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阿哥胤䄉十阿哥结局,康熙二十二年生,生母是温僖贵妃钮钴禄氏,外祖父是康熙初年四辅臣之一遏必隆,姨母是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应该算是康熙众多皇子中出生最为显赫的之一了,仅次于太子胤礽。
(胤䄉的外祖父遏必隆)
早在康熙四十八年十阿哥结局,胤䄉就被封为敦郡王。那年他才二十六岁。如果没有概念的话,可以对比一下其他皇子。比如和他年龄相仿的九阿哥胤禟,康熙四十八年才封固山贝子。胤䄉足足比九哥高出两个等级。而大他两岁的八阿哥胤禩,到康熙死也仅仅是贝勒,比他低一级(并不存在电视剧中胤禩在康熙在位期间已经是廉亲王这种情况)。而另一位八爷党成员十四阿哥胤禵,在康熙晚年虽然获封大将军王,但是那只是临时任命,其真正爵位也不过是贝子。
(康熙年间十阿哥结局,胤䄉的身份高于胤禩、胤禟、胤禵)
胤䄉的高起点源于自己出身高贵。遏必隆的钮钴禄家族在康熙早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本身能力并不十分突出。当然也不至于像电视剧那么混球。胤䄉只是跟在胤禩后面成为八爷党的一员,而康熙废太子后,众臣举荐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引起康熙关于皇子结党营私的警惕,因而对胤禩多加治罪,也捎带对胤禟、胤䄉产生反感。
胤䄉真的倒霉是在雍正即位以后。在胤禩被封为廉亲王,表面风光的时候,雍正已经开始对胤䄉率先下手。事情的导火索是雍正元年,喀尔喀蒙古老喇嘛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一世病逝于京城。雍正命胤䄉送还灵柩,并代表朝廷祭奠。胤䄉养尊处优,不愿前往漠北,于是行至张家口就托病不再前行,上奏折请求养病。结果奏折还没有回音,胤䄉就号称雍正已经恩准,犯了矫诏大忌。此外,胤䄉还私自祈祷,在祭文中连书“雍正新君”四字,被雍正视为大不敬。
于是,次年四月,雍正对这位“八爷党”骨干率先发难,以之前的各种情况将胤䄉剥夺王爵,圈禁起来。这一圈禁就是十三年。不过,胤䄉也因祸得福,没有卷入后来雍正和胤禩、胤禟的白热化交锋。胤禩胤禟被改名阿其那、赛思黑,剥夺宗籍,不久惨死。而胤䄉躲过一劫,活到乾隆即位后。
(胤䄉由康熙年间的第二等郡王爵位到乾隆年间释放,仅为第六等辅国公爵位)
乾隆二年,胤䄉被乾隆释放,授予辅国公爵位。乾隆六年病逝,被恩准以贝子礼下葬。从康熙年间的郡王到乾隆年间辅国公,胤䄉地位下降明显,不过总算苟全性命,胜过八哥九哥很多了。
大阿哥在康熙年间就被终生圈禁、
废太子(二阿哥)胤礽也是被终生圈禁、
三阿哥到是做了诚亲王、
四阿哥(就是胤禛)做了雍正帝、
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都是没有参与党争的、最后都善终了、
八阿哥胤禩在雍正上台之后被封为廉亲王、但没过几年就被雍正杀了、死在宗人府的大牢里、死前被雍正“革了黄带子、从玉蝶上除名了”、还令其改名“阿其那”满语意为“狗”、
九阿哥胤禟死于雍正四年、是被折磨死的、就死在河北保定、被雍正从西宁押解回京时就一直圈禁在保定、由当时的都统楚宗看管、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发疾病死的、死的那日刚好是他四十三的生辰、他也被“革去黄带子、从玉蝶除名”,令其改名“塞思黑”满语意为“猪”、
十阿哥被革爵位、圈禁府中、
十二阿哥胤裪是所有皇子中最长寿的、
十三阿哥死于雍正八年、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是大清第一个铁帽子王、
十四阿哥被圈禁在景岭看守陵墓、到雍正死了、乾隆上台了之后才给放出来、
《雍正王朝》里的十阿哥允誐又憨又傻,但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的,在康熙的后期,发生“九王夺嫡”事件,当时最热门的皇位候选人除了太子外,就是八爷党,十阿哥因出身高贵,母亲遏必隆家族势力强大,而被八王爷看好并拉拢,十阿哥允誐当然不能一口拒绝,他一方面表现的和八阿哥走的亲近,从中谋取一些利益。但平时也表现的和其他阿哥也是热热乎乎,不轻易得罪人,并且外表像是个直肠子,什么话不分场合不分人都敢说,给人以快人快语,心无城府,又有些憨傻的样子,让人遇事谁都懒得和他计较,其实这在十分复杂的宫廷争斗中,蕴藏着大智慧。最终就是因为十阿哥的这份不管是装的还是先天的个性,使他在雍正登基后没有遭受到八爷党其他人悲惨的命运,在雍正二年,只被圈禁几年,乾隆二年放出,以辅国公颐养天年,活了59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