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敢造假吗?请把“敢板门店事件,吗“二字去掉。

板门店事件:美国特朗普政府敢造假吗?

1板门店事件,有不小的声音质凝911事件是美国人自导的苦肉计,为发动阿富汗战争制造的假证据。珍珠港事件同样如此,都是美国人自己酝酿的阴谋,永远都是谜。

板门店事件:美国特朗普政府敢造假吗?

2板门店事件,伊拉克的洗衣粉事件,欺骗了全世界人民几十年,当真象被戳穿时,中东已深陷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阿富汗与亡国有何区别?深陷战争泥潭几十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难民遍野。这个悲惨的现实难道不是美国人一手造成的吗?美国人要为此负出代价。

板门店事件:美国特朗普政府敢造假吗?

3,新冠爆发之初,就有国家或机构质凝又是美国人制造的阴谋,现在诸多迹象在证明着人们的质凝是正确的。当美国感染人突破120w,死亡突破6万+时,特朗普度假去了,安然自得。股神巴菲特警告世界:不要和美国赌,美国的奇迹随时可以发生。97岁的战略家基辛格,更是赤裸裸的危胁中俄,大国必须得救美国,美国败了谁也不好过,特别是中国要尽力帮助美国,避免战争风险。

这是巧合吗?这是临时协调,临阵评估达成的共识吗?完全不是,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大阴谋,罪恶滔天的大阴谋,但愿世界能早日醒悟,不要做了美国人的寃魂还不知是啥回事。

1951年春,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前哨兵站机要员钱英杰,曾经参与了对美军飞行员哈里斯少校的审讯,通晓英语的钱英杰问哈里斯,对自己的飞机被击落有什么想法,这家伙满脸惊恐地说:最近你们用了一种专门对付低空飞行的新式武器,对我们的飞机威胁极大!

板门店事件:美国特朗普政府敢造假吗?

板门店事件:美国特朗普政府敢造假吗?

板门店事件:美国特朗普政府敢造假吗?

板门店事件:美国特朗普政府敢造假吗?

板门店事件:美国特朗普政府敢造假吗?

板门店事件:美国特朗普政府敢造假吗?

板门店事件:美国特朗普政府敢造假吗?

钱英杰听完乐了,其实哪有什么新式武器,就是“志司”已经批准前线部队可以用轻武器打美机而已。在之前的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高射机枪手洪成茂曾经击落过一架敌机,但是我军当时装备的高机数量太少,不能形成有效火力网,而步兵轻武器又被严格禁止对空射击,至于原因,一方面,是志司认为这样做既暴露位置又用处不大,另一方面,还要顾忌美国空军的报复。

板门店事件:美国特朗普政府敢造假吗?

志愿军在入朝之初的防空火力是很薄弱的,比如著名的“万岁军”第38军,根据1950年9月该军的统计,入朝作战兵力为44521人,部队装备的各类机枪合计有993挺。其中重机枪装备有125挺,主要是美制和九二式、九二改,而轻机枪装备864挺,包括捷克式轻机枪有365挺、英制布伦轻机枪247挺、美制勃朗宁轻机枪245挺、苏制转盘机枪7挺,轻重机枪数量为989挺。

看出差额了吧?在轻重机枪之外,只装备有4挺美式12.7毫米高射机枪,这就是整个38军4万多人仅有的防空力量了。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数量少的可怜的情况下,志愿军在战争初期要求部队不使用轻武器打飞机也是无奈的选择。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美制12.7毫米高射机枪、日造“八九式”7.7毫米高射机枪缺乏补充能力,基本是损失一挺就少一挺,在1951年年底之前,防空火力确实薄弱。

因此志司的意见也被“中朝联合司令部”采纳并下达,但是这个禁令在1951年1月被一名人民军女战士打破了,面对美机的肆虐,这名女战士忍无可忍,用一杆苏制7.62毫米步枪,击落了一架敌机。飞行员跳伞后,美军立即出动直升机进行营救,同时派出多架战机对周边地区扫射轰炸,从而达到掩护和报复的双重作用,附近百姓伤亡不少。

事情发生后,人民军的上级部门对女战士采取了非常特殊的处理方式,先是因其击落敌机记大功一次,然后再因为违反战地命令而进行了严厉处分。命令就是命令,因为步枪子弹口径太小,击落敌机是非常困难的,连12.7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命中率都不高,怎么能指望步机枪对美机形成有效杀伤呢?而美军一旦飞机被击落后,会立即实施报复,大量投下燃烧弹等等。

不久以后,志愿军某部通讯班长和一名战士,在送信途中遭遇美机扫射民房,看见美机疯狂屠杀无辜的老人妇女儿童,班长大怒,命令战士对空射击,根据史料记载,这名战士用6.5毫米步枪和一个弹夹(五发以内),就成功击落一架美机,其它四散而逃。这步枪的口径很眼熟是吧?没错,九成是一支日式的三八大盖,因为通讯班也没啥好武器。

痛快完了,班长也知道自己闯祸了,抗命可不是小事。回到部队后,通讯班长主动承认错误并做了检查,而事件层层汇报上去以后,却引起了志司领导的注意和讨论,经过再三权衡,最终果断修改了命令:即日起不论前后方和各兵种,全线可以对来犯美国飞机进行射击!也就是说,不仅高射炮和高射机枪要打,步机枪也可以揍它们。

这道命令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在此之前,由于我军防空火力薄弱,许多部队都没有装备高射机枪,所以美机非常肆无忌惮,经常低飞甚至超低空飞行攻击目标。在上个世纪50年代,作战飞机飞得越低,对地面目标的打击越准确,如果任由敌机猖狂下去,不仅人员物资损失大,对部队士气也有很大的影响。

而志司的这个新命令,掀起了前线部队用轻武器广泛打击美机的浪潮,创造了多次对空射击的奇迹。美国空军一旦被击落的次数多了,飞行员们心理上也害怕了,再不敢随意低飞,而高空轰炸的效果当然一般。美国人搞不懂清楚对手使用了什么办法,所以哈里斯才认为是有了“新式武器”,事实证明,敢打是对的。

既然步机枪都可以有效遏阻作战飞机的低飞行为,那么威力更大的高射机枪对敌机的威胁也就不在话下,在坦克和汽车上安装高射机枪,显然是有一定作用的。小时候是把玩过高机子弹的,那个弹壳的尺寸口径跟高级猎枪差不多,一梭子打过去,兹要有一发命中机舱,都够驾驶员受的,所以说,20毫米以下的“枪”,对敌机形成杀伤主要还是以驾驶员和驾驶舱为主。

抗美援朝战争中后期以后,随着苏械武器的大批到来,这一情况有所改观,比如到第五次战役前夕,志愿军已经装备苏制M38/M46式德什卡高射机枪1560挺,1952年6月27日,志愿军又接收补给的苏制高机477挺,使总数突破了2000挺,这款高机对空最大射高达到了2500米,战斗射速 125发 /分钟,是对付美军飞机的有效地面武器。

在停战谈判快要达成协议之前,1953年7月10日,志愿军第23军67师199团高射机枪连战士张立春,在石砚洞北山阵地上,面对俯冲而来的四架美军4架,采用单膝跪地的射击方式,用苏制高射机枪猛烈射击,将800米外的一架敌机准确击中,冒着黑烟栽了下去。十分钟后,张立春再次射击又一批六架敌机,又击落一架,整个战争期间张立春共击落敌机三架、击伤四架,荣立一等功。

知道“范弗里特弹药量”吧?那是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中将的发明,然而在1952年4月4日凌晨三时,我40军119师炮团高炮连在沙里院车站警戒时,发现西北方向飞来一架敌机,排长王兴民立即下令开火,仅用八发炮弹当场击落这架夜航机,堪称干净利落。第二天传来消息,击落的很可能是范弗里特的儿子小范弗里特中校,因为他老爹委托谈判代表在板门店特别提出来,自己儿子在某地上空被击落而失踪了。

事件惊动了志司后勤司令员洪学智,命令部队组织搜寻,未果。后经前线部队认真分析,由于当时敌机是在低空飞行,几乎没有跳伞逃生的可能,所以在飞机已经被炸成碎片的情况下,小范弗里特大概率是被炸的尸骨无存。通过这些战例足以说明,如果志愿军在参战初期就有足够数量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美军的空中优势将大大缩水。

在1952年6月结束的“反绞杀战”中,志愿军空军、高射炮兵和高射机枪部队,共击落击伤敌机1000多架,使敌战斗轰炸机实力降到了最低点,作为高炮的火力补充(高炮损失不过30余万),你说高机的作用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