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被序就不得不提孔颜曾孟四大望族的通天谱了黄梅庄。

中国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黄梅庄,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颜,曾,孟。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首圣),颜回(复圣),曾参(宗圣),孟轲(亚圣)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黄梅庄,字仲尼,亦称孔丘,春秋时期鲁国人.子名孔鲤,孙名孔伋.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著名的有颜回,子路,冉求,曾参,公西赤,公冶长等.

颜子(前521~前481年),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子,而孟子则是子思的再传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孟子是子思的再传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简单的说,1,颜子和曾子都是孔子的学生.2,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的再传弟子.3,孔伋是曾子的学生。

在山东曲阜,孔府诗礼堂,贴着一张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如果不依字序,随意取名的,不准入家谱。入此家谱,在古代可以免税,如不按此字序起名,则不许入家谱。

另外,此四姓为贵姓,答别人问时,不用免贵。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上报民国政府批准继30个字后,又续了20个字。孔、 颜、曾、 孟后裔行辈五十字: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兴 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 彝常

裕文焕锦瑞,永锡世绪昌

按资排辈起名字最讲究的家族,要属儒家孔、颜、曾、孟四大望族(即:孔丘、颜回、曾参、孟何四家)。

根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猪、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以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北周太祖郭威,宋真宗赵恒,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儒学,都到曲阜祭祀过孔子。

自从乾隆皇帝赐字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颜府、曾府、孟府也都相随而来,均按此五十个字起名(曾氏从六十三代开始(宏字辈),用与孔、颜、孟统一的字辈)。自春秋以后,这四家子孙繁衍很多,遍布国内国外,他们在他乡异地相逢,只要一提名道姓,便知是哪一辈,叙罢辈分,定了称呼,便有酒宴招待,问明情况,如果经济困难,还要互相资助。

孔姓与孔、颜、曾、孟四姓不能通婚的原因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姓,略述如下:一般性:同姓不婚。基于家族伦理和血缘关系。古代医学没有现在昌明,人们不知道只要出了五服,同姓也是可以结婚的。另外基于家族伦理、辈分制度,也分不清全国各地那些姓其实不是一个祖系,于是干脆统一规定同姓不婚。这在很多地方小地域范围内还是很讲究的。

特殊性:孔子是首圣,颜回复圣,曾参宗圣,孟子亚圣。孔、颜、曾、孟在儒家道统上有师承或同窗关系,为了维护儒家道统的严肃性,因此规定相互之间不通婚,这在古代是可以被理解和遵循的。

2020年12月9日晚间,河北唐山十九个庄仁泰里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一男一女从506跳下,当场死亡。据说,这两人是一对年轻夫妻。小区物业拒绝对此作出评论,只等警方的调查结果出来。

黄梅庄:晒一晒你们姓氏的辈序,可好?

黄梅庄:晒一晒你们姓氏的辈序,可好?

目前网上有几种说法。其一,夫妻俩是搞装修的,可是装修业主没有支付这笔钱。感觉这种说法的可信度不高。因为两人死后,不就便宜了业主吗?正常人都不会以这种方式来维权,损害自己的利益,成全了对方。

第二种说法是,男的欠了一屁股债。那天夫妻俩发生了争吵。女的气不过,就选择了跳楼轻生这条路,然后男的也跟着跳了下去。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个男的便是此次事故的诱因了。

还有一种说法更离谱。说他俩不是夫妻关系。两人是通过跳广场舞认识的舞伴,然后有了那层关系。女的是被男的推下去的。既然男的要置女人于死地,为何自己还要跳下去呢?而且跳广场舞的一般是中老年人, 鲜有年轻人。

真相没有出来之前,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混淆视听,左右舆论的方向。在这样重大事件上,千万不要制造谣言,以讹传讹,妨碍警方办案。

好死不如赖活。多少人为了活下来,在死亡线上挣扎。这对年轻人却如此决绝,不考虑父母的感受,不害怕死亡的恐惧,毅然决然地从高楼跳下,生命在此终结。

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多多少少的都会经历坎坷。走过去了,就是一朗晴空。最害怕的是过不去心中那道关,一时想不开,踏上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