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本部所处的四塞之地不同,在亚洲西部靠近地中海的地区,依靠着地中海这个天然大通道带来的交流和碰撞,一时间内存在着多个文明中心底比斯圣军。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波斯等大帝国各领一时风骚,他们之间通过商贸、战争等频繁交流,使得当地的政治强人有着强烈的愿望建立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强权。这些早熟的文明强权都愿意相信自己的文明是全能全知的人间真理,要把这种人间秩序普惠到所有的文明地区。
(古波斯帝国疆域)
公元前449年,半个多世纪的战争过后,波斯国王最终放弃了征服希腊的努力,希腊文明得以保存下来,进入了黄金时期,而波斯帝国却进入了下降通道底比斯圣军。希腊的黄金年代持续时间不长,因为接下来的持续30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彻底终结了希腊古典时期,斯巴达和雅典这两个最大的城邦国家都陷入了衰退。在这样的情形下,一直被视为希腊化的“蛮族”的北部的马其顿人逐渐兴盛起来。
马其顿的国王腓力二世,在公元前338年击败了雅典联军,并在战场上终结了底比斯圣军,这场战争决定了马其顿主导希腊秩序的时代来临了底比斯圣军。在攻灭战力彪悍的底比斯圣军的战斗中,年仅18岁的王子亚历山大表现优异,他带领着近卫骑兵,率先撕开了敌军的阵型,直到最终歼灭了这支曾把斯巴达人掀下霸主宝座的军队。
2年后,公元前336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被刺杀,有消息称亚历山大的后母及他的弟弟们都参与了谋杀,而起因却是因为腓力二世想废掉亚历山大的继承权,改立幼子。
亚历山大得到了重臣的支持,顺利登基,他用了2年时间平定了希腊内部的叛乱。马其顿内部的矛盾和危机使得他需要尽快发动新的战争来稳固他的政权,他把自己所有的财富分给了别人用以收买人心,从而顺利组织起一支大军,以为父亲报仇、为希腊报仇、解放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的名义发起了东征。他的将领问他:你把所有的财富都分给了我们,你自己留下了什么呢?亚历山大回答说:希望。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她将带给我无穷无尽的财富。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跨过海峡,来到小亚细亚,通过格拉尼卡战役,他顺利地占领了萨尔狄斯和小亚细亚其他地区;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趁势发起了伊苏斯战役,击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攻陷了推罗,打通了进入埃及的地中海沿岸通道,随后征服了叙利亚和埃及地区;
公元前331年,马其顿方阵在高加米拉战役中,以寡敌众,彻底击败了大流士三世,次年波斯帝国灭亡;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侵入到印度西北部,跨过了开伯尔山口。在印度即将迎来新的征服者之际,次年亚历山大的士兵发生了骚乱,亚历山大被迫撤军,于公元前325年回到新都巴比伦。
经过十年的征伐,亚历山大的统治区域扩展到了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建立起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不管怎么用正面的眼光去看待亚历山大东征,这场战争发起的动机都是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远没有西方是杜撰的所谓的世界情怀。早在腓力世时期,希腊各城邦奴隶主便在科林斯会议上支持腓力二世宣布了向波斯进军的计划,这场侵略性的战争迟早都是要发生的,亚历山大只不过是腓力二世东征计划的执行者。
亚历山大几乎占领了所有的文明世界,除了当时处在战国中期的中国。在这场征服战争中,以亚历山大为代表的希腊殖民者,获得了几乎所有的财富以及延续200之久的希腊人占统治地位的希腊化时期。即使在古罗马摧毁科林斯,毁灭古希腊的霸权的公元前146年之后,继承了希腊文明的罗马文明又将希腊化时期延续了600年之久,直到阿拉伯帝国崛起,将这片土地刷成绿色。
可以想见的是,文明世界创造财富的速度非常快,稳定发展40年所取得的成就,以如今的中国观之,于此即可见一斑。而亚历山大更是将当时的文明世界几乎全部收入囊中,包括了古希腊、古波斯、古印度、古埃及,那么亚历山大掠夺的财富也必然是惊人的,非其如此,亚历山大如何调动军队的积极性与他一起“解放”世界?有学者估计,亚历山大帝国的GDP总量占据了当时世界的19%,以1990年美元购买力计价,达到106亿美元。可见,亚历山大的投资回报率之高!
不止在经济收益,亚历山大还沟通了文明世界,以至于希腊本土的学者都认为亚历山大时期是希腊文明的衰落期,因为希腊文明向外辐射过程中损失了大量的元气,希腊只能作为帝国众多文明中心的一个,失去了众星拱月的地位。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每一座希腊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同时,东方文化中的君主专制主义和官僚体制、奢侈放荡的享乐主义等不断在对希腊文化进行着反向渗透。为了统治庞大的帝国,他不但对许多地方的宗教习惯与社会风俗都加以采纳,还将希腊文化融入其中,这使得古希腊文化得以发扬传播,对欧洲和东方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历山大为了安抚被征服者人心,推行带有东方特色的统治政策,这些都被后来者罗马帝国所继承,并在东罗马帝国的传承中一直坚持到了1453年。这些统治措施包括继承下来的波斯帝国的专制政体以及波斯帝国的行省制。
为了有效统治被征服地区,亚历山大十分注意笼络东方各地的贵族,“从公元前331年到公元前327年,帝国征服和组建了12个省,只有一个省的总督是马其顿人”,其他各省的总督开始都是伊朗人或者当地贵族。
为了融合这个武力征服得来的国家,亚历山大效法东方习俗,采用波斯的穿衣风格。“他长期以来一直戴着作为胜利者标志的马其顿帽,换成被征服了的波斯人的头巾,他并不感到羞耻”。不但在衣着方面,而且在安排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成套的抄袭东方。其中应该指出的是,他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大约有80名将官)。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
(亚历山大帝国与中国的位置)
在宗教方面,亚历山大接受并利用了东方的宗教崇拜和王权神化思想。亚历山大尊重当地人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和利用的宗教政策,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精神,为东西方民族友好相处奠定了感情基础。“亚历山大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当地的庙宇里举行祭祀,搞一些活动和举办节日来向众神献祭”。“希腊人初到埃及时有他们自己的神祗和宗教信仰,与埃及人的神祗和宗教信仰大不相同,但很快就出现了一种趋势,把某些希腊与埃及神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三位一体”。
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大量的希腊手工匠师、商人、学者、医生、冒险家纷纷涌入这些东方城市,不仅扩大了希腊与东方的经济联系,而且把希腊民主政治的传统、希腊文化和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直接介绍给了当地人们,极大地扩大了希腊文明对东方的影响,而东方的风格传统也日益渗进了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希腊人和东方人在希腊化的城市中杂居,从而使双方都发生了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变革。印度雕刻的风格,就有很多地中海风格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最大的业绩,也许不是他的武功,而是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历史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这一切恐怕是亚历山大本人也未曾预想得到的,当然,亚历山大本人除了“世界情怀”外,还获得了数不清的金银财宝和才帛子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