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说的到底是狭义上面的闪击战呢百灵庙大捷?还是广义上面的闪击战?
你要说狭义上面的闪击战,那毫无疑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率先把它使用出来,而且关于闪击战的具体的含义也是德国人率先给全世界做了一次最标准的注解百灵庙大捷!
就是以装甲部队和空中部队作为打击先锋百灵庙大捷,也作为突击力量突袭敌方的战略要点,然后迅速将其占领!扰乱敌方的补给和后方的秩序,接着步兵部队随即跟上!占领敌人的交通枢纽,影响敌方的士气,使敌人不战自愧!
这种做法呢,只有进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得到实现,为什么坦克的研发那他妈得追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至于说空中部队的大量应用,这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有空军的不对,但是那个飞机的性能确实没有办法承担大规模空中突袭作战这样一种作战理念!对总体而言,要想实践一场真正的闪击战,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往前推那就没有什么实践的机会。
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是广义上面的闪击战,那么这要推举的例子那可早的多了!
很显然,广义上面的闪击战抛弃的的是装甲车和空军部队!就是说任意部队的快速推进袭击敌方的战略要点,最终老乱敌方的补给和士气,这也是可以被称之为闪击战!
正所谓兵贵神速!出其不意!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都可以被称之为闪击战!
如果说真这么算的话,大规模级别的闪击战的战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那应该就是围魏救赵!
在这场战争里面,很显然担任闪击战作战任务的就是那一支突袭为国首都大量军队的那只齐国军队!(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也正是这一支军队的初期,迫使当时魏国的主力部队必须回访为国的首都大梁,最后创造了能够围歼他们的一个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支部队也达到了闪击战里面那支以装甲和空中部队作为突击力量的不对所达到的必然效果!
如果说放在西方的历史上面的话,应该是汉尼拔的第二次布匿战争里面那一场经典的突击罗马城的作战行动!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时候,当时汉尼拔仔细研究了之前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各有所失,想要把战火烧到罗马城,因此他率领部队经过长途行军,沿着地中海一路跑到西班牙,然后再沿着西班牙的海岸线一路翻过阿尔卑斯山,接着从罗马城的后方发起了对于罗马军队的进攻,并且一举击败了罗马的主力军队,使得罗马城危在旦夕!
正是因为这一次出色的军事行动,汉尼拔在西方历史上面他的军事家的地位一直都很少有人能够撼动!
总体而言,这种作战的方法很冒险!如果不是交到一个胆大心细的人的手里面的话,这种事情很容易就玩儿砸了!这只突击力量是很显然是你整支军队里面的矛尖,精锐,如果这一支作战这样被敌人平白无故给消灭的的话,对于你的事情的影响对于你军队的作战力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这一招没有十足的把握,千万不能用!但是话又说回来,每次使用这一招的时候,谁又有十足的把握呢?能够说最后成功了之后,人家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有十足的把握能够赢下这场战役,所以我大胆的下了这么一招妙棋,最后赢得了战争,你看我多厉害!
军改之前的济南军区54军,就是一支军中劲旅,是全军的总预备队。论实力,54军仅次于38军,也是解放军陆军的三个军级快速反应部队之一。
54军自组建以后,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入藏平叛、中印边境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等重大战争战役。
特别是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54军表现非常出彩,全歼印度主力第4军,打得印军溃不成军。印军对54军的印象非常深刻,直到今天,印军的军事演习中,假想敌部队代号仍然是54。
54军下辖的127师,历史悠久,战功卓著,也是54军的主力师。127师先后诞生了多位开国将帅,朱德元帅、林彪元帅、粟裕大将、肖克上将、杨成武上将、耿飙、杨得志上将、黄永胜上将、彭明治中将、吴法宪中将、梁兴初中将、李作鹏中将、王东保少将、张池明中将都在该师工作过。陈毅元帅、罗荣桓元帅、聂荣臻元帅、谭政大将、罗瑞卿大将等将帅也曾在54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后来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万年,曾以127师师长的身份,率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54军有多个下级单位获得荣誉称号:
红军师、铁军——第127师
红军团——第127师第379团、第380团、步兵第162师第485团
叶挺独立团——第127师第379团
瑞金团——第162师第485团
猛虎扑羊团——第162师第486团
刘老庄连——第127师第379团第4连
钢刀连——第162师第484团第1连
金汤桥连——第162师第485团第7连
能攻善守英雄连——第127师第379团第9连
阻击英雄连——第127师第379团第1连
英雄侦察连——第127师侦察连
渡海英雄营——第127师装甲团装甲步兵营
渡海英雄连——第127师装甲团装步一连(原127师381团1连) 2017年,随着军改号角的吹响,54军被撤编。曾经的18个集团军被整编为13个集团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