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是把在江都,就是现在的扬州,随杨广同行的杨氏宗亲除杨浩外其余全部杀掉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在历史上名声非常不好,是同赵高、董卓、秦桧等奸臣划等号的。宇文化及的智谋在众奸臣中属于下等,似乎是身体发达,头脑简单那类人。

司马懿是历史上著名权谋家,他发动高平陵政变时曾发誓不杀曹爽一家的,后来还是找借口把曹爽族灭了宇文化及。司马懿没有大规模杀害曹氏家族跟曹氏家族没有出现大规模反抗有关。

司马懿和宇文化及是两种人,前者是智臣宇文化及、权臣,是成功者;后者是简单鲁莽,缺乏智慧的失败者。篡位夺权在封建属于大逆不道首罪,为历代统治者所不容,也是口诛笔伐的对象。

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等不断努力,获得许多世家大族和朝中重臣支持逐渐夺取曹魏政权。在夺权过程中遭到几起忠于曹魏政权的武装反抗,司马懿、司马昭等成功镇压下去。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消灭东吴政权,统一了全国,对历史进程有贡献。司马家族在夺权过程中注意收买人心,平息众怒,像把杀死皇帝曹髦的凶手成济都处死了。成济是为司马家利益杀死皇帝的,做了司马昭的执行者和替罪羊。司马家掌权后,对魏蜀吴前朝皇帝及皇族待遇不错,没有做到赶尽杀绝,这也为司马家赢得一定好名声,表明司马家人老谋深算。

宇文化及出身于高官重臣之家,是官二代,但宇文化及本身素质不高,曾犯死罪被隋朝赦免,后掌管禁军位置重要。隋炀帝杨广巡幸江都后,隋末农民起义及各地地方实力派纷纷造反,隋炀帝回归之路被切断,隋炀帝也想留在江都,隋炀帝身边骁果营将士大部分是关西人,不愿意呆在江都而造反,宇文化及被推为首领。这些叛军缢杀隋炀帝杨广,又把在江都的杨氏宗亲和国戚几乎杀光。这种做法后果不好,本身造反理由不充分,不得人心,还乱杀无辜,是典型军事政变没有什么合理政治主张。这种政变会遭到上层人士反对和普通百姓反感。

宇文化及和叛军回归路上众叛亲离,司马德戡等曾想杀死宇文化及由于泄密而失败。李密瓦岗军劫杀宇文化及叛军,最后是窦建德农民军俘获宇文化及及两个儿子并杀掉,把宇文化及头部送到突厥部示众。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对宇文化及的叛乱定性谴责,告诫这些叛军及后人不得录用,这是对不法行为惩罚。像朱元璋对泉州浦氏的惩罚,乾隆皇帝编撰《佞臣录》一样的道理。

宇文化及一系列做法导致身死名坏,应引以为戒。

但凡隋炀帝杨广,稍微有那么一点儿做傀儡的天赋,宇文化及也不会要了他的小命。毕竟挟天子以令诸侯,比直接造反,要舒服太多了。

宇文化及:为什么司马懿只是把曹爽一家杀了,而宇文化及把杨氏宗亲全杀了?

宇文化及和杨广之间的缘分实在是太深了,没有杨广的提拔,宇文化及压根就坐不到那个位置。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宇文化及又怎么可能对杨广下手呢?

宇文化及:为什么司马懿只是把曹爽一家杀了,而宇文化及把杨氏宗亲全杀了?

宇文化及:为什么司马懿只是把曹爽一家杀了,而宇文化及把杨氏宗亲全杀了?

宇文化及:为什么司马懿只是把曹爽一家杀了,而宇文化及把杨氏宗亲全杀了?

宇文化及:为什么司马懿只是把曹爽一家杀了,而宇文化及把杨氏宗亲全杀了?

一、杨广太猛了,宇文化及镇不住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前提是,这个天子是个无能之辈。你看看杨广生前干的那些事儿,你觉得他是无能之辈?

宇文化及:为什么司马懿只是把曹爽一家杀了,而宇文化及把杨氏宗亲全杀了?

哪天上朝的时候,这哥们振臂一呼,宇文化及非吃不了兜着走。只要杨广活着,他就有能力调动自己的亲信,随时对宇文化及动手。

睡不着觉啊!杨广不死,宇文化及可谓是寝食难安。别说控制他了,就连睡个好觉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与其如此,倒不如迅速了解杨广好了。

杨广在好大喜功之余,其实干了很多皇帝几辈子都干不完的事情。绝对不是说控制就能控制的人。

第一,杨广修建大运河。这条大运河打通了南北方之间的漕运,哪怕是到了清朝末年,大运河都是最主要的运输渠道,就问你牛不牛!第二,杨广迁都洛阳。这事儿看似轻松,可是我们要知道迁都的阻力有多大!那么多官员和贵族的学区房、商铺等不动产都在大兴城,迁都以后他们的既得利益可就没了!而且洛阳残破不堪,杨广是在龙门附近重建的洛阳城,可见其魄力。第三,杨广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征林邑、征琉球、征契丹。这或许是杨广最辉煌的时刻。把周围的邻居都给打服了,似乎他心里才舒服。可惜也正是因为三征高句丽葬送了隋王朝。这么多事情,哪一位帝王但凡干了其中某一件,都值得在历史上大书特书,而隋炀帝杨广却啥都给干了,就问你他牛不牛?

这些事情,宇文化及可都是看在眼里的。他知道杨广的脾性,想要让他当傀儡,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二、杨广足够聪明,宇文化及糊弄不了他!还会有人觉得,宇文化及完全可以学习和珅、杨国忠这样的人,糊弄自己的君主,不就好了?和珅把乾隆伺候好了,那他就是清朝的二皇帝。杨国忠把唐玄宗伺候好了,就能成为天下的主宰者。

这倒也不是不行,问题是乾隆、唐玄宗是在晚年才开始变得昏聩。年轻的时候他们的脑瓜子别提多好了,压根就没人能忽悠他们。

大业初,炀帝幸榆林,化及与弟智及违禁与突厥交市。帝大怒,囚之数月,还至青门外,欲斩之而后入城,解衣辫发,以公主故,久之乃释,并智及并赐述为奴。述薨后,炀帝追忆之,遂起化及为右屯卫将军,智及为将作少监。---《隋书》

而杨广当时正值壮年,脑瓜子甭提多好了,宇文化及那点智商,能忽悠得了杨广?当初宇文化及是杨广身边的亲信,弟弟宇文士及又是隋朝的驸马,可谓是权倾朝野。所以宇文化及偷偷地跟突厥人做生意。

这事儿被杨广给发现了,杨广丝毫不顾情面,二话不说就把宇文化及抓了准备杀掉。要不是他的弟媳南阳公主求情,宇文化及的脑袋就搬家了!

此后杨广也没有轻饶宇文化及,他将宇文化及贬为奴隶,安置在宇文述府上看管。所以说,想要蒙蔽杨广这个人的双眼,我看没那么容易,估计宇文化及也是这么看的。

在叛军打算杀掉隋炀帝的时候,隋炀帝非常牛掰地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对天子动刀,取鸩酒来!

其实倒不是杨广足够有气场,而是他比较聪明。因为被刀剑杀死,肯定十分难受,而且没有尊严。鸩酒这玩意儿已经相当接近安乐死了,在活不下去的前提下,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哪怕最后叛军还是不允许隋炀帝喝鸩酒,隋炀帝还是拿出了自己的练巾交给叛军,最终让叛军用这条练巾把自己给勒死了。

三、宇文化及有这方面智慧吗?你以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过家家吗?谁都能搞得定?其实这是一门技术活,没点本事压根就干不来。

三国时期,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翻车被杀。曹操天纵英才,也是战战兢兢地过了25年,由此可见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多困难。

宇文化及这个人究竟有没有相应的水平呢?事实证明是没有的。看看他都干了哪些事儿,我们就能明白了。

第一,宇文化及是个官二代,从小就仗着父亲有权有势,所以横行乡里,贪赃枉法,常常带着家丁到大街上欺负老百姓,当时的人称呼他为“轻薄公子”。第二,宇文化及跟着太子杨广混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而是多次收受贿赂,结果多次被杨广罢官。要不是杨广看他可怜,他早就被踢出朝廷了。第三,由于有太子杨广罩着,宇文化及就更加放肆了。他压根瞧不起百官中的任何人,时常对他们恶语相向,显然是没有大智慧的愚蠢行为。真要有那方面想法,还不得学习王莽各种讨好大家吗?第四,杨广继位后,宇文化及得到了太仆少卿的身份,可他居然为了一点私利,不顾朝廷法度,与突厥人做生意。结果不仅被关了几个月,还被打发成了奴隶。第五,其实背叛隋炀帝,压根就不是宇文化及的主意。当手下人和弟弟宇文智及把这个消息告诉宇文化及的时候,宇文化及被吓得冷汗直流、脸色突变,过了好久才勉强答应这件事。由此可见,这货压根就不是个做枭雄的料子。纯粹是出身好罢了。智及曰:"不然。当今天实丧隋,英雄并起,同心叛者已数万人,因行大事,此帝王业也。"德戡然之。行枢、薛良请以化及为主,相约既定,方告化及。化及性本驽怯,初闻大惧,色动流汗,久之乃定。---《隋书》

现在你还觉得宇文化及有能力“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吗?宇文化及其实没啥志向,贪婪、自私、缺少教养基本就是他的标签,这样的人压根没有成为枭雄的资本。

总结:事实证明宇文化及成不了大事。杀杨广西归,这基本上是当时所有军士们的一致想法。因为杨广来到江都以后,回去的路被瓦岗寨的李密给堵死了,所以他压根就没心思打通回去的路,而是想要在江都建都。

还是那么回事,跟随杨广来的那些军士们,在洛阳可是有各种不动产的。上次耍了那帮贵族大臣,这次又要耍这些军士们?人家可是背负了三十年房贷,好不容易才买好了学区房的啊!

因此这帮人全都想要西归,既然杨广不让他们回去,那他们只好把杨广给推翻了!因此宇文化及灭了杨广,纯粹是顺水推舟罢了。

此后宇文化及的确干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他把隋炀帝的侄子杨浩立为皇帝,自己担任大丞相,打算带着十来万大军西归。

可惜这位老兄过于贪婪,水路不通的情况下,这哥们还不忘先将宫女和财产装上车。结果导致怨声载道,因此一路惨败。在这种穷途末路的情况下,这哥们还想过一把皇帝瘾。

做了皇帝的宇文化及,依旧没有正确的战略指导和战术部署,结果先败给了魏州的元宝藏,后败给了唐军的李神通,再败给了河北的窦建德。最终被窦建德给宰了。

参考资料:《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