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一六国的好处很多秦国统一六国,但最大的好处,我觉得应该是以下三点:
1秦国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连年征战的乱世局面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诸侯之间连年征战,一言不合,就要掐架。战国七雄轮番登场,各个国家相互攻伐,合纵联横,纵横捭阖,计谋和政策层出不穷。
而百姓生活困苦秦国统一六国,不是天灾就是人祸,饥寒贫苦,朝不保夕,并且不断被抓壮丁,充军去打仗。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内重农桑,外奖战功,国力不断强盛,战斗力急剧上升,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结束了诸侯国连年征战的混乱局面,并且收缴兵器,铸成12个大铜人,平息战争。
2、秦国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设置郡县等措施,促进多民族融合秦国统一六国以后,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制度,促进了文化的统一和融合,修建直道,连接咸阳和其他地区,推行统一车距,让马车的式样基本稳定;推行统一的文字字体,让六国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废除原来六个国家各自的度量衡制度,促进全国标准的统一。
同时,秦国为了防止六国复辟,将六国的贵族及家眷全部迁入咸阳,置于中央管辖之下,避免他们再起骚乱。在全国设置了36个郡县,通过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同时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制,处理朝政大事,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管理基础。
3、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基本疆域范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大将蒙恬北征匈奴,修建长城;南征百越,设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派人戍边,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基本疆域范围。
自此,中华民族有了统一的国家疆域概念。
结语秦朝统一六国以后,推行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交通轨道体系、统一的文字、统一的度量衡,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做出贡献;实行郡县制及三公九卿制,构建了封建王朝的基本组织体系,为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管理奠定基础;将六国版图纳入秦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确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基础。后世虽然分分合合,但统一的理念始终是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追求。可以说,秦朝统一六国,居功甚伟!您说呢?
我是【今古言堂】,感谢题主的邀请,这个问题我来答。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正是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但为什么战国七雄中,只有秦国能够脱颖而出,统一天下?其原因极为复杂,今古今天就简单的从秦国所具有的地理优势,来为大家介绍秦国为何能够一统天下。
护周有功,受封岐山以西破败之地秦国在建国初期,领土主要位于岐山以西的地方,也就是现今的甘肃礼县,主要为周王养马。后来秦襄公由于护送周平王躲避犬戎的骚扰,迁都洛邑有功。
周平王便做了顺水人情将已经被犬戎所占据的关中地区赏赐给了秦国,秦国自此开始发迹。在经过秦国几代人的努力之后,秦人终将被戎人和狄人驱逐出关中地区,并凭此开始登上争霸天下的舞台。而这一切都与关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分不开。
首先,关中地区地理特征复杂,天然的守成之地关中地形复杂,东有黄河天险,西有祁连山脉,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在这四面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保护着肥沃的关中平原,可谓是易守难攻,低调发展的最好地形,每当战事发生,秦国往往只需要征发少量的士兵就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魏国在重用吴起时夺得秦国河西之地之后,拼尽30年也要夺回河西的原因所在,因为没了河西,秦国的东大门就等于完全洞开,无险可守。
只要秦国维护住这个完整的地理防御体系,那么秦国就会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最佳防御态势。可以极为放心的将军队派往关外参与到争霸统一的过程之中而不必担心自己老家被人偷袭。
其次,丰富的水资源,奠定农业基础依山傍水的特殊地理环境还为秦国的关中地区带来了,另外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丰富的水资源,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任何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的体现,往往都是其农业发展程度来支撑的,因为只有农业丰收,粮食生产才足够支撑国家发起对外战争的后勤保障。
而关中地区由于拥有渭河、泾河,以及黄河等大小河流密布其间,根本不用担心农业灌溉用水缺乏的问题。而且关中也是周王朝原本的王都所在地区,经过周王朝几百年的发展,相关农业基础设施本身就已相对完善。
更可况,秦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通过历代秦王的努力开发,兴修了大量的灌溉系统,如郑国渠等人工河流,将秦国境内的河流全部联通,营造了一套完善的农业灌溉体系,有效地保证了秦国农业发展的稳定及发展,进一步的支撑秦国对外战争的消耗。
第三,复杂的混居环境,培养彪悍的民风由于秦国所处的关中地区,本身就是在与戎、狄、义渠等少数民族混居的区域,在与这些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养成了秦人彪悍的民风。这使得秦国在与六国作战的时候,士卒的战力更显得威猛而果敢。
如上所述,秦国据有关中,在地理上,比其他国家更具优势。但如果秦国空有优势,却不懂得将这些地理优势转为战略优势,那么秦国最终也只能做个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战国霸主,而不能真正的统一天下。
那么,秦国又是如何将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转化为自身的战略优势的呢?首先,秦国吸取西周灭国教训,构建完善防御体系秦国在获得周朝故都所在的关中地区之后,吸取西周被犬戎所灭的教训,通过数百年的时间,不断巩固和强化关中地区的四面防御体系,在关中地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修筑了函谷关、潼关、大散关、武关、萧关、蒲津关等六大关口,将秦国核心的关中地区牢牢的保住,免受外部的侵扰,历史上关东诸国曾经五次联合攻秦,大都被挡在函谷关外,就是这一防御体现价值的最好体现。
其次,秦国认清自身地理局限性,广纳天下贤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由于关中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秦国在战国的地理区位较为偏僻,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最为发达的中原地区,在人才交流方面,远不如齐、魏、赵等中原诸侯国,为改变这种被动的人才局面,秦国自秦孝公起,向天下颁发“求贤令”开启了君王与布衣士子分土的先河,让各国不得志的人才看到了功成名就的希望之路,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商鞅”以及他为秦国奠定真正强大基石的 “商鞅变法”。
结语可以这么说,关中地区在秦国刚接手的时候,只是一块被周王室废弃的破败之地,四处潜藏着危机。正是秦国历代君王,兢兢业业,一步步将原本破败的关中地区,通过重新整合各种地理优势,结合彪悍的民风,逐步打造出了震慑关东诸侯的赳赳老秦。秦国的强大固然有其地理的优势,但秦国一代代君民,因时、因地不断优化政策,逐渐提升秦国的国势,也是秦国最终能够一统天下的坚实基础。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