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侯宝林的师傅:够呛,门户小了看不上,门户太高攀不上。

侯宝林的师傅:如果没有侯宝林代拉,马志明能解决师承问题吗?

侯宝林的师傅:如果没有侯宝林代拉,马志明能解决师承问题吗?

马志明要拜师的时候,寿字辈艺人还剩三个,一个是马三立,一个是陶湘九,一个是郭荣启侯宝林的师傅。这两人跟马家都没什么来往,郭荣启跟马三立还有那么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马志明说郭荣启不知道去哪儿了,那是在说场面话,郭荣启一直就在天津曲艺团,哪儿也没去,要拜师提几斤槽子糕上门就行了,只不过挨顿臭葛是跑不了的。

侯宝林的师傅:如果没有侯宝林代拉,马志明能解决师承问题吗?

虽然马三立跟郭荣启的矛盾外界有很多版本流传侯宝林的师傅,但有两件绝对是坏交情的经历。第一个就是杨少华的师承,当年杨少华拜师郭荣启,是常连安做的中间人。郭荣启其实不太喜欢杨少华,可常连安是自己姐夫,自己又在启明茶社演出,所以就勉为其难应了下来。

侯宝林的师傅:如果没有侯宝林代拉,马志明能解决师承问题吗?

之后杨少华也没有拜师请客,郭荣启也离开了启明茶社,这事情就成了悬案。外界一直默认郭荣启不承认杨少华,可常宝霆承认,侯宝林也承认,马三立比这二位更绝,直接写一个京津相声谱系,把杨少华挂到了郭荣启门下。如果郭荣启对杨少华这徒弟只是态度暧昧,属于“是也不是”的状态,那么马三立这么一弄,等于直接硬按着郭荣启脑袋让他认,这对于郭荣启来说肯定是难以接受的。

另外就是在1988年燕春楼姜宝林收徒仪式上,马三立把李洁尘给刨了一顿,说他人性不好连累了姜宝林。之后话锋一转又冲郭荣启开火,说他晚年不供养自己的父亲郭瑞林,是自己跟班德贵轮班陪床。而郭瑞林最后丧事也是侯一尘出钱负责,郭荣启当了甩手掌柜。

这两件事情等于把两人的矛盾砸瓷实了,而郭荣启也不是省油的灯,谢天顺当年跟马志明裂穴以后,郭荣启立刻收谢天顺为徒弟,这就是做给老马家看的。

所以马志明要直接拜师,只能拜陶湘九,这人在圈内虽然有点名气,但跟马家没得比,说白了门户太低,配不上少马。

而侯宝林代收马志明这事情,估计马三立早就订好了,只是想找机会跟侯宝林摊牌而已。要知道这里面的重点可不是朱阔泉,如果马三立看重的是朱阔泉的门户,当年直接让王凤山代拉就行了,干嘛弯弯绕去找北京的侯宝林。

说白了,马三立看重的是侯宝林本人,他亲自代拉马志明,就等于跟侯家结了亲。就像马志明自己说的,代拉师弟不能直接报师父的门户,要说代拉自己的师哥,你首先是师弟,然后才是徒弟。所以马志明到什么节目也说自己是侯宝林大师代拉的师弟,王凤山只是作陪的大师兄罢了。

马三立也没有白让侯宝林代拉,后来侯宝林要收师胜杰,因为涉及到跳门,所以当时也有不少同行反对。结果马三立专门从天津赶到师胜杰拜师仪式上,大部分同行就不敢吱声了。这两位泰斗惹一个就够呛,一起得罪了还活得了活不了。

所以说马志明这门户如果没有侯宝林代拉,估计就会变成大南门里种南瓜—南上加南。当时相声界能入马三立眼球的,也就常家和侯家,侯宝林如果不接茬,常家宝字辈也没有能接手的,常宝霆是郭荣启徒弟,常宝华常宝丰都是马三立徒弟,常宝庆海青。唯一有可能的是常宝霖,他师父是侯一尘,侯一尘跟马三立曾经是搭档,关系也比较好,问题是这位侯跟那位侯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啊。

再者说马志明对于拜师态度也不咸不淡,少马能耐大眼界也高,如果马三立去世前没有给他解决,估计他就一辈子当海青了。

姜昆、侯耀华、石富宽、王谦祥见到马志明怎么称呼?

这四个人辈分不一样,而且跟马志明的亲近程度也不同,所以称呼肯定不一样。

侯宝林的师傅:如果没有侯宝林代拉,马志明能解决师承问题吗?

姜昆王谦祥是一时之徒,两人都是明字辈。

侯宝林的师傅:如果没有侯宝林代拉,马志明能解决师承问题吗?

侯耀华是常宝华的徒弟,是文字辈。

侯宝林的师傅:如果没有侯宝林代拉,马志明能解决师承问题吗?

石富宽是高凤山的徒弟,按理论上说高凤山是高德亮的徒弟,应该是寿字辈,那么石富宽是宝字辈,但高凤山拜了张寿臣当干爹,等于自降一辈,于是石富宽成了文字辈。

侯宝林的师傅:如果没有侯宝林代拉,马志明能解决师承问题吗?

马志明是目前相声界辈分最高的一位,是正经的宝字辈。

侯宝林的师傅:如果没有侯宝林代拉,马志明能解决师承问题吗?

马季姜昆王谦祥这一支是新相声代表,而且全都是以师生相称,既没有摆知,也没有以相声谱系的辈分互相称呼。姜昆称呼马三立也好,马志明也好,都是叫“老师”,没有喊过师爷老祖什么的。王谦祥算是马季徒弟里面偏传统的,但公开场合也跟姜昆差不多,都是称呼对方老师,敬重一点的会称呼先生。

侯宝林的师傅:如果没有侯宝林代拉,马志明能解决师承问题吗?

侯耀华跟马志明是同龄人,而且两人来往非常少。首先马志明就跟相声圈的人很少来往,也就这几年为了给儿子留饭,到处跑综艺,也给德云社商业站台。早年间马志明过得跟个隐士一样,低调的不行。而侯耀华在侯耀文去世之前,压根就跟相声扯不上关系,他的发展重心是影视跟小品。也就弟弟突然离世,侯耀华才不得不代表侯家去混相声界,拜常宝华也是这个原因。所以他跟马志明压根没有交集,见面都没什么机会,更不用说相互称呼了,即使见面,侯耀华也可能是叫老师,或者先生。

石富宽其实跟马志明交集也不多,石富宽是北京相声圈的人,少马爷这辈子几乎就没走出过天津。两人业务上很少有交流,风格也差很多,但两人性格有点类似,都是那种不太爱交际的人,而且都立过不收徒弟的FLAG,只不过石富宽被李金斗一通哀求,收下了于谦算是破了戒,马志明则在晚年认了黄族民当徒弟。而今年德云社天津春晚,算是石富宽跟马志明最亲近的一次了,两个大辈儿并排坐着,虽然石富宽理论上小一辈,跟马六甲同辈,但人家岁数和资历在那里摆着,跟马志明也是同辈相称的。

其实相声界的辈分不是一概而论,所有人都奉之如圭臬,有人不拿这玩意儿当回事,跟大辈也当哥们处,直接就喊名字。也有人看重辈分,即使年龄比对方大,也师叔师爷一通喊。还有人拿辈分当命,在任何人面前也要尽量争取大辈。

前面说了,像马季姜昆这一支,就对辈分不太看重,都是老师先生的相互称呼。其实马三立马志明也是这种主张,认为应该支持师生制,废除师徒制度。马三立更是说无论哪个演员对相声有贡献,哪怕辈分再低,大家都应该称呼他老师。马志明就是秉承了老爷子的这种指示,所以他也没到处充大辈,过得也很低调。

比较看重辈分的,代表人物是苏文茂先生,苏老1929年生人,比很多宝字辈年龄大十几二十岁,但每次业内聚会,他看见那些儿子辈的相声大辈,都是规规矩矩的喊师叔。而苏文茂的大徒弟赵伟洲,平时跟谢天顺马志明都是直呼其名,但只要跟着苏文茂一起出席活动,狗神也随师父一起师叔师爷一通喊。毕竟师父看重这玩意儿,徒弟只能乖乖跟着。

而把辈分当命的代表,就是郭德纲了。郭德纲不光是看重相声界的辈分,而是看重自己的辈分。他跟对方论大小的时候,会拉出两人在所有行业的辈分,然后挑一个自己最高对方最低的跟对方论,抄到便宜就算数。比如他跟方清平都是廉春明的干儿子,但方清平相声师父是李金斗,所以郭德纲会让方清平叫他师叔。而郭鹤鸣本来是他相声徒弟,但郭鹤鸣去西河门拜了一个大辈弦师当师父,在西河门里辈分比郭德纲高了,于是郭德纲立刻将他清门,骂他欺师灭祖。

岳云鹏那几个徒弟,刘筱亭尚筱菊都是郭德纲朋友介绍过来的,刘筱亭尚筱菊都是九零后,他们的爷爷最年轻也是四十年代生人,也就是郭德纲爸爸那一辈的。他们跟郭德纲应该是忘年交,或者说有求于他所以矮一头,但郭德纲就怕收了刘筱亭尚筱菊当徒弟,自己在对方面前就小一辈,于是果断让徒弟收,变成了徒孙。其实像他跟刘筱亭尚筱菊爷爷论街坊辈儿,跟相声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他就是害怕低人一头,于是七零后硬要给九零后当爷爷,可见这人得把辈分看得多重。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