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广平王,名李俶,唐肃宗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广平王。原封广平王,后改为楚王。安史之乱中,以兵马大元帅之位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乾元元年,被立为皇太子。登基之后李俶改名李豫,这就是唐代宗。

广平王:广平王在正史中的成就有哪些?

对于唐代宗的政绩,旧唐书对代宗的评价是“古之贤君,未能及此”,实际上他只能说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了安史之乱,欧阳修的评论最为准确广平王:“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就是说只能守住本分,并没有其他作为,守城可以。不过在中唐时期,也是很高的评价了。

沈珍珠是唐代宗李豫(李俶)为广平郡王时的妾室广平王,在安史之乱中失踪,并没有被立为皇后。唐代宗驾崩后,太子李适即位,遥尊生母沈珍珠为“睿贞皇太后”。

广平王:广平王在正史中的成就有哪些?

唐代宗为广平王时的嫡妃、结发妻是崔氏,早亡。因为性情颇为悍妒,唐代宗帝位后,不肯追封她为皇后,只追封为贵妃。

沈珍珠

浙江吴兴(今湖州德清人),出身世家,玄宗开元末年被选入东宫为宫女。时肃宗李亨为皇太子,赐沈氏予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亦即日后的代宗)。沈氏美貌如花,又贤淑纯良,故而深得李豫宠爱,于天宝元年(742年)为李豫生下长子李适(即日后的德宗)。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唐后进逼长安,玄宗带着杨贵妃及诸皇子皇孙仓皇出逃,李亨李豫李适自然都在其中,而诸皇子皇孙的妃妾及一大群皇亲国戚却被遗下未及逃走,被叛军俘获,从西京长安劫掠到东都洛阳,其中就有沈氏。

  李亨在灵武称帝后,封长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至德二年(757年),李豫收复东都,在掖庭中找到了已被关押一年多的沈氏。乾元元年(758年),李豫被立为皇太子,但并没有明确沈氏的名分,也没有把她迎回长安,而是一直住在洛阳宫中。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沈氏从此失踪。

  李豫即位后,于广德二年(764年)立长子李适为皇太子,同时下诏寻找沈氏。虽派人到处寻访,十余年却始终一无所获。其间经常有人声称自己是沈氏,比如有个尼姑就曾谎称是太子之母,但后来都发现是冒名顶替。大业十四年(779年)代宗驾崩,太子李适即位,于次年建中元年(780年)遥尊生母沈氏为“睿贞皇太后”,在含元殿具册`立牌`上皇后朝服,李适亲奉册伏拜痛哭不止,左右群臣皆泣。

  为了寻找生母,德宗李适采纳了中书舍人高参的建议,任命睦王李述为奉迎使,沈氏族人四人为判官,派使多人分行天下,四处寻访,多方查找,同时对沈氏家族大加封赠,以期母子团聚。

  建中二年(781年),消息传来,沈太后在洛阳找到了,长安城中一片喜悦。然而,很快就证实所谓的“沈太后”只是高力士的一位养女,因为年纪相貌酷似沈氏并与之在宫中有所接触,诱于名利而行冒充之举。德宗左右都很气愤,纷纷请求对之治罪,而思母心切的德宗不但不予治罪,还对身边的人说:“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生母,我受一百次骗也没关系。”从此之后,冒名者越来越多,然而,终德宗一生,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沈太后。

  德宗在位26年而崩,长子顺宗即位并于七月后驾崩,由其长子宪宗即位。此时,寻访沈氏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仍无音讯,有司建议予以停止,同时发诏,在肃章内殿为沈氏发丧,上太皇太后号,建衣冠冢于代宗陵并立神位于代宗庙。

  总观沈后一生,命运多艰,屡遭离乱,结局更是千古之谜,故而小说家多有臆造之举,更有许多地方的尼庵留下了沈后在此出家的传说,颇具传奇色彩。

最近被任嘉伦示演的广平王圈粉了,作为一位王爷独爱沈珍珠,但历史上的李俶真的对沈珍珠的爱始终如一吗?

广平王:广平王在正史中的成就有哪些?

广平王一生有五位妃子除了我们在影视剧中所知道的3位妃子,另位还有2位,史书上也没有详细的资料,对一个帝王来说相对太少了,那我们说说这3位。沈氏(沈珍珠)是太子赏给李俶的,沈氏有“吴兴才女”之称和李俶夫妻相爱十几年生下一子李适,后发生安史之乱沈氏不知所踪 李俶找了十几年还是无所踪,再有崔氏(崔彩屏)也就是一段政治联姻 李俶对她也没什么感情,再后就是独孤氏(独孤靖瑶)记裁这位妃子貌美 性格也好,对李俶帮助很多,但在生前并没有立为皇后,而是在其死后追封的。记裁独孤氏死后李俶舍不得把独孤氏,把她的棺木停在大殿3年,3年后才下葬。也许对李俶来说沈氏是他的前半生的所爱 独孤氏是他后半生的知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