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因为当时世道乱,而且他仇人多。我们中国人最有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死了以后要保护好自己的遗体,不然很可能被仇人挖出来。比如在山西的陶寺遗址,在陶寺文化的晚期墓葬中,包括很多大型的贵族墓葬,都出现了“扰坑”现象,据说是夏朝的贵族墓被平民暴动把尸体拉出墓坑。安阳殷墟的西北冈王陵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主要目的就是拖出尸体泄愤。春秋时期,伍子胥也干过这种事,在吴国发达了,带兵打回楚国,为他父兄报仇,但是仇人楚平王已经死了,所以伍子胥为了泄愤,把他尸体拉出来鞭尸。包括孙殿英挖清东陵也是啊,当时的侍郎陈毅记载七十二疑冢: “帝共后妃六,躯惟完其一。伤哉十全主,遗骸不免析。”
我国文化中一直讲究“入土为安”。早在殷商时期,人们相信“灵魂不灭”,逐渐开始重视“死”后的事情。人们相信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去到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就是“土”,埋入土中才能到达另一个世界,也是逝者灵魂的安居之所。而且古人都相信风水和祖先庇佑这回事,把一个人的尸体挖出来,他家阴宅风水也就破了,也就不能庇佑他的后人,等于对仇人世世代代的诅咒。所以对于仇人,除了要让他死,还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这样,仇人的灵魂就不能升天,或者不能轮回。狠啊七十二疑冢!所以仇人辣么多的曹操不得不防。
魏武帝曹操,一代奸雄,文统武治,以武治国,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生性多疑,奸滑狡诈。其名言七十二疑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其人生写照。奸雄曹操生前自比周文王,和王莽差不多,而曹操行事要比王莽考虑的周全,篡国之事,王莽是自身行之,而曹操没有那样去做,论权势可以以皇帝之命令众诸侯,和摄政王差不多,曹操留让自己的儿子曹丕去干,曹操以自身学周文王,让儿子学周武王,其意思是以两代分学两圣人之事。奸雄生前曾掘人坟墓取其财宝充当军饷之用,曹操珍惜生前名声,自己死后怕被后人掘其墓,落个尸身无存,临终遗命令设疑豕七十二座,令后人难辩真伪,河南安阳曹操之墓,经专家考察鉴定,系其中七十二墓中的其中之一伪墓。真墓至今末见。有待以后发现 考查验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