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汉一直到宋朝,作为大陆国家,古代先祖们虽然一直以陆战为主。但是从未放弃过跨海作战计划的构思。南宋辛弃疾,曾经第一个提出了跨海作战计划,具体的行动方案为: 在川陕金门海战、荆襄、两淮三个方向上明面上屯积重兵、虚张声势,声称要从这三个方向上挥师北伐。但实际上,集结起一支五万人左右的精兵,走海路从山东半岛登陆,山东是金人防御的空虚地带,宋军可迅速拿下山东,并直接威胁金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中心燕京(今北京)地区,如此,金人必然要从川陕、荆襄、两淮抽调兵力回防,这时,宋军再全线北上,便何光复失地,重整河山。
从蒙元到明清金门海战,跨海作战就多了。1。蒙元的跨海作战,总是以失败告终。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海战始终不行。2次东征日本,均因丧天时失地利,全军覆灭。
2。明朝的跨海作战就可圈可点了。永乐时的郑和7次下西洋在七次航行中金门海战,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平均每船400人,侧面说明船只的大小)。同时郑和带领随从二千官兵,趁夜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这就是一次成功的跨海作战。
3。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一举收复被荷兰人侵占的台湾岛,
4.明朝的抗日援朝(万历援朝)。万历年间,应朝鲜邀请,明朝共计出动水陆军14万,抗日援朝,共杀倭寇1万多人,取得了露梁海战大捷。(露梁海战的主力是明朝海军,明海军主帅陈璘和老将邓子龙率领的是600艘海船,近2万名士兵,李舜臣带着100条船、7000人打下手。)
左图为陈璘画像,右图为邓子龙雕像。
5.满清的跨海作战。清朝的海军(特别是北洋水师)是厉害的。将领是刚烈的,军人的骨气是英勇的。清朝的政府是是废物的(特别是那个老妖精慈禧)。丧权辱国,但军人无罪。
民族英雄邓世昌
明朝方面,此场战役之后原先对海禁政策采强硬态度的福建巡抚邹维琏遭到撤职,继任者对于海禁政策以及郑芝龙等人无力约束采取放任态度,虽然明朝宣称胜利,但东南海权自此落入郑芝龙一人掌控。
荷兰方面,东印度公司在此之战明确认知其于与明朝武力差距,放弃以武力方式解决与中国间的贸易问题,而郑芝龙在战后对荷兰方面的善意回应使得荷兰放弃与刘香等人的合作,转回与郑芝龙合作的贸易模式。荷兰在此战役对中国的损失丝毫不须赔偿并且还得到了郑芝龙方面稳定供货保证,可以说达到了原先设定的作战目标。自此之后东印度公司与中国(郑芝龙)方面维持稳定的贸易行为直到明朝灭亡为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