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和女娲是由兄妹关系变为夫妻,他们被称为“龙”:传说伏羲、女娲均为人首龙身,或说人首蛇身,是他俩繁衍了整个中华民族,所以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女娲和伏羲是什么关系。 将伏羲女娲称为龙,是因了神龙和人祖,有诸多的“同一”。意义在于人神互动,相得益彰:伏羲女娲因称龙、比龙而神性大增,龙因被伏羲女娲所比称而具有人的气息,进而以象征物的面目融入华夏人的祖先崇拜。同时,伏羲是龙,女娲也是龙。两龙成亲,造就和繁衍了古老的东方民族。人祖即龙祖,祖先为龙,子孙后代当然就是“龙的传人”。
我们从书中看到的女娲都是传说女娲和伏羲是什么关系,演绎了的。现实中的女娲是天宫老母,是天神,现在也跟香头,能出功给人看病的。我们当地赵戈镇一个我叫嫂子的,就是女娲娘娘跟着她,平时能给人看虚病,不算命。落功时她自己说“我就是那个补天的”。在一起时,我们就会请老母下来说说话,老母很愿意同我们交流,嫌她的香头悟性差,跟她讲个事情搞不明白,就不好帮她等。
老母说她今年88岁女娲和伏羲是什么关系,我们也搞不懂怎么个算法,大概相当于天上的八千八百年了吧!
有的书上说女娲老母有七个仙女,有的说是西天老母或者王母娘娘的,都是传说。真实状况女娲并没有女儿,伏羲也是杜撰的。女娲是天神,天上只有女神,没有男神,我问过老母的。
1万年前,陕西蓝田境内有一个著名的“华胥古国”,“黄帝梦游华胥国”说的就是这里!
8300年左右,这里诞生了母系氏族社会最后一位女首领“华胥氏”!
“华胥氏”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誉称为“人祖”!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始祖母”。伏羲、炎帝、黄帝功勋卓著,在华夏文明史中位列“三皇五帝”,中华民族由此兴盛。关于华胥的记载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其后上百种典籍均有记载。
相传,她踩雷神脚印“感孕而生”,生下了“伏羲,女娲”。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上古时代“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可能是后人美化的一个神话故事!
《精编廿六史·五帝》云:“其母华胥氏,居于华胥之渚。华胥即今陕西西安府蓝田县是也。一日嬉游入山中,见一巨人足迹,羲母以脚步履之,自觉意有所动,忽然红光罩身,遂因而有娠,怀十六个月,生帝于成纪。”
据专家推测,当年蓝田境内有一段时间生活环境不佳,年轻的华胥氏率领部落人民踏上了甘肃的路程。在到达甘肃天水一带以后,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和睦相处,大家共同尊重华胥氏为共同的首领。
在甘肃生活的一段时间后,华胥氏由于想念原在蓝田的家乡,又率领一部分族人,返回到了蓝天境内,重新打造了梦幻中的“华胥古国”!
为了视察员远在甘肃“成纪”的族人,已经怀孕的华胥氏,又前往了“成纪”。在到达甘肃以后,由于旅途的劳累,生下了她的儿子“伏羲氏”!随后又生下了“女娲氏”,并把他们留在了这里,华胥本人则返回了“华胥之渚”!其后两人长大后,建立了自己各自的“部族”。
《国语·晋语四》所注:《世本》原著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曾祖母华胥氏。”
《纲鉴易知录》云:“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今陕西蓝田),生帝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
《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笺:“按,华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小渊日渚。”
《风土记》云:“西有尊卢氏冢,次北有女娲氏谷,则知此地是三皇旧居之所。”
《陕西通志》云:“三皇祠在蓝田县北三十里,祀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盖伏羲氏、女娲氏皆华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
《纲鉴易知录》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注云:“华胥,在今陕西蓝田县,小渊曰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