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渥巴锡,我们先说一说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回归背景以及他为什么要回归大清
土尔扈特部落为什么会出现在沙皇底盘渥巴锡?
这要追溯到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当时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渥巴锡。当时这一片地广人稀,土尔扈特人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多年努力,把这里变成了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并且建立了土尔扈特汗国。
为什么要回归?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土尔扈特人的小日子本来过的挺舒心的。无奈,沙皇政权慢慢强大起来,开始欺负土尔扈特人,不仅让他们臣服于沙皇,还时长侵扰他们,征收高额的赋税,这都还能忍,最不可忍受的是,沙俄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战,却常年来他们部落征兵,16岁以上的男子必须当兵打仗,死伤无数,面临着亡族灭种的危险。再加上,他们一直和清朝保持着友好关系。再三权衡之前,他们决定东归。
回归历程
乾隆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落十七万人希望能东迁回归中国,而沙俄想要夺得土尔扈特部的实际掌控权,并吞并他们,所以沙俄肯定不想让回归大清。沙俄政府变在路上设置重重障碍和阻击。出发时,土尔扈特部落有十七万人之多,面对沙皇军队的围追堵截,经过8个月的一路残酷血战,艰难跋涉,加上严寒和瘟疫的袭击,土尔扈特的牲畜死亡殆尽,族人也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饥饿袭击等,人口大减,幸存者仅7万多人,也就是说,有近十万的土尔扈特人死于东归之路。年轻力壮的青年大都战死在路上,只剩下老弱病残。
清朝的“盛情款待”
经济上:土尔扈特部回到祖国后,清朝还是很重视的,也受到清廷的热情接待。乾隆皇帝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知道土尔扈特部卫了回归损失惨重后,他专门拨款20万两,又马上派官员前往伊犁,发放慰问、救济物品,将他们安置在伊犁河流域最好的牧场放牧。
政治上:乾隆皇帝并没有被“万众归心”的喜悦冲昏头脑,大清帝国的根本方针是绝不会变的。皇帝的谕旨言之凿凿:“指地安置伊等时,务以间隔而居之。我之将军、大臣等驻于其间,致使伊等断然不能互通音讯为善。其中之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等三人,更不得居于一处”。也就是说,鉴于之前和蒙古部落的恩恩怨怨,乾隆其实也在防着土尔扈特部,不能让他们太强大,否则日后就会成为大清的隐患。
渥巴锡汗是谁的后代,是金帐汗国的后人?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汗曾孙。乾隆二十六(1761)年继汗位。渥巴锡在1771年1月率领本部17万人东迁,回到其祖先的家园。由于俄罗斯哥萨克骑兵的追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7月到达西部蒙古时只剩66073人,随即在承德避暑山庄受到乾隆帝的隆重接待,册封他为乌讷恩素诛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以其所部为旧土尔扈特部。术赤兀鲁思,称作"金帐汗国",又称"青帐汗国"或钦察汗国,蒙古文史书称作"术赤因·兀鲁思"。1225年,成吉思汗划分了四子的封地。长子术赤的封地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包括额尔齐斯河流域和阿尔泰山地区),术赤的斡尔朵(行宫)设在额尔齐斯河流域。所以渥巴锡汗是金帐汗国的后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