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狮子
卢沟桥事变77卢沟桥事变,小日本......
传说,很久以前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多的数也数不清77卢沟桥事变。有一个县令听到了这个传说,很不服气,心想:怎么会数不清呢?于是就派官兵一个个去数。数啊数啊,派了100个官兵去数,结果每个人数出来的数目都不一样。这真奇怪了!怎么会这么多人都数不清呢,县令决心亲自去数。
他到了桥头,先从东到西数了一遍,又从西向东数了一遍,两次数出来,数目还真的都不同。县令惊得一身大汗,再数第三遍、第四遍,没有一遍结果相同。啊呀呀!出鬼了!莫非狮子长了腿,会动了?
想到这儿,他有主意了。半夜,四处静悄悄的,只有卢沟桥下的河水在“哗哗”地流淌。县令轻轻地走到桥边,小心翼翼地朝桥上望。果然,狮子都活了,东窜西窜,滚过来滚过去,玩得开心极了!县令看得也开心极了,情不自禁“啊”的一声叫了出来。这一叫,可不妙了,狮子都立刻回到原位,一动也不动了。从此,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就再也不会动了。
七七事变是日本侵略者在北京卢沟桥以失踪一名士兵为由进入宛平县城搜
查,但遭到拒绝,继而日军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亦称卢沟桥事 变77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从九一八事变中,轻而易举地侵吞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又通过1933 年马踏热河、脚登长城口,换来了华北大平原的主权,如此轻松的战局令侵略者们
乐此不疲。
为了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他们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 已将华北的兵力增至14个师团,计20万人,并从东、西、北三个方面对北平形成了 包围态势,仅西南面一部为中国驻军宋泽元部第29军驻守。位于平汉铁路上的卢
沟桥,是北平通往内地的唯一门户,其战略地位尤为重要。
日军也意识到攻占卢沟 桥的战略意义,便从1937年6月开始,驻丰台的日军连续多次举行了具有针对性 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
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 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 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炮轰宛平县城。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
行了顽强地抵抗。日寇在我守军英勇无畏的打击下,丢下了 100多具尸体狼狈滚 出永定河东岸。
西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八一三"事变,又称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 "七·七" 事变以后,1937 年 8 月 13 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1937年8月13日爆发,即第二次上海事变。
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Lugou Bridge Incident/Lukouchiao Bridge Incident/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Roko Bridge Incident)
简介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