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的发生只是秦王嬴政对于燕国的一次压迫性试探而招来的杀身之祸,索性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燕国太子丹。
秦王政再决定统一六国之前已经做好了周密的部署燕国太子丹,花费多少钱财,耗费多少人力,由哪个国家开始下手,怎么下手,灭亡之后对于原来的王公贵族如何处置,对于土地如何快速有效的实现真正的管理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并不会因为某一次事件而发生改变。
秦国的强大源于商鞅变法,法治已经十分健全,在那个乱世之中,即使秦王政被杀害,秦国出现了如秦二世一般的昏庸无用的君主,也不会差在哪里,秦国根本的制度已经发生了变化燕国太子丹。
所以说,荆轲刺秦王,都不会影响伐燕的征程。
太子丹这么做,在公在私都没有错。因此,他也算得上是战国末期的一位英雄人物!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秦吞并天下之势昭然若揭,当时韩、赵等国已相继被灭,那么灭燕也是早晚的事。正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抓住一线生机,孤注一掷,绝地一搏。
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太子丹此举很鲁莽,很幼稚,觉得不管成功与否,都势必会引起秦国的复仇,反而加速了燕国的覆灭。但是,难道太子丹什么都不做,秦国就会放过燕国?燕国就不会灭亡?不可能的!
再说,太子丹此举也并不幼稚。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派刺客行刺敌方君主是常有的事,他们当中也不乏成功案例。比如: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聂政刺韩傀、豫让刺赵襄子等等。也就是说,太子丹在燕国自身国力无法与强秦抗衡的情况下,选择派刺客刺杀秦王,也绝非是幼稚和鲁莽之举。反而是一次计划周详的,对暴秦侵略行为的有力回击。
而一旦荆轲成功了,那么秦国内部和其他各国之间的态势就会向多个方向发生转变。所以,是福是祸,乃是未知之数!但至少燕国会有更多的机会......
最后,就太子丹个人而言,他也必须得让嬴政死,因为他知道嬴政太多的过去了。年少时,他和嬴政同在赵国,两人当时算是好朋友。可后来太子丹在秦国当人质时,秦王嬴政对他却很不友好,而且很可能已经起了杀心,所以太子丹后来才会从秦国逃回燕国。
因此,即便不考虑燕国的生死,太子丹与秦王嬴政之间也同样存在私仇,并且他应该也知道,嬴政肯定是容不下他的,容不下一个知道他过去的人继续活着。所以,与其等嬴政来取自己人头,那还不如让嬴政先死。
反正失败也是死,但敢于行刺秦王,至少能够让自己名垂千古啊!
太子丹是荆轲刺秦王的计划背后主谋,策划人,出资人,以及总的负责人。
↑太子丹制定了暗杀秦王嬴政的计划↑
但他其实也是一个崇尚暴力,胆小懦弱之徒。
荆轲刺秦,是太子丹赌上燕国与秦国两国国运的大手笔,当然,也赌上了他和秦王嬴政两人的命运。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难题。
太子丹,姬姓,名丹,是当时燕王姬喜的太子。
公元前227年,太子丹开始策划暗杀秦王嬴政,他首先找到了燕国著名游侠田光,但田光推辞了,他以年事过高,拒绝了太子丹。田光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他也有一颗拳拳的爱国赤子心。
接下来,田光做了两件事:向太子丹推荐了他的好友——荆轲,荆轲义不容辞的答应了;田光为了激励荆轲的士气和决心,挥剑自刎而死。
↑荆轲是真的猛士↑
太子丹和荆轲强忍悲痛,加紧图谋,要想暗杀成功,必须得有合适的理由作为遮掩,荆轲提出,自己假扮为使者,以燕国名义,把庶地督亢一带的城池作为礼物,进献给秦王嬴政,献城需要地图,把匕首藏在地图里,就能够伺机暗杀。
但只是献城,恐怕诚意还不够,于是荆轲找到了当时在燕国躲避秦国追捕的樊於期,这个人的人头很值钱,秦王嬴政对他的首级势在必得,“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
荆轲的意思很明显——再拿着樊於期的项上人头。 太子丹同意了这个方案,而樊於期竟然也答应了,自刎而死。
还没出征,就已经死了两位杰出人物,太子丹这是不计成本啊。 其实,死的不只是这两位成名人物,还有一位默默无闻的“美姬”,为了讨好荆轲,太子丹把这位美姬杀死,砍下双手赠给了荆轲。
↑太子丹的策划不惜别人生命↑
堂堂一国太子,像搞黑社会似的,砍别人的头和手,缔交你我的友谊和同盟。
太子丹还给荆轲找到了一个副手,“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
不知道荆轲为什么会答应用秦舞阳做副手,从后来秦舞阳的表现来看,太子丹的眼光比田光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而太子丹选择秦舞阳的缘由,竟然是秦舞阳十三岁时就敢杀人,而且人们都不敢忤视他,一副很屌的样子,唬住了天下人,包括黑帮思想极其严重的太子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万事俱备,风萧萧兮易水寒,太子丹送别荆轲,但他显然对这次暗杀抱以极大的乐观,国家生死之事,太子丹却看轻了,一旦刺杀失败,秦国必然疯狂报复燕国,在当时的环境下,这场报复甚至会是灭国之战!
荆轲失败了,但他尽了全力,太子丹派给他的副手秦舞阳,被事实证明就是一个怂货,没有帮上荆轲一点点忙。
荆轲被抓后,英勇不屈,最终被肢解而死,又被剁成肉酱,送回燕国,同时来到燕国的,还有秦国名将王翦率领的秦国大军。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破燕国首都薊都(今北京),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奔辽东。在衍水河畔,秦国大将李信追上了太子丹,太子丹藏到水里,侥幸逃脱。
↑荆轲万古留名↑
可以看出,太子丹并没有军事指挥的才能,搞搞阴谋暗杀也搞不好。
燕王喜向赵国代王嘉求救,代王嘉哪有那个能力,但他出了一个主意:”这次的祸事都是太子丹惹出来的,只有把太子丹斩首示众,人头献给秦王,才能消除秦王之怒“ 代王嘉乃遺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
然而,太子丹的人头,并不能挽救燕国的灭亡,公元前222年,即燕王喜三十三年,秦将王贲率兵追到了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就此灭亡。
燕国共传国43王,800年。亲手把燕国推向灭亡的,正是太子丹。
↑太子丹身死国灭↑
假如太子丹的暗杀计划成功了呢?秦国难道会因为嬴政之死而停下统一的脚步吗?
绝对不会!这才是太子丹计划的悲哀之处。
当时秦王嬴政的长子扶苏已经年满十五岁,秦国空前强大,嬴政即使死于荆轲之手,扶苏也能顺利即位,在文武群臣的支持下,完成吞灭六国的壮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