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是台湾的北部深水港,是个很不错的海港城市,有山有港有大海,让人可以细细的品味台湾基隆!可以到廟口吃吃当地特色的小吃,可以让你吃上几天都不夠的,可以到和平岛走走,看看湛蓝的海水,还有随处新鲜的活着的海鲜,在和平岛还可以远眺基隆屿,基隆外海的一个岛礁(注意左边,你可以发现一个更小的小乞礁)你如果兴趣更浓厚,可以在碧沙渔港乘游船就近一亲岛礁的芳澤,你也可以上基隆的山上或者九份,那里街灯满满充满着节日的喜悦,更可以看看海岸线的美丽!

新北市是台灣的六都之一,2010年由原台北县升格以来,为台湾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台灣第一大城市台湾基隆。與台北市被合稱大台北。轄區不包括基隆市,基隆市依舊獨立存在的城市。

台湾基隆:台湾基隆有哪些过春节的好去处?

新北市全境环绕台北市,东北则三面环绕基隆市,等於是包著台北與基隆台湾基隆。新北市东南是宜兰县,西南是桃园市;石门区富贵角是台湾本岛最北端,贡寮区三貂角是台湾本岛最东端。全市共有29個区,市政府所在地是板桥。

新北市有非常多的風景區,野柳、九份、淡水、十分平溪、烏來,深坑、鶯歌,幾乎是來台遊客一定會去的景點。

新北市就是屬於大台北生活圈,捷運通達板橋、中和、永和、三重、蘆州、新莊、淡水等,交通非常方便。來台旅遊,即使住在新北市,進出也非常方便。

基隆古名鸡笼,一说因基隆山象鸡笼形状而得名,又一说认为该地以前为高山族凯达喀兰人住地,“鸡笼”是“凯达喀兰”的闽南方言译音。明末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张燮著的《东西洋考》里,就有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大鸡笼街等记载。表光绪元年(1875年)设基隆厅时,才把鸡笼改为基隆,其含意是“基地昌隆”。

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鸡笼,1642年被荷兰殖民者所取代,1667年才被郑经(郑成功之子)率部赶走。日本入侵时期(1895年至1945年),设基隆郡基隆街,后来升格为市,1945年台湾光复中国政府接管后,成为省辖市。现辖仁爱、信义、中正、中山、安乐、暖山、七堵等7个区。

基隆市位于台湾本岛北端,东南西三面环山,东北一面临海,基隆屿及和平岛屏障其前,形势谓为天成,自古即为深水谷湾之良港,是台湾最北的省辖市也是本省开发极早的港口城市。基隆原名为「鸡笼」,于清光绪年间改名为基隆,取其「基地昌隆」之意;境内多丘陵平地较少,台湾光复后改制为省辖市。由于地形与东北季风的影响,基隆的冬天经常多雨,平均温度仅在摄氏22度左右,故有「雨港之都」的雅称。 基隆的发展大约始于明朝,在此之前已有凯达喀兰平埔族聚居,又因地形环境所赐,山川秀丽、云障波平,观光资源极为充沛。近年来极力发展观光事业,业已先后完成辟建之休闲据点有中正公园、和平岛公园、情人湖公园、八斗子公园、暖东峡谷、外木山滨海游乐区及基隆屿风景区等,而各地区之美景各具特色,已非早期八景所能概括,加上地方特殊民俗活动、传统小吃、富历史性之文化古迹及本市近年来积极发展之海洋观光资源,将可提供民众一个极富教育性、知识性的深度休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