谢邀请!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时间大约是420年~589年。
那时的中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南方政权,称南朝,一部分是北方政权,称北朝,两朝并行存在。
南朝基本上是汉族政权和东晋政权的延续,而北朝政权基本上少数民族政权。
南朝先后经历了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北朝则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由于北朝比南朝的实力强大,最后杨坚在替代北周政权以后,又平定了南陈,统一了国家。
应该说,在南北朝将近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是国家最为混乱的时期,弱肉强食,南北朝内部斗争激烈,政权更换频繁,也许睡一觉起来,就已经改朝换代了。
本文题目中的宇文泰,就应该是北朝西魏时期的宇文泰。
北朝西魏恭帝三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快要死了,可自己的儿子年龄都太小,不能堪当大任。
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为了自己儿子的安全,也为了大权不落到别人手里,宇文泰最终决定把自己的地位传给自己的侄子宇文护,由宇文护来掌握国家大政。
宇文护掌权后,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周,并杀了西魏恭帝。然后拥立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为周天王,建立北周。宇文护为大司马,晋国公。
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虽然年幼,可个性太强,不满意宇文护专权,想要杀掉宇文护自立门户,结果被人告密,被宇文护所杀。
之后,宇文护拥立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为帝。
原本以为宇文泰的这个儿子懦弱听话,岂不知这个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结果又被宇文泰所杀。
之后,宇文护又拥立宇文泰四子为帝。由于宇文护太过跋扈,太过嚣张,又在前线打了败仗,结果被宇文泰四子所杀,重新夺回了政权。
亲人之间杀来杀去,真不知道宇文泰当初传位给自己的侄子是对还是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