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的十大猛将都有哪些牛人?他们的排名应该如此魏国名将。
魏国是三国鼎立最强的一方,兵强马壮,良将千员,强手如云,人才济济魏国名将。
第一名许诸魏国名将,武功厉害,曹操的部下第一名猛将,人称虎痴,勇冠三军,曹操的心腹爱将。许诸曾经和蜀国五虎上将张飞,马超,关羽交过手。许诸与张飞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许诸和马超单刀挑战,赤裸斗马超,连战三百回合也难分难解。
第二名典韦,身材魁梧,力大无比,勇敢善战,宛城之战,为了救曹操乱军战死。
第三名张辽,吕布的猛将,吕布被斩杀,张辽投降曹操,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
第四名张郃,五子良将,三国后期猛将,无人能敌,在蜀军乱箭射死。
第五名夏侯惇,曹操福将,武功强大,曾经与关羽单刀独斗持平。
第六名夏侯渊,第七名乐进,第八徐晃,第九于禁,第十名曹仁。
除过张郃,被诸葛亮弄死的曹魏名将,还有谁?
历史留给诸葛亮的曹魏名将,按说还不少,包括 : 夏侯惇、夏候渊、曹仁、曹洪、张辽、张郃、徐晃、乐进、于禁、李典、许诸、庞德等,这是曹魏第一代名将。但真正死在诸葛亮指挥作战中的,实际并不多。大部分是因为:这些将军不在诸葛亮战区,还有的是因为自然规律,生老病死,也没有办法。
至于诸葛亮北伐时,干掉的魏名将,除计杀张郃,还有王朗,是被骂死的,第二代曹真,是被气死的,后起之秀王双,是诸葛亮设计,魏延下手干掉的等等。逼迫投诚、虽在曹魏非名将,但投诚之后,成长为不仅蜀国,也是三国时期、中国历史名将的有姜维。
此外,由诸葛亮设计谋划,捉拿、擒获、或者弄死的,非名将更多,比如费耀、秦良、秦朗、董禧、薛则、马遵、杨陵、崔谅等。当然,这不是诸葛亮亲手干掉,但都与诸葛亮策划、指挥的战斗或战役有关。魏都督、驸马夏侯懋,张辽儿子张虎、乐进儿子乐琳等,都被活捉,出于战略或战役考量,又先后故意放走,放夏侯懋是为争取姜维,放张虎、乐琳、戴陵,则是为羞辱曹魏主帅司马懿。
诸葛亮的本意,其实并无杀人嗜好,不想多弄死人。比如南征时,对南蛮领导孟获,明明已经抓获,却故意放走,一个叛军头目,多次擒拿,多次放走。《三国演义》中说法,是七擒七纵,即使这有夸大,人们也愿意相信,这是真实故事。因为人心向善,是天然本性,诸葛亮的目的,就是要使其口服心更服。在孟获请来藤甲兵参战,诸葛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藤甲军引入盘蛇谷,万般无奈下,用事先埋设的火药、地雷,把藤甲兵烧得舒拳抱颈、伸腿缩腰、惨不忍睹时,诸葛亮远远望见,忍不住流泪说,吾今虽为社稷,必折阳寿!众军无不感动落泪。
这与同时期的司马懿,形成鲜明对照。据史料记载,司马懿奉命征伐辽东公孙渊,除了预判准确、指挥得当、谋略超高,这些值得称道的之外,杀人也是三国一绝。据记载 : 平定叛军之后,司马懿杀公孙渊以下,包括将军毕盛等共二千余人,这都还能说得过去。令人发指、毛骨僳然的,是司马懿下令,把当地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杀掉,共杀死七千余人,把人头堆积在一起,称为“京观”,不说空前,但绝后似乎没异议。如此屠夫之行,实属罕见!
如果再联系司马后人建立的晋,仅仅建国只有四十多年,如果从灭最后的吴国起算,才三十多年,就爆发“八王之乱”,致使中原地区“五胡乱中华”,血流成河,整个汉民族,几乎灭绝。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还有人认为,司马懿是大赢家,是羡慕、模拜偶象。诸葛亮是输家,本人、儿子、孙子都为国尽忠,不值得云云。其实,是非对错,历史早有定论,迷茫、错乱,只是浮躁心态下,昙花一现的暂时现象。就像有人想为秦桧翻案一样,不过是痴心妄想。只要钉入历史耻辱柱,不是那么容易就 能抹掉的。诸位先生、女士,如何看拙文愚言呢?不妨惠赐宏论、纵情发挥、任意褒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