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朝的名将,大多是太宗朝留下来的宋真宗。有的在太宗朝就大放光彩,但也有后来崛起之秀。

宋真宗:宋真宗赵恒时期的将军都有哪些人?

曹彬首先要说的就是曹彬了,曹彬在太祖,太宗朝大放异彩,是军界的红人宋真宗。

宋真宗:宋真宗赵恒时期的将军都有哪些人?

曹彬严于治军宋真宗,明重军纪,得到宋太祖赵匡胤信任,为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乾德二年(964年),参与灭亡后蜀,迁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974年),灭南唐、伐北汉、攻辽国,迁枢密使。雍熙三年(986年),作为东路军主将,跟随宋太宗攻打辽国,孤军冒进、兵疲粮乏,导致岐沟关之战大败,坐罪降为右骁卫上将军,起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鲁国公。

宋真宗:宋真宗赵恒时期的将军都有哪些人?

宋真宗即位后,迁枢密使。 咸平二年(999年),逝世,时年六十九岁,追赠中书令、济阳郡王,谥号武惠。 孙女成为宋仁宗皇后,追赠太师、尚书令、冀王。

宋真宗:宋真宗赵恒时期的将军都有哪些人?

曹彬的精力在太祖太宗朝已经释放殆尽,在真宗朝没有做过什么有利的大事就去世了。

宋真宗:宋真宗赵恒时期的将军都有哪些人?

曹玮曹彬好像知道要给宋朝留下点什么,于是就给宋朝留下一名大将,他的四子曹玮。

曹宋真宗即位后,改知渭州,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李继迁死后,曹玮上疏请趁机攻灭李氏政权,但未获准许。他亲自率军带回归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德明不敢妄动。此后与秦翰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灭拨臧于平凉,屡立战功。

大中祥符九年,吐蕃李立遵部入侵,曹玮于三都谷大破其军,斩获颇多。此后累迁至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因宰相丁谓诬陷,连贬知莱州。晚年历知青州及天雄、永兴、河阳军,官终彰武节度使,封武威郡公。天圣八年,曹玮去世,年五十八。

李继隆李继隆,在太宗朝建功最多。他打败辽国第一猛将耶律休哥,破李继迁,擒赵保忠。但是在真宗朝,被解出了兵权,澶渊之战,受任驾前东西排阵使抵御辽军。

景德二年去世,时年五十六。

杨延昭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

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其实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

秦翰秦翰是个宦官,但绝对算得上个名将。

宋太宗、真宗时,屡次参与抵御契丹以及讨伐赵保忠等军事活动,作战勇教,有谍略,又善于领兵和团结将帅,功勋显著,很受太宗、真宗的赏识信用,一再给予嘉奖提升。

由于他久在边疆,宋真宗特置皇城使一职由他担任,表示对他的特别宠幸。官至入内都知、昭宣使、群牧副使,加领平州团练使。死后一再追赠贝州观察使、彰国军节度使。

历代宦官中参与军事活动的并不少,但像秦翰这样有勇有谋,四十九次受伤,在捍卫边境中屡立大功,而不居功,不揽权,不谋私利的,实不多见。秦翰可以说是宋代宦官中在军事方面最杰出的人才,即使与一般的将帅相比,他亦是相当出色的。

王德用少时随父出击李继迁,担任先锋,沉着应战,使宋军全师而还。此后历任巡检、指挥使、刺史、团练使、知州、观察使等职,颇著政绩。

嘉祐二年(1057年),王德用病逝,年七十九。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武恭”。王德用有谋略,治军有方,善以恩抚下,颇得军心。他率军临边,未曾亲临战阵,却名闻四夷。因其体貌雄毅,面黑,故有“黑王相公”之称。

真宗时期,宋朝名将很多都凋零了,由于重文轻武的国策,不过输入新鲜血液,导致名将越来越少。武将处处受到压制,没有地位,这是宋朝武将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