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1882-1916年)湖南宝庆(即今邵阳人),关于蔡锷故乡的说法有两种,一个是蔡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另一个就是洞口山门镇蔡锷简介。大祥蔡锷乡是蔡锷出生的地方,洞口山门是蔡锷长大的地方,蔡锷年幼时就举家迁居洞口,所以说这两个地方都是蔡锷故乡。

蔡锷简介:洞口县为什么称为蔡锷故乡?

蔡锷是民国军神蔡锷简介,辛亥革命时蔡锷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顺应民意,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蔡锷公馆位于洞口山门镇,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蔡锷简介。正面砖筑牌门,石灰抹面,叠氏檐口,饰工笔彩绘,大门对联:修文演武又能手,护国倒袁一伟人。门上方楷书浮塑“蔡锷公馆”。蔡锷公馆是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口山美水美人更美,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境内民俗丰富,尤其是宗祠文化昌盛,因此也被誉为中国宗祠文化之都。

先简单介绍一下蔡锷。他1882年12月18日生于湖南省宝庆府。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1899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多地任职,辛亥革命中任云南临时革命总司令。

蔡锷简介:洞口县为什么称为蔡锷故乡?

蔡锷简介:洞口县为什么称为蔡锷故乡?

蔡锷简介:洞口县为什么称为蔡锷故乡?

袁世凯1912年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至北京,任全国经界局督办。

蔡锷简介:洞口县为什么称为蔡锷故乡?

“蔡锷劝袁世凯君主立宪”真实情况如何?前因后果是怎样的?袁世凯儿子袁克定的自传《袁寒云自述》说:

筹安之初,蔡集诸将军于其寓,议上表劝进,蔡首署衔名,段、江辈益妒视焉,遂诬以谋叛,以兵围检其寓,无所获证。再三侵扰,蔡不能堪,而先公不知也。蔡乃请假,出京养疴,先公犹电令蔡所经地之官守优予卫送,未觉蔡竟起兵抗变矣。

这段文字中,蔡锷“议上表劝进,蔡首署衔名”就是蔡锷劝进的说法的来源了。其次,蔡锷与杨度关系不错,有交往记录。杨度是真正劝进之人,那么,蔡锷算是支持袁世凯称帝的人吗?

我们如何理解蔡锷“首署衔名”这件事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蔡锷的传说中,有一件事情被无限夸大,那就是小凤仙与蔡锷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小凤仙掩护蔡锷离开北京。

如果传说是真的,小凤仙掩护过蔡锷,那么蔡锷在北京应该是没有人生自由的。但如果蔡锷真的有过“劝进”,怎么可能没有人生自由?

事情很简单,小凤仙与蔡锷的故事是假的。他们有关系不假,但跟军国大计没什么关系,小凤仙也没有掩护过蔡锷离开北京。

从很多历史档案来看,蔡锷有“劝进”,也有人生自由,他还反复去过天津,根据郭廷以先生的《中华民国史事日志》以及其他资料,蔡锷经常去天津密会梁启超,商议倒袁。

蔡锷的曾外孙袁泉先生曾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

1915年10月14日,也就是在曾外公最后一次离京前一个月,袁世凯派密探突击搜查蔡府。因为此前得到云南密报,说北京的全国经界局内有人密电云南,要求他们反对帝制。 这段家族记忆与《袁寒云自述》中的“段、江辈益妒视焉,遂诬以谋叛,以兵围检其寓,无所获证”符合。

蔡锷后来向袁世凯请假,离开北京,袁世凯同意。

蔡锷起兵之后,据《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北洋政府发布过公告:

蔡锷等讨论国体发生之时,曾纠合在京高级军官,首先署名,主张君主立宪,嗣经请假出洋就医,何以潜赴云南,诪张为幻,反复之尤,当不至此。我们可以说,多种史料表明,事情的逻辑是这样的:蔡锷通过“主张君主立宪”(内心一定是反感的),才获得袁世凯信任,请假去日本治病,回云南起义。

这个逻辑很清楚,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