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的头号王牌军王甲本将军,当然是来自于第四野战军的38军。

可是王甲本将军,少有人知道,解放军建军历史上,可不是只有一个38军。

今天我们来好好聊聊王甲本将军,到底有多少个38军。

一般来说,38军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的38军。这支部队,历史非常悠久,听我给你一一道来。

38军成立于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编而来,下辖三个师分别是112师,113师和114师。后来辽北独立第10师也划入了38军指挥,就是151师。这支部队总兵力5万人,并组建了炮兵,工兵和汽车部队。

38军从祖国最北的松花江边一直打到云南中缅边境,纵横5000公里,转战11个省市,歼敌16余万,攻占大小城市100余座,解放了半个中国。其中最为精彩的战役,当属天津战役。

38军奉命入朝作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梁兴初将军指挥下,松骨峰一战共歼敌1.1万余人,缴获坦克14辆,大炮200余门,汽车300余辆。一举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局。这场战争后,38军拥有了“万岁军”的美誉。

改革开放后,38军下属的112师,成为了我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可见38军在解放军中的超然地位。1985年38军改编为第38集团军,是我国第一个集团军。2017年,第38集团军改编为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

38军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部队。

112师334团,被授予了平江起义团,纪念彭德怀元帅组织的平江起义,也代表了38军的悠久历史。除了334团,338团也被授予了红军团的称号。

说完这些,我来说说我们建军历史上的另一支38军。

去年热播的抗日神剧《河山》中,主角的原型便是杨虎城将军手下大将赵寿山。西安事变后,杨虎城第17路军被瓦解,改编为38军,孙蔚如为军长,赵寿山和李兴中分别担任17师和177师师长。

后来,17师扩大为38军,赵寿山兼任军长,177师则扩编为96军。经过多次调整,38军下辖17师、177师和55师,张耀明和孔从洲分别担任军长和副军长。

因为蒋介石不停在38军内部掺沙子,大量黄埔系军官进入,并且坚决执行内战命令,反对和平。最终,38军内部的杨虎城赵寿山旧部以民族大局为重,发动反内战起义,投入了解放军的怀抱。

1945年7月17日,17师在张军振带领下发动洛宁起义,1946年5月15日,孔从洲带领55师在巩县起义。这两个师北渡黄河加入解放军后,接受和平改编,成了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隶属于陈赓兵团指挥。

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的番号,从1946年到1949年2月,延续了2年多,而四野第38军则在1948年11月就成立了。所以,在那三四个月中,解放军实际上有2个38军。

?中华名将何其多,古往今来尽述说!金戈铁马竞沙场,出生入死为祖国!

?先写一位古代与“万里长城”有关的名将——蒙恬;再写一位近现代“首都兵团”司令员——杨成武。

?蒙恬:秦王嬴政麾下爱将、名将,跟随秦王西战东征,横扫六国,功勋卓著。因此,蒙恬全家都受到秦王的“尊宠”和重用。

? 秦朝开朝将领,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命蒙恬率30万大军,镇守北方。蒙恬先大举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河套地区,垦田戌边。

?蒙恬尊照秦始皇的命令,用30万人马,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长达万余里,就是我们所说的“万里长城”。

??杨成武:开国上将,获国家颁发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最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杨成武16岁参加红军,长征时期任红一军团第四团政委(长征先锋团),爱称“红四团”。突破乌江的先锋;指挥了“飞夺泸定桥”;“爬雪山”的先头团;率团攻战了“腊子口天险”。

??杨成武抗战时期为115师独立团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任冀中军区司令员,率部击毙了日本名将之花——阿布规秀中将,震惊了日本天皇。

??杨成武: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解放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在平津战役中,解放了张家口及所属广大地区。参加了太原战役。

??杨成武:1949年起,任第二十兵团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因此,历史上又称二十兵团为“首都兵团”。

??杨成武:五十年代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六十年代中期任代总参谋长。

??杨成武的著作有:《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战》《忆长征》《战华北》等。

我们都知道的四渡赤水之战,就是属于这样的一场伟大的战役。

王甲本将军:有哪些保留古老番号的部队?

说白了这一次战役的胜利,起着最大作用的人就是毛泽东,正是毛泽东以少胜多,带领工农红军打赢了这次战役。

王甲本将军:有哪些保留古老番号的部队?

王甲本将军:有哪些保留古老番号的部队?

为什么我们这么说呢?

因为在四渡赤水之前,李德、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了工农红军的数量锐减,本来工农红军有八万多人,但是,经过李德等人的指挥,最终工农红军只剩下三万余人。这个伤亡真的是太过于惨重了。

在红军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蒋介石派来了二十万大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他们想一举歼灭工农红军。

说实话若是工农红军,再有李德他们指挥下去,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不过还好,因为经过遵义会议之后,大家推荐了毛泽东作为党和军队的唯一的领导人。

也就是说,此刻带领工农红军和国民党战斗的任务就落到了毛泽东的身上。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还有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对战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终他觉得我们要采用灵活的作战方式,集中我军优势兵力,和国民党做殊死拼搏。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因为我军人数少,作战比较灵活,可以任意的在敌人的地盘上穿梭,而不被敌人发现。正是通过这种灵活作战的方式,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对国民党反动派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最后,国民党不得不赶紧逃离。

正是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走出了困境,取得了四渡赤水战役的伟大胜利。

这一次战役的胜利,不仅挽救了党和军队,更是挽救了中国以及广大中国人民。恰恰也是在这一次战役之后,工农红军开始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发展的。

四渡赤水之战,被毛泽东视为他这一生打的最为得意的一次战役。当然了毛泽东的一生打的经典战役有很多,比如说三大战役等。

但是,赤水之战绝对是让毛泽东记忆犹新的,毕竟正是这一次战役,毛泽东是带领三万红军,打败了国民党二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