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卢沟桥事变!
作者卢沟桥事变:毅品文团队最荒凉的沙漠,无授权禁转!
每年的7月7日是“七七卢沟桥事变”纪念日。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华北驻军突然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卢沟桥事变,突袭了宛平城。中国被迫开始了一场长达8年的持久战。尽管时间已经过了80多年,但是,中国人民直到今天依旧没有看到日本政府作出过正式的赔罪行动,日本军国主义者依旧是在篡改历史毫无悔意。今天,我就以一个军迷的角度来阐述分析下当年的卢沟桥事变的前因后果。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历史。
(引发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志村菊次郎。于1944年在缅甸被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一军击毙。)
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在北京西南不足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一个交通要道,属于兵法上的必争之地。在1937年的7月7日夜里,卢沟桥附近驻扎的的日军在没有通知中国军方的情况下,偷偷的进入中国军队驻地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这种行为简直是强盗一般的作风。不但如此,日军在演习期间谎称有一名叫做志村菊次郎的士兵突然失踪了。日军开始利用此事大作文章。其实这个叫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只是迷路了,而且仅仅20分钟后,他就找到大部队。但是日本人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借口,于是依旧声称此人是在中国军队驻地失踪的。要求进入北京(当年称之为北平)西南方的宛平县城里进行搜查。对于这种近乎无理取闹的要求,中国守军自然是直接拒绝了。于是当晚8点钟的时候,日寇突然发动了偷袭,利用夜色掩护开始攻击中国驻扎在此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37师219团。中国军人奋起还击,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但是那一夜,中国军人在没有南京政府的命令的情况下毅然开枪还击。因为压抑在中国人心中的那团怒火早已忍无可忍了!
(中国守军的机枪阵地)
在2010年的8月15日,也就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的那天小编我曾经去过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那一天从天安门广场到北京的各个纪念馆,所有看得到五星红旗的地方都下了半旗,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在胜利日下半旗。但是当我走在宛平城的城墙之下,看着城墙上那密密麻麻的的弹孔,仿佛置身当年的战场一般,一切都清晰可见,这面中国古典时代的城墙,如何能够抵挡完成了工业化的日本军队。可是当时,中国军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顽强抵抗着日军的疯狂进攻。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夜,中国守军拼死抵抗,永定河的河水都被鲜血染红。日本军队凭借优势火力猛攻卢沟桥以及平汉路铁桥,铁桥曾经一度失守过,驻守在铁桥上的一连中国军人仅有4人活了下来,其余全部在和日军的拼杀中壮烈牺牲。之后中国军队依靠发起反冲锋,奋战了整整4个小时才夺回了失守的铁桥。
虽然中国军人靠着这种死战不退的毅力,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但是面对大举入侵的日军,战斗到七月底的时候,华北地区的北平,天津等大城市,都相继沦陷了。当时,全国人民都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不是中国还在执行不抵抗政策。可惜,北洋军阀的连年内战,造成了各地军阀之间早已互相猜忌,中央政府的权威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在抗日战争的初期,面对武器装备制式化,训练有数,组织严密的日军,常常用一个旅甚至是一个师来对付一个大队才面前招架。一旦遭遇日军联队以上级别的进攻,基本就无力抵抗。甚至在华北战场出现了日军第五师团一路击溃中国军队30个师的记录。因为我们缺乏重武器,很多部队只有步枪和轻机枪,别说重型身管火炮,连迫击炮都不多。甚至一些部队还在使用前清留下的克虏伯山炮,这种射程不足日军一半的火炮,常常还没推入射击阵地就被摧毁,造成中国军队被敌人压制的很严重,完全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要么窝在战壕里被日军的远程火力压制,然后被不断渗透进来的日军步兵分割击败,要么就只能迎着敌人的交叉火力网冲锋去拔除敌人的火炮阵地。不论是哪一种选择,往往都是胜少败多。
(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当时的中国军队之所以打不过日军。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上的不统一,并不是说装备全都是落后的,而是说不统一,也就是不是配套的制式装备。因为当年各地军阀混战时形成了各自的武器装备体系,导致武器装备的种类不像是要上战场,倒是像要开博物馆一样。各种的枪弹,炮弹,零件之间都互不通用,有时候后方千辛万苦一路冒着敌机轰炸,拼死送到前线的子弹,不能用老式步枪发射。有枪有弹,却不能射击,依旧只能拿着步枪和日军拼刺刀肉搏,大批战士白白牺牲。
第二个原因,中国军队的战术水平严重落后,之前的几十年军阀之间的内战往往水平有限,很多甚至是大洋开路,敌军就会一路倒戈。久而久之,导致了中国军队训练和作战水平都很低。说句不好听的话,哪怕和日本人用的一模一样的武器装备,国军的战术也一样打不过日本人。认真来说,日本人的战术水平也不高。其实只相当于欧洲一战后期的水平,但是面对的国军简直是一战前的水平。工事修不到位,战线的纵深也不足,很容易的就被日军渗透,突破,接着就是全线崩溃。林彪就曾经总结:中央军队守着挨打战术真糟糕透了。这种情况下,大规模溃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个原因,国军士兵普遍士气不足,因为一开始国军就没有充分开发士兵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是靠着军人的一腔热血,用人海填火海的打法来拼消耗,时代不同了,打仗早就不是靠盲目勇猛就能打赢的了。现代战争,比拼的是综合实力。中国的普通士兵,不论是身体素质,学历见识,营养水平,武器熟练度,训练水平都不如日军。加上国军里面大量的吃空饷,喝兵血,造成许多基层士兵空有报国的满腔热情,却也和那些抓来的壮丁一般。吃不饱,穿不暖,训练不足,弹药不足,作战之时,经常是长官自己跑路了,当兵的无人指挥也跟着跑。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抵挡被武士道洗脑的狂热日军。
(日本投降后,中国收复卢沟桥,这位国军小哥帅不帅?)
整整8年的时间,中国人没有屈服于日寇的铁蹄下,中国军民不分前线和敌后,无时无刻的都在用实际行动打击着日军,消耗日本的国力。中国终究还是战胜了日本。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但是,我们的代价是惨重的。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有 超过1000万中国平民死于战火,另有800万以上的平民死于逃难途中的饥荒和疫病。近一亿百姓沦为了难民。国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多人。共军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中国抗日战争的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估计数为2062万人,累计战争导致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我们用如此巨大的代价才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灾难。我们绝对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否则我就对不起那些死去的先烈们。这段国耻我们将永世不忘! 请支持本团队制作的《战争特典》《铁血文库》系列实体图文书!独立专业 有种有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