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好友史海钓客的邀请裘盛戎,我是新霁。
裘盛戎,原名裘振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派创始人,与父亲裘桂仙裘盛戎、弟弟裘世戎被称为“裘门三杰”。
裘盛戎大师的父亲裘桂仙是清末民初有名的铜锤花脸大家,老裘派的创始人,在他出生前,家中原本有三个哥哥,大哥裘振奎是拉胡琴的,二哥和三哥都夭折了,1915年裘盛戎大师出生后就成了次子,父亲特意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大群,希望他能健康长寿,成为裘家的栋梁之材裘盛戎。从小在父亲和哥哥的艺术熏陶下,继承了老裘派艺术,8岁跟父学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2岁被父亲送到富连成科班,本来是在“世”字科的,因为年纪大了几岁,又有很好的基本功,所以升了一级排在了“盛”字科,在科班里向向老师们虚心请教,下苦功学习,在广和楼演出时被破例安排演出压轴戏,18岁出科后相继与杨小楼、金少山、周信芳、盖叫天、叶盛章、叶盛兰等大师塔班演出,32岁成立“戎社”,因演出整理《草桥关》而举世闻名,35岁他的“戎社”和谭富英大师的“同庆社”合并成立“太平京剧团”后来改名为北京市京剧二团两人挂双头牌,38岁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给可爱的志愿军们演了京剧《铡美案》,41岁参加北京京剧团,任副团长,与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等大师合作,强强联合,精品频出,这一时期是裘盛戎大师的巅峰时刻,在吸收了金派、郝派和侯派等众家之长后,擅用脑腔共鸣,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49岁在现代戏《杜鹃山》里饰演了乌豆,51岁遭到迫害,在《海港》中饰演B角高志杨,观众们就追着看他的表演。54岁跟着《杜鹃山》主创到湖南、湖北等地体验生活,后来查出患有肺癌,病重期间还在研究修改《杜鹃山》里雷刚的唱段,56岁因癌细胞转移病逝。
裘盛戎大师的包拯剧照(图片源于网络)
裘盛戎大师的姚期剧照(图片源于网络)
裘盛戎大师《铡美案》的 【西皮导板】“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姚期》的【西皮快板】“马王兄赐某的饯行酒”;《群英会》的【西皮流水】“好一个忠心阚德润”;《赤桑镇》的【西皮慢板】“恨包勉他初为官贪赃枉上”等等都是戏迷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
裘盛戎(1915-1971):京剧表演艺术家,净角演员,裘派艺术的创始人。原名裘振芳,北京人,生于1915年,病逝于1971年,岁未过花甲。裘派花脸的创始人是裘盛戎。净行演员裘盛戎以其父裘桂仙的唱腔唱法为本,吸收了金(少山)派的演唱技巧与郝(寿臣)、侯(喜瑞)等派的表演艺术,形成了铜锤和架子花脸融为一体的新风格,称为“裘派”。裘派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的净行流派,基艺术精华在于既有韵味无穷的唱腔,又能以高度表演技巧去刻画人物性格。裘盛戎很早就开始收徒传艺,弟子有方荣翔、王正屏、夏韵龙、钳韵宠、李长春、郝庆海、吴鲸章、李欣、孟俊泉、杨博森等,私淑者尤众。其中方荣翔于裘派神韵所得独多。弟世戎、子少戎,均工花脸。
京剧裘派艺术, 系指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裘盛戎先生所创立的花脸行当(包括铜锤、架子花、武二花)的风格流派。
裘盛戎先生(1915年~1971年)出生梨园世家。其父裘桂仙虽属票友下海,但他自幼迷戏,学戏其功力造诣并不亚于科班出身。从上世纪初到30年代,不仅是位著名的铜锤花脸演员,也是位著名的琴师。他曾与同代名伶余叔岩、杨小楼同台配戏,为何桂山操过琴,与尚小云、王少楼合灌过唱片《二进宫》。
裘盛戎先生有这样的家学渊源,薰陶和影响,本身又聪颖好学,7岁起便在父亲严格指导下喊嗓、练功、学戏。每天踢腿、下腰、吊嗓不下4~5小时,到11岁时他已学会《天水关》、《草桥关》、《白良关》、《牧虎关》、《衘果园》、《大回朝》、《锁五龙》、《二进宫》等20多出戏了。12岁父亲又把他送进富连成科班,一学便是七年。此间父亲裘桂仙也在这里任教,同时得到科班名师孙盛文、王连平的精心指教,技艺大进。出科后他曾与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四小名旦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大名生谭富英、马连良、奚啸伯、杨宝森以及麒麟童~周信芳、盖叫天~张英杰、李多奎、高庆奎等同台合作演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已唱红京津沪。30多岁时嗓音一度失调,但他矢志不渝,始终坚持艺业勤学苦练,从不怠惰。嗓音恢复后,技艺更趋老练成熟。
至解放后五十年代已进入极盛阶段,唱念做舞已有自己鲜明而独特风格。以往花脸、特别是金少山,以嗓音宏亮和粗犷扑直取胜,裘盛戎先生则根据自己素质条件,追求委婉细腻。同时注意扬长避短,他从自己性格气质,声韵到体态形象,极适合演出王候朝臣,元戎老将和绿林好汉,草莽英雄等忠良、正派、侠义英烈人物,而很少演曹操、严嵩、潘洪等“白脸”奸诈人物。也不擅演张飞、李逵等滑稽猛悍角色。为丰富铜锤花脸等唱念做表等技巧,他不仅注意向旦角、老生等行当学习,而且还注意学习“外江派”麒麟童及盖叫天的,及至京韵大鼓名家小彩舞的“舞台艺术”有益成份。他非常强调在字声和韵律方面加以推敲与发挥。把亮嗓高腔用宏硕、奔放、激越的声调来表现。把金少山、金秀山豪放、粗犷宏亮方面的优点与自己闷嗓迂回、含蓄、挂味方面的优点两者结合起来,达到虚实相兼,收放有致且刚柔相济。他更注意吞吐与口气和共鸣,善于把丹田气通过胸腔、喉腔、鼻腔、颅后音形成共鸣。创造出一种字正腔圆,沉雄浑厚、饱满激昂、韵味醇浓的铜锤花脸唱法。则稳健雄浑,有空谷幽深之意境。在演唱中他还巧妙地区分重点处理和一般处理,即集中主要声气突出重点唱句,与逻辑重音,给人以异峰突起之感,为观众欣赏与首肯。裘派花脸艺术形成为京剧净行树立了典范,故当今有十净九裘之称。
裘盛戎先生的艺术人生还有两大特点,让广大“裘迷”津津乐道。一是他的完整性,即不仅以唱功取胜,而且唱念做打舞均有自己独特风格,二是他不单纯为唱而唱,为舞而舞,而是严格地从生活出发,从所扮演角色出发,运用“四功五法”综合艺术手段、刻划剧中人物形神、性格,绝非表面化,雷同化、千人一面。他的代表剧目颇丰。自己单挑戏有《草桥关》、《牧虎关》、《锁五龙》、《刺王僚》、《探阴山》、《坐寨.盗马》、《衘果园》,对儿戏(与老旦)有《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与老生)有《将相和》、《除三害》、《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赵氏孤儿》、《海瑞罢官》、《官渡之战》等,现代戏有《林则徐》、《詹天佑》、《杜鹃山》、《雪花飘》等。
无论您听到裘派哪一段戏的唱儿,都会品味到裘盛戎先生京剧演唱独特的韵味,得到声乐美艺术的享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