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汉代五铢钱,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汉代五铢钱:大五帝钱是哪几枚钱币,怎么样?

大五帝钱是指秦始皇汉代五铢钱、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五位皇帝在位时发行的钱币。(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宋元通宝、永乐通宝)小五帝钱是指清朝的五位皇帝在位时发行的钱币。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大五帝钱和小五帝钱作用:

汉代五铢钱:大五帝钱是哪几枚钱币,怎么样?

除了用做收藏品之外。这些皇帝在位时处于兴旺的时代汉代五铢钱,因此在位时发行的钱币民间多来做成配饰或挂饰。在风水学说里五帝钱解释为有招财辟邪,挡煞旺财的功效。

汉代五铢钱:大五帝钱是哪几枚钱币,怎么样?

五帝钱摆放顺序和位置也有讲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

小知识:

民间也有热衷十帝钱的,清朝在位的十位皇帝在位时发行的钱币。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你好,五铢钱是中国钱币历史上使用历史最久的钱币,从西汉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到隋末,七百多年中一直断断续续都有使用五铢作为货币。五铢钱主要为东西汉和隋代的流通货币,铸造量极大,尤其是西汉时期的郡国五铢、上林三官五铢和东汉建武五铢铸造量最多,最为常见,没有多大市场价值。

汉代五铢钱:大五帝钱是哪几枚钱币,怎么样?

汉代五铢钱:大五帝钱是哪几枚钱币,怎么样?

汉代五铢钱:大五帝钱是哪几枚钱币,怎么样?

汉代五铢钱:大五帝钱是哪几枚钱币,怎么样?

汉代五铢钱:大五帝钱是哪几枚钱币,怎么样?

五铢钱是在三铢钱的基础上改制的,《汉书•武帝纪》载:建元元年春行三铢钱,至建元五年后废三铢,行半两钱。而事实上则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废半两铸三铢,至元狩五年改三铢为五株,从此五铢钱成为西汉制式钱币。由于五铢钱重量稳定,制作精良,而被沿用至隋代。

汉代五铢钱:大五帝钱是哪几枚钱币,怎么样?

&隋五铢

五铢钱铸造最多的就是郡国五铢,是由西汉早期各受封郡国铸造,而且铸造量极大,分布最广,也是目前出土量最多的五铢钱。但元鼎二年,京师自铸赤仄五铢,这种五株铸工精湛,形体厚重,一般一枚4.7克左右,后昭宣时期又铸上林三官五铢,价格高于郡国五铢。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再铸五铢钱,铸造量也非常大,存世量几乎跟西汉郡国五铢差不多。后灵帝中平三年(186年)铸造四出五铢,这种五铢都背四出文,较为少见,市场价较高。三国时期,魏蜀皆铸有五铢钱,但制作都较为粗陋,市场价也不高。

&背四出五铢

东晋孝元帝时期(317~322年),吴兴沈充铸五铢,桥形较小,广穿薄肉,又被称为“沈郎五株”或“沈郎钱”,这种钱在几十到几百之间。南朝宋文帝开元嘉盛世(447~448年),铸当两五铢,这种五株实重八铢,钱体大而厚重,一枚当两枚大钱,这种大五铢市场价在800元左右。

&当两五铢

此后,南朝梁武帝也铸有铁五铢(50元),梁敬帝铸四柱五铢(1500元),陈文帝天嘉三年铸陈五铢(160元)和内郭五铢(300元)。北朝则铸有太和五铢(6000元)、永平五铢(200元)、永安五铢(200元)、大统五铢(300元)、常平五铢(300元)等。而隋代五铢普品铸造量也较大,市场价也就在一二十元左右。

&永安五铢

当然,五铢钱除了我上面介绍的各个时期的普品之外,每个时期都铸造有一些特殊五铢品种,比如面星、传形、面背四出、背图文等,这些特殊版和贵重金属铸造的五铢价格往往都很高,很多多在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