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肥的母亲:齐王刘肥为何尊妹为母,刘盈为何娶亲外甥女?

一切的一切,要从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开始说起,刘邦生前几次要另立太子,这件事让吕后太为震怒刘肥的母亲。

刘肥的母亲:齐王刘肥为何尊妹为母,刘盈为何娶亲外甥女?

所以就把刘邦的几个其它异母同父的孩子当作眼中刺,先杀了差点当了太子的刘如意后,又把目标瞄准了刘肥刘肥的母亲。

刘肥的母亲:齐王刘肥为何尊妹为母,刘盈为何娶亲外甥女?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刘肥的母亲,是他在与吕后成亲之前和一曹姓寡妇所生的私生子,一直由吕后养大。刘邦称帝后,长子刘肥被封为齐王,由于他是长子,又分封到了十分富庶的齐地。

孝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齐王入京朝见帝。惠帝与齐王饮宴,二人行平等礼节如同家人兄弟的礼节一样,引起了吕后的不满。

消息传到刘肥处,刘肥想到弟弟赵王如意之死的惨状,不由得心有余悸、不寒而栗。他急忙召来谋士,要他们为自己解困。一位内史献计道:“大王要想归国,唯一的办法就是讨得太后欢心。鲁元公主是太后唯一的亲生女儿,眼下之计,只能从她身上想办法。大王为何不割一块土地送给鲁元公主作为汤沐邑呢?这样的话公主必然喜欢。公主一开心,自然也就能讨得太后的欢心,消除其杀心了。”

齐王立刻依计行事,上表太后说自己愿意割齐地的城阳郡给公主作采邑,并请辞行。哪知吕后只褒奖了他的献城之举,却死活不让他走。这下齐王着急了,回到住处焦急万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那们内史又来给他出谋划策,对他说:“我有一计,只怕大王不肯依从。”齐王说:“眼下只要能回国,哪里还顾得了别的?快快说来。”内史要齐王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只要这样,就肯定可以回国。齐王为难地说道:“她是我的妹妹,怎么能尊她为母呢?”内史无奈地说:“如今之计,在于脱身。继续呆在京城,只怕夜长梦多。难道大王忘记赵王之事吗?”齐王一听,脸色陡然就变了,只得依计而行。第二天,他上表过后,吕后很是高兴,就恩准齐王回国了。只是刘肥把妹妹尊为母亲,这事也未免太过荒唐。如果高祖刘邦泉下得知自己的长子竟然一夜间成为自己的外孙,真不知作何感想。

吕后为了巩固吕氏的利益和地位,无所不用其极。她担心死后吕氏族人被清算,就开始另一个计划。

惠帝四年,刘盈已年及弱冠,到了议婚的年纪了。皇帝聘皇后,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王公大臣都想让自己的女儿或者姐妹成为皇后。但专断朝政的吕太后却早已为刘盈物色好了妻子。而这位皇后不是别人,竟然是刘盈的嫡亲外甥女,他的同胞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鲁元公主的女儿姓张名嫣,就是日后的张皇后。张皇后嫁给她亲舅舅之时,年仅十一岁,几乎比惠帝小了一半的年纪。让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来主宰中宫,已算是天下奇事,而甥舅结为夫妇,那更是令人难以启齿的。吕后竟然逼迫自己的儿子做出这样的行为来,其专政蛮横简直是令人发指。但吕后一意孤行,刘盈虽然贵为皇帝,也只有乖乖服从的份。只是不知道这位张皇后娘娘见了吕后,是应该叫婆婆呢还是应该叫外婆呢?

当然,刘盈也表达出了自己无声的抗议,他终身没有临幸这位正宫娘娘——自己的亲外甥女,所以张皇后至死都一直还是处女之身。自从吕后专政以来,刘盈就成一提线木偶,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他沉溺于酒色之中,年纪轻轻的就死了。吕后一意孤行,大肆屠杀刘姓皇室子弟,大封其娘家人诸吕为王。虽然她生前风光无限,但在其死后不久,吕氏一族就被族灭了。正因为她的骄横,致使唯一的儿子英年早逝,而在她生前威风八面的吕氏一族也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这恐怕都并非其本愿。若是她泉下有知,真不知应作何感想?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最高权利面前,即便是贵为帝王,也只不过是任人玩弄的木偶罢了,以至于作出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来。吕后之霸道蛮横,也真是历朝历代所少有的了。

但结合吕后以前当俘虏的经历,也许她只是更渴望权力,更需要安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