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清朝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朝代,毕竟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了,在影视剧中,清朝的出现也是非常频繁的历史上的果郡王。2011年一部《甄嬛传》大火,很多人看了不知一遍,被里面的各种人物吸引,但是你们有注意到果郡王么?果郡王和雍正是兄弟,但是雍正在即位的时候,发生了“九子夺嫡”的宫廷剧变,是什么原因让雍正如此的信任这位兄弟?

历史上的果郡王: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下场实在有点委屈,只因太相信皇帝的话

历史上的果郡王: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下场实在有点委屈,只因太相信皇帝的话

历史上的果郡王: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下场实在有点委屈,只因太相信皇帝的话

果郡王这个封号是在雍正给他册封的,原名是爱新觉罗·允礼历史上的果郡王。允礼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生于康熙三十六年,在发生“九子夺嫡”的时候,允礼由于年纪小,并且无权无势,甚至连个爵位都没有,因此允礼深刻明白自己跟皇位没有半点关系,从不参加兄弟之间的争斗,从而在康熙诸多皇子中,他的下场是比较好的一个。

历史上的果郡王: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下场实在有点委屈,只因太相信皇帝的话

历史上的果郡王: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下场实在有点委屈,只因太相信皇帝的话

历史上的果郡王: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下场实在有点委屈,只因太相信皇帝的话

雍正即位后历史上的果郡王,为了稳定朝中的局势,急需寻找一些忠心于他的帮手,因此就将目光放在了允礼身上,允礼为人清白,又博学多才,雍正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有意将它培养成自己的心腹。大家都知道皇帝都是生性多疑之人,雍正虽然想将允礼培养成自己的心腹,但是一开始还是需要试探,让他修缮宫殿、整修陵园等,允礼不但能够完美的解决,还从来不邀功,这时的雍正帝认为他是一个忠于大清,忠于皇帝的人,因此册封他为果郡王。

历史上的果郡王: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下场实在有点委屈,只因太相信皇帝的话

从这之后允礼可谓是真正的走进了朝中,在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办理苗疆事务。允礼低调却又能干,深的雍正帝的喜爱,在《甄嬛传》中我们能看出来,雍正对允礼非常的信任,但是最后的结局却坏在了女人的身上,抢了皇帝的女人,最后的结局都不会很好,但是在历史上,允礼是在乾隆时期去世的,并不是雍正害死的。

雍正13年,离奇去世,在他生前已经做好了遗诏和之后的一切事宜,所以弘历的登基才会那么的顺利,弘历登基的时候是25岁,年龄虽然不小了,却还是需要辅佐大臣,雍正连这个都给乾隆找好了,分别是张廷玉、鄂尔泰、允礼、允禄。

乾隆即位后,允礼担任总理事务,主刑部事务,对这位能力超强的叔叔,乾隆是非常尊敬的,但是在乾隆三年却去世了,是因病去世还是其他原因,这就需要接的了解了。雍正时期,允礼因为外出工作不幸腿脚受伤,从此在行走上出现了诸多不便。据史书记载,再一次参拜中允礼差点摔倒,乾隆见状非常担心,便说“十七叔往后再行参拜,不必下跪”,给了他特殊的关照。

皇帝的脾气即使是身边伺候的公公,都不一定能摸透彻了,更不用说是臣子了,乾隆因为西北军务,大发雷霆,允礼赶到后想都没想就直接坐下了,按之前所说,这确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可问题就出现在皇帝在暴走的边缘,当众就指责了允礼,第二天便剥夺了允礼的一切荣耀。第二年允礼便在愤恨中去世。

允礼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嗣,乾隆为了弥补对允礼的过失,便将雍正的第六子弘曕为继给他。完美的一生只因为太相信皇帝的话,落了一个这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