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婚事,乃是刘彻之母王娡与阿娇之母刘嫖决定,并非出于本意汉武帝与陈阿娇。刘彻非嫡非长,作为庶出的皇子能够被立储登基,还多亏了其母亲他迎娶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
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彻汉武帝与陈阿娇,最终使力让景帝易储,将刘彻拱上了皇帝之位。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其生母王娡乃是再嫁之身,在侍奉景帝之前就曾经嫁人生子汉武帝与陈阿娇。汉文帝驾崩刘启继承皇位的时候,刘彻降生。景帝的薄皇后始终没有生育,所以也就没有了嫡出,景帝最后册立了栗姬所生的庶长子刘荣为储君。刘荣为储的同年,刘彻被册封为胶东王。
但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景帝唯一的亲姐姐馆陶长公主虽然地位尊贵,但是夫家门楣并不高,为了子孙考虑,馆陶向栗姬提议,希望把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太子刘荣。
然而,栗姬并没有答应,直接就给拒绝了。当时的馆陶长公主为了讨好景帝,经常进献美女入宫,久而久之,使得栗姬就失了宠。栗姬对于馆陶自然非常厌恶。
作为皇太后唯一的女儿,皇帝的亲姐姐,馆陶公主竟然被人给拒绝了,羞怒之下也对栗姬母子怀恨在心。按照封建社会传统礼法,嫡长子继承制的核心是“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正是因为正宫薄皇后始终没有生育才让刘荣成为了储君。
既然没有了嫡出,那么栗姬的儿子可以,其他皇子难道不行么?
景帝虽然多子,但大多都不成器,选来选去,馆陶公主将目光锁定到了当时只有四岁的十皇子刘彻。
馆陶公主的目的简单明了,而刘彻的母亲美人王娡,也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长公主是什么意思,不仅答应了让刘彻聘娶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还将自己的女儿隆虑公主嫁给了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
虽然血缘之上,陈阿娇是刘彻的表姐,但是这种“亲上加亲”的事情在汉朝并不少见。当年汉惠帝的皇后张嫣,甚至是惠帝的外甥女。
娶了陈阿娇的刘彻,自然得到了阿娇母族的全力支持。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是汉文帝与窦皇后唯一的女儿,也是汉景帝唯一的亲姐姐,深得其母亲窦太后宠爱的馆陶公主,地位尊贵。所谓“丈母娘疼女婿”,既然刘彻娶了自己的女儿,馆陶公主自然不得不意思意思,筹谋之下让景帝废掉了刘荣,改立刘彻为储君。
而景帝似乎也更加宠爱刘彻,刘彻成为新太子之后,景帝扶立了其母王娡为新皇后。
刘彻与阿娇最终的悲剧结尾,正是因为双方家长当年的动机不纯。馆陶长公主是为了荣耀地位,而王娡就意图皇帝之位,因为本身力量有限,所以通过联姻得到长公主乃至窦氏一族的助力,让刘彻成为皇帝。
汉武帝刘彻就是一个好色之徒,也是一个始乱终弃之人。
比如他对待青梅竹马的陈阿娇和第二任皇后卫子夫。
陈阿娇就是成语中“金屋藏娇”的那个女主角。
相传在刘彻小的时候,他姑姑长公主刘嫖逗刘彻说“长大了想娶谁当媳妇啊?”刘彻说:“我要为阿娇造一座金屋子,娶阿娇当媳妇”。阿娇是刘彻的表妹,他姑姑刘嫖的女儿。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来历。
<陈阿娇>
到后来刘彻当了皇帝,果然把阿娇娶进了宫,并封其为皇后。无奈阿娇总生不出孩子,对于后宫女人来说这是致命的缺陷。
刘彻逐渐冷淡了阿娇,加之阿娇从小被母亲娇惯坏了,处处表现出蛮横不讲道理。刘彻对她十分厌恶。
后来,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把自家的歌女卫子夫介绍给了弟弟,刘彻移情别恋喜欢上了卫子夫。
阿娇更加疯狂吃醋,在卫子夫怀孕期间,她制造“巫蛊事件”诅咒卫子夫和腹中的胎儿,后被刘彻发觉,一怒之下废黜了阿娇的皇后位,并把她打入了冷宫。
卫子夫成了新皇后。
<卫子夫>
卫子夫的命运不比阿娇强多少,生下儿子刘据后,刘彻再次移情别恋喜欢上了李夫人。
李夫人是宫廷乐师李延年和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妹妹,李家兄妹出生于音乐世家,李夫人能歌善舞,人也长得漂亮。哥哥李延年一直想把妹妹介绍给皇上。妹妹当了皇后能亏待哥哥吗?
怎样才能引起皇上的注意呢?李延年灵机一动,于是写了一首《倾国倾城》的曲子。歌词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编排好后,在宫中为刘彻演绎了一回,刘彻听完问:“世上真有这样的美女吗?”
李延年说“当然有了,这个倾国倾城的佳人就是我的妹妹。”
刘彻说:“何不把你妹妹带进宫”。就这样,李夫人进宫成了刘彻的宠妃。
<李夫人>
刘彻很爱李夫人,据说李夫人不但歌舞俱佳,而且很有吸引男人的手腕。也就是说有“御夫”绝招,她对刘彻这个人琢磨透了,这是李夫人盛宠不衰的原因。
李夫人生下儿子刘髆不久就病倒了,刘髆就是后来的昌邑王,刘髆生下的儿子叫刘贺,刘贺就是后来被霍光拥立27天又被废黜的皇帝。
李夫人这次病的很厉害,各种汤药也吃了,仍然不见好转。
有一天,刘彻去看望李夫人,当她听到刘彻脚步声后,急忙用被子蒙上头。
刘彻坐在床前,对李夫人说:“你的病总不见好转,又有恶化的迹象,好久没看到你的模样了,我很想念,不如让我看看你的脸吧”。
李夫人说:“陛下,史书说,妃子不洗脸见君王是对王的不尊重,贱妾身体虚弱,好久没梳妆打扮了,怕冲撞了陛下,还是不要看了”。
<刘彻>
李夫人接着说:“陛下,我不久于人世了,希望陛下善待我的兄弟们,拜托了”。
刘彻急忙说“夫人,你就放心吧,我不会亏待你兄弟的”。
此时刘彻确实很想念李夫人,他不死心,于是说:“这样吧,你让朕看一眼,我赏你兄弟万金”。
李夫人还是坚持原来的理由——“我容颜憔悴,怕惹皇上生气,还是不要看了”。
李夫人接着道:“赏赐与否不在皇帝看不看我一眼,而在于陛下之意”。
说完李夫人抽泣不止,不再言语。刘彻坐了一会,不高兴地走了。
等刘彻走后,李夫人的姐妹埋怨她道:“皇上来看你,你又把兄弟托付给皇上,你为何不让皇上看最后一眼呢?”
<李夫人>
李夫人哭着说:“你们不知道皇上是个怎样的人?皇上想我的是过去的容颜,现在我面容憔悴,皇上看到这模样以后就不会想我了,不思念我怎么能善待我的兄弟们呢?我之所以不让他看,就是为了让他以后常思念我。如此看在我的面子上才能善待我的兄弟。”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李夫人这一招就叫“相见不如怀念”。
李夫人摸透了好色男人的心理。没有美丽的容颜,挽留不住好色男人的心。既然自己容颜不在,那么就让刘彻的心中长留那光艳照人的一面吧!
这就是刘彻为什么对李夫人念念不忘的原因。
文/秉烛读春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