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主持人大赛》,厚积薄发的新闻类选手刘仲萌表现沉稳白岩松简介、思路清晰、言简意赅,获得了评委们极高的评价。
其中,为刘仲萌出题的敬一丹老师评价道:“我看到他非常成功地驾驭了这样一个仪式感很强的栏目,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岩松白岩松简介。”
敬一丹为什么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岩松呢?我个人觉得敬一丹在刘仲萌完成题目的过程中白岩松简介,后者所表现出的理性、睿智、沉稳、精炼等素质,让她看到了白岩松的影子和气质。也就是说,敬一丹觉得刘仲萌像极了白岩松,所以,她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老白,让他看一下像不像?
讲真,敬一丹对刘仲萌的评价非常之高,用主持人素质、气质过硬的白岩松做比喻,已经说明了一切…那刘仲萌的能力确如敬一丹评价的那么高吗?从当时他的表现来看,确实不俗。
刘仲萌抽到的栏目是《感动中国》,他需要串联起两组感动中国的主人公——“最美妈妈”吴菊萍和“英雄机长”刘传健。若单个拿出来,“最美妈妈”和“英雄机长”都有太多的感动故事可讲。
可要是把两位人物串联在一起,找到一个关键词或是主题,着实不易。 睿智的刘仲萌确实很智慧,他只用了一个简单的词汇——安全降落,就把“最美妈妈”和“英雄机长”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刘仲萌的“落地点”是把别人的生命捧在自己的手里,让感动“安全降落”,不得不说,这个共同点也好,切入点也罢,真是再合适不过。
而且,刘仲萌在整个描述过程中,思路非常清晰,切入得超级准确,讲述的节奏不急不缓,并且具有一定仪式感,多一句废话都没有,确实像是白岩松的“风格”。
近日,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接受了网络媒体的专访,聊的话题是中国足球。在专访中,白岩松又贡献了很多经典语录,比如:“中国足球让我收获了40多年真实的痛苦”,“中国的年轻人不踢球是因为场地费用太高”。
但是,另一位名嘴董路却对白岩松的言论显得不屑一顾,他在微博上转发了白岩松的受访视频,评论道:
“论实践,差我10条街,论深刻,差我20条街,几乎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车轱辘话,没看出比普通球迷高在哪儿。”
董路还指出,白岩松的言论之所以受到追捧,主要是大多数国人都有名人崇拜症。
董路之前还在直播中直接反驳白岩松的部分观点。
比如,白岩松说现在中国踢球的孩子之所以很少,是因为足球场少,而且场地收费太高。
董路对此驳斥道:2002年我们可以打进世界杯,现在的足球场难道比2002年还少吗?叙利亚的球场比我们少多了,可我们能踢过人家吗?就算场地全部免费,踢球的孩子仍然不会多。这是因为家长们的观念问题,和场地多少、收费高低都没关系。
这不是董路第一次正面驳斥白岩松了。去年白岩松在《新闻1+1》上分析中国足球失败的原因,董路就点评道:“恕我直言,这个节目随处充满着东施效颦、主观臆测、高高在上与纸上谈兵。”
对于白岩松关于“中国6-10岁孩子在踢球吗?”的质问,董路炮轰道:充满着井底之蛙的无知和浅薄。
在董路看来,白岩松不是足球专业人士,他关于中国足球的品头论足和普通球迷没啥区别,某些时候甚至还为了迎合大众,故意抛出一些所谓的“金句”,但实际上都是逻辑不通的,是无知的体现。
比起白岩松来,董路在足球圈的确更专业。他解说足球比赛多年,而且现在还创办了“足球小将”青训队,对中国足球的基层情况了解的更清楚,对中国足球的本质问题认识的更透彻。
我建议让白岩松和董路干脆来一场辩论,好好地剖析一下中国足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