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占领太原后,阎锡山离开太原南撤临汾太原战役。后日军南侵,阎锡山经吉县渡黄河到陕西宜川县秋林镇。至此,阎锡山游弋于黄河两岸。山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全国军民奋起抗战。8月5日阎锡山赴南京参加最高国防会议,表示拥护全面抗战,受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当月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编入第二战区战斗序列, 进入山西作战,国共合作在山西进行抗战的局面形成。阎提出民族革命的口号,同意由牺盟会组建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和太原工人武装自卫队,并给予武器装备。9 月20日,根据中共的建议,又成立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场总动员委员会,组建新军暂一师,以续范亭为师长。日本侵略军占领平津后,其一路指向山西。阎锡山于8月27日赴雁门关内的太和岭口指挥作战。 9月初,日军侵入山西,晋绥军在天镇和广灵未能阻敌前进。9月下旬,国共两党军队配合进行了平型关战役,八路军歼敌1000余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给抗日军民以极大鼓舞。接着,阎部署晋绥军与中央军共同扼守忻口,与敌展开大规模战斗。忻口我军坚守23天,予敌重创,在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敌强我弱,11月8日太原失守。阎锡山于4日离开太原南撤临汾。在此期间,阎锡山看到旧军大部溃散,文官多数弃职,遂希望由牺盟会和决死队帮助阎锡山支撑和扭转山西危局。在阎锡山的支持下,新军到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夏已发展为4个决死纵队、一个工兵旅和一个暂编师,共辖50个团,约5万余人;在山西的7政区中,有 5个行政区及其所属县的政权由牺盟会掌握,在105个县中有70个县长由牺盟特派员(共产党员)担任。山西成为全国实现国共合作、坚持抗战的模范地区。阎锡山撤退至临汾进行整顿,成立民族革命大学,公布了与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内容基本相同的《民族革命十大纲领》。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16日阎成立了以旧派人物为骨干的“民族革命同志会”,自任会长,以之与牺盟会和国民党抗衡。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日军大举南侵。阎锡山经吉县渡过黄河到陕西宜川县秋林镇避难。在八路军、山西新军和晋绥军的打击下,日军退缩于铁路沿线和平原地带,广大山区成为抗日军民的根据地,中共领导的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边区相继成立。阎锡山根据形势游弋于黄河两岸。山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在太原发生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1、抗战时期的太原会战太原战役。太原会战中国国民政府和日本关东军的会战太原会战,历时2个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日军参战总兵力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虽然最后会战以失利告终,但太原会战创造了华北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其中中共领导的平型关大捷也是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2、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反隋,渡黄河,入长安,奠定大唐的基业太原战役。

3、春秋末年的水灌晋阳,智瑶借山洪暴发之机决开晋水冲灌晋阳水灌晋阳。公元前455年,智氏胁迫韩、魏两家共同出兵攻打赵氏,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瑶围困晋阳而不能下,于是引水淹灌晋阳城。洪水淹到离城头三版也就是大约两米的地方,城内一片泽国,灶膛内蛙虫滋生,百姓只得悬釜而炊。没有粮食吃的百姓甚至易子而食,尽管如此,却民无叛意。

历史上有哪些“功亏一篑”的战役?

1948年7月2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率部在豫东战役中歼灭区寿年兵团大部,活捉区寿年。

太原战役:抗日期间日本占领太原了吗?

按照作战计划,在完成战斗后应迅速撤离战场,但是部队还没有开始行动,前来救援的蒋军黄百韬的整编25师就突破了阻击部队的防线,直杀过来。

太原战役:抗日期间日本占领太原了吗?

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给战局带来了变数,如果让黄百韬部靠近,华东野战军就很难携带大量伤员安全撤离战场,而且即使能够撤离,也必然被其尾追,对我军形成不利局面。

太原战役:抗日期间日本占领太原了吗?

粟裕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决定顺势而为,作出一个被陈毅称之为”浑身是胆”的决定:乘黄百韬长途跋涉,立足未稳,我军先声夺人,给予其歼灭性的打击。粟裕当即下令四个纵队向黄百韬的25师迎头而上,争取在短时间内围而歼之。

太原战役:抗日期间日本占领太原了吗?

华东野战军官兵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迅速行动,并于7月4日对黄百韬部形成合围。

太原战役:抗日期间日本占领太原了吗?

黄百韬一见华东野战军蜂拥而上,便心知不妙。在蒋阵营中,黄百韬是不可多得的悍将,他虽然出身杂牌,但文武双全,能征惯战,成为蒋军主力师的师长也确有他的过人之处。他且战且退把部队集结在以帝丘店为中心的各村庄进行防守。

黄百韬虽然凶悍,但遇到粟裕也算是碰上了克星,多谋善断的粟裕决心顺手牵羊灭了这个曾让我军吃过不少苦头蒋军主力。

但黄百韬绝非无能之辈,他在情急之下竟亲自率领两个突击营,在坦克的掩护下,实施反冲锋,一阵猛打猛冲,居然夺回了几个阵地。

华东野战军官兵因为连续作战,再加上连日奔袭,身体已极度疲惫,战斗力也打了不少折扣,即便这样,25师还是被团团困住,受到强力围攻,被歼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黄百韬所在的帝丘店是个小村子,全村只有一口水井,盛夏时节 ,部队的粮食和用水都发生了危机,而空投的药品也不够大量伤员使用,他已面临绝境。

6日上午,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飞到战场上空,与黄百韬通了电话,黄百韬悲壮地说:“当年在庐山训练时,我俩是上下铺,自当兵以来我从没叫过苦,但今天不能不告急了,免得耽误全局”。他请求杜聿明赶快命令周围部队全力增援,牵制华东野战军。

与杜聿明通完话之后,黄百韬开始焚烧文件,安排后事,他给前沿的团长打电话时要求:官兵们要和他一起“成仁”,不要希望他有一兵一弹的增援,华东野战军由何处突入,既在该处死拼到底,向天高呼“领袖万岁”,卧在原地死而后已。

此时的25师上下,已是一片凄凄惨惨。而黄百韬的顽抗本性也可见一斑。

但不久后,黄百韬突然发现包围他的华东野战军攻击减弱了,直至最后完全平息——华东野战军撤军了!

虽然黄百韬部距被歼灭近在咫尺,但全局在胸的粟裕却只能无奈命令部队撤围转移,他不能再有片刻耽误,因为蒋军的大批增援部队已从三面围拢过来,粟裕意识到,如果再恋战,自己就有被合围的巨大危险,

7月6日傍晚,粟裕下达了撤围转移的命令,豫东战役也以歼敌九万余人宣告结束。如果不是阻援部队不利,加上围攻队伍连续作战,极度疲惫,已成了瓮中之鳖的黄百韬和他的整编25师必然是被全歼的下场,虽然最后功亏一篑,但粟裕还是给了黄百韬一个下马威。

黄百韬在最后一刻得以解脱,他获得了蒋介石亲自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但最终笑到最后的还是粟裕,仅仅时隔四个月后,黄百韬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自杀——他还是栽在了粟裕的手中。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