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之和杨国忠,一个是武则天的男宠,一个是唐玄宗宠信的宰相,两人的关系确实比较耐人寻味,有说是甥舅关系,有说是父子关系,而且还都是记录在正史中,这就让人难以分辨了,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张易之和杨国忠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杨国忠。

杨国忠:杨国忠和张易之是什么关系?

七世纪的最后几年里,74岁的武则天经由女儿太平公主得了两个俊朗美男子,即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俩,人称五郎六郎,这两个人在成为武则天的男宠后权倾一时,而此时的武则天也不可避免的开始享乐,再加上时不时缠绵病榻杨国忠。做为与武则天接触最多的二张兄弟开始了作死之路,成为朝野上下的一大公害,张氏一家仗着二张兄弟也没少做坏事。

杨国忠:杨国忠和张易之是什么关系?

但是武则天对二张兄弟不是一般的袒护,无论发生,武则天都是坚定地站在他们身后,甚至不惜与自己的儿子们和朝臣为敌杨国忠。

杨国忠:杨国忠和张易之是什么关系?

最终在武则天病重之际,以张柬之为首的重臣联合李唐王室发动了以诛杀二张兄弟为目的的神龙政变,二张兄弟被诛杀,二张的其他兄弟包括张昌期、张同休以及从弟张景雄都死于这场政变中。当时是705年,政变的另一个成果是,武则天也被逼着让位于太子李显。

45年后,张昌期的女儿上书要为张家平反,而她的目的真就达到了,唐玄宗还真就追认二张兄弟官复原职,而且还让仍活着的张同休的一个儿子进入官场。这不能不说是匪夷所思,毕竟二张兄弟的所作所为,唐玄宗李隆基并不是不知道,神龙政变发生的时候李隆基已经21岁。

二张兄弟之所以能被唐玄宗平反,是因为杨国忠的关系。750年,杨国忠已经是宰相,而且还是杨贵妃的从兄,备受唐玄宗的宠信,杨国忠上书说:“当时庐陵王之所以能被迎回洛阳做了太子后来又复位,离不开二张兄弟的帮助,二张兄弟对帝国有恩。”杨国忠这话倒是不错,当时武则天下定决心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为太子确实有一部分原因是二张兄弟的枕边风。于是唐玄宗就答应了,张家又开始入仕。

那么为什么杨国忠要帮助二张兄弟呢?《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有明确记录,即杨国忠是张易之的外甥,也就是说张易之的一个姐姐或者妹妹是杨国忠的亲生母亲。而在《新唐书》中则记录着另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史料,即杨国忠是张易之的私生子。确实有唐朝的野史中记载了这件事,说张易之很得武则天宠爱,每次回到张家后,张母怕张家会绝后,因此让女奴蠙珠和张易之发生了关系怀孕生下了杨国忠。

当然这只是野史中的记载,是否属实我们不得而知,而《新唐书》却直接将杨国忠是张易之儿子的事实写了下来:“杨国忠,太真妃之从祖兄,张易之之出也。”

那么,杨国忠到底是张易之的儿子还是外甥呢?或许只有张家人和杨家人知道这个秘密,至于其他人,只能是猜测,至少到现在,也没有任何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说明这两人之间的关系,但有一点能确定的是,张易之和杨国忠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四姑娘更倾向于杨国忠是张易之的外甥。

安禄山起兵反叛唐朝,为何打着讨伐杨国忠的旗号?

旗号就是个幌子。安禄山本就是颗破坏力巨大的定时炸弹,杨国忠只不过是倒火索而己。安禄山,这个弱则伏强则叛的逆胡,条件成熟时必反无疑。

杨国忠:杨国忠和张易之是什么关系?

唐玄宗后期沉迷酒色,怠倦朝政,权相李林甫当政,结党营私,罢黜贤才。致使唐王朝内部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土地兼并严重,使府兵制遭到破坏,在此情况下,节度使势力坐大,其中安禄山身兼平庐、范阳丶河东三镇节度使,集兵权、财权、行政权、人事权于一身。

杨国忠:杨国忠和张易之是什么关系?

安禄山,其父是西域人,母亲是突厥族人。他曾几次入长安朝见玄宗,因为溜须拍马有一套,受到玄宗恩宠,并被杨贵妃收为养子。安禄山看到唐朝政治腐败,内地兵力空虚,玄宗整日在宫中饮酒作乐,不思作为,于是阴生叛逆之心,伺机灭唐而坐天下。他一面常常向玄宗进贡财物,并总是说“无异材可用,愿以身为陛下死,”骗取玄宗的信任;另一面却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反叛。安禄山在范阳修筑了一座雄武城,用来收藏兵器和粮食,还大量招兵买马扩充军队,收编北方胡族的降兵,又从中挑选骁勇善战的青年八千人做亲兵,畜养高大健壮的战马几万匹。他用胡将代替汉将,而且收用一些汉族士人,为其出谋画策。

杨国忠:杨国忠和张易之是什么关系?

就当时而言,虽然李林甫把持朝政,但为人还是颇有些手段,安禄山和杨国忠等人虽说深受唐玄宗恩宠,但李林甫依然能将安禄山和杨国忠等人牢牢地抓在手里,尤其是安禄山,对李林甫或多或少,有三分畏惧。尽管当时安禄山羽翼己丰,但他表面上还是装出了死忠的样子。所以说总体上还是维持住了朝廷的稳定。

但是李林甫死后,位置被杨玉环的兄长杨国忠取代。本来杨国忠与安禄山就有矛盾,在大肆打击异己的同时,也没有放过安禄山,于是建议唐玄宗要削减有些节度使的权限,防止拥兵自众和图谋不轨。因而这就给了己经准备充足的安禄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机不可失,安禄山这只被大唐养肥的异域野兽在回到辖地后,便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联合另一个节度使史思明发动了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