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最后多尔衮是怎么死的、也是最宠爱的一位妃子,她为努尔哈赤生下了三个孩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很多人都同情多尔衮,因为他皇位、爱人被抢,母亲被杀,自幼丧父,死后还被顺治刨棺戮尸多尔衮是怎么死的。多尔衮一生都处于政治漩涡之中,他的的母亲阿巴亥被迫殉葬也是因为政治斗争的因故。政治从来都是男人的工具,可其中却染上了太多女性的鲜血了。
努尔哈赤死去,皇太极继位,阿巴亥被迫殉葬努尔哈赤在死前,本来已经安排了多尔衮继位,阿济格、多铎辅政,八旗旗主为外围的政治布局多尔衮是怎么死的。按照正常程序来说,多尔衮有镶白旗、两黄琪和两红旗的辅助,是可以继承努尔哈赤的汗位的。
可事有万一,多尔衮一家想不到的是,大贝勒代善的两红旗居然会临阵倒戈,投到了皇太极那边,此消彼长,皇太极以正白旗、两红旗和两蓝旗的实力正式继位汗位,改元天聪。之后皇太极率众人闯入阿巴亥寝宫,以努尔哈赤的遗命让阿巴亥自尽,最后阿巴亥上吊(一说是用弓弦勒死的),为努尔哈赤殉葬。
我们不知道阿巴亥长子阿济格在这之中担任着什么角色,但从之后皇太极放心交付他兵权来看,似乎阿济格也是同意了这场逼死亲生母亲的政变。原因或许就是努尔哈赤和阿巴亥不愿把汗位传给他,而是要传给年仅十五岁的弟弟多尔衮,而且阿济格的实力甚至连最小的弟弟、只有十四岁的多铎都比不上,这让他身为大哥的尊严尽失,才默许了皇太极等人的做法。
至于皇太极处死阿巴亥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努尔哈赤已死,而他生前内定的继承人多尔衮才十五岁。为了保证继位的顺利,难保阿巴亥身上留着努尔哈赤的遗令,这对刚刚继位、势力都是拼凑起来的皇太极政权来说,无疑是一个定时炸弹。
而且努尔哈赤当年为了拉拢两红旗来增强多尔衮的实力,曾经想让阿巴亥转嫁正红旗主代善,从而把两红旗牢牢绑在多尔衮一边。只不过是因为之后的“大妃事件”(阿巴亥和代善走得太近而被告发)导致了阿巴亥被努尔哈赤的疏远。皇太极虽然得以登上汗位,但他对代善还很不放心,因为他是被自己的两个儿子(硕托和萨哈璘)胁迫的,政治忠诚不算可靠。
要是阿巴亥私底下与代善密谋,也难保代善不会再次选择战队到多尔衮那边。再者代善和多尔衮集团的联系就全靠一个阿巴亥,所以阿巴亥活着,则代善集团或者说多尔衮集团就会成立,但如果阿巴亥死,则代善和多尔衮就会从内部奔溃。(代善受制于硕托和萨哈璘,多尔衮受制于阿济格)
因此,皇太极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死阿巴亥,即防着她留着努尔哈赤遗令,又断了多尔衮和代善等人的念想,一劳永逸。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如果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大清的奠基人,那么多尔衮就是大清朝的实际创立者。乾隆曾评价多尔衮为“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可就是这么一个大清开国功臣,在死后却被顺治挖坟掘墓,挫骨扬灰。
多尔衮被顺治清算了,那多尔衮的子女结局如何呢?
多尔衮共有十一个妻妾,其中包括一个正福晋,六个继福晋和四个侧福晋。相比短短数年就已经有了14个亲生子女的顺治而言,多尔衮的子嗣实在是少了点,仅有一位亲生女儿东莪。
东莪的生母是多尔衮的侧福晋李氏,是多尔衮在征伐朝鲜时,带回的朝鲜宗室之女。多尔衮死后,东莪和多尔衮的继子多尔博,被顺治下旨交给了信郡王多尼看管。
信郡王多尼是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的次子,多尔博是多铎的第五子。顺治此举,其实是将多尔衮过继的嗣子多尔博重新还给了多铎家族。
而东莪是一个女孩子,顺治也就没有为难她。关于东莪的记载,除了《清史稿》中一句:“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之外,东莪再也没有出现在任何正式的史料记载之中,其最终的结局也成了谜团。
根据史料记载,以及满蒙联姻的情况推测,东莪长大后,很可能作为联姻的宗室女,被顺治远嫁去了蒙古。这对于东莪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只是,东莪具体是嫁给了哪一位蒙古贵族,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结论。
关于东莪的结局,民间还有一个极其精彩的演义版,除了有点离奇之外,似乎还是很有道理的。
传说中,孝庄(庄妃)嫁给皇太极之后,接连生了三个女儿。这在母以子贵的古代,是非常不利于争宠的。特别是在皇位继承之争上,后妃如果没有儿子,就等于提前出局了。庄妃正在为生不出儿子着急的时候,恰逢皇太极宠幸辰妃,并扬言要立辰妃的儿子八皇子为太子。
庄妃听到了消息,开始着急了。可偏偏就是事不凑巧,庄妃第四胎,又生了一个女儿。怎么办?跟人换。当时,就是1368年,多尔衮也正好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多尔衮的儿子被庄妃抱去,变成了后来的顺治帝福临。而孝庄的亲生女儿,交给了多尔衮,成了多尔衮唯一的“亲生女儿”东莪。
正因为福临是多尔衮的亲生儿子,所以,多尔衮才在和豪格的皇位之争中,转而拥立了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多尔衮摄政之后,又千方百计的将皇叔父摄政王,变为了顺治的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去世后,东莪被顺治交给了信郡王多尼看管。顺治小时候曾经见过入宫的东莪一面,之后一直是魂牵梦绕,念念不忘。但是东莪和顺治是亲堂兄妹,顺治一直没法将东莪名正言顺的纳入宫中。终于,顺治想到了解决办法。
顺治暗中谕令内大臣鄂硕找到了信郡王,认了东莪为女。因为当时多尔衮正被众多大臣攻击,东莪的去向也比较敏感。鄂硕就又将东莪的姓氏,从爱新觉罗改为了董鄂氏,并将年龄改小了一岁。
好了,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讲了。虽然董鄂氏在入宫后,中途被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抢去,但在顺治的坚持下,最终襄亲王自杀。东莪还是被顺治纳入了自己的后宫。东莪入宫后,先被封为了“贤妃”,一个月之后又被封为了“皇贵妃”。
因为孝庄知道东莪的真实身份,所以,一直反对顺治和董鄂妃在一起,还阻止顺治将东莪册封为皇后。但是,顺治也做出了自己的反抗,用册封皇后的礼制,来册封东莪为皇贵妃,并大赦天下。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又将董鄂妃追封为了皇后。而顺治自己,也因为董鄂妃的死,悲伤过度,不幸染上天花而亡。
正是因为多尔衮唯一的“亲生女儿”东莪最后成了董鄂妃,去世后又成了顺治的孝献皇后,所以,乾隆在为多尔衮平反时,才觉得多有不妥。于是,乾隆就下令毁去了所有关于多尔衮死后的相关宗籍档案,其中也包括东莪的。这才导致多尔衮唯一的“亲生女儿”东莪的结局,成了清朝历史上的又一大谜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