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精绝国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起“精绝古城”和“鬼洞族”,相信很多人都有记忆,《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就讲述了胡八一等在精绝古城探险的故事精绝国。实际上,精绝古城并非杜撰出来的,它是真实存在过的,震惊考古界的尼雅遗址就是曾经的精绝古城。
精绝国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今天的新疆民丰县,活跃在汉晋时期,约300年,戛然而止精绝国。
《汉书·西域传》中精绝国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按照上面记载:精绝国的人住在精绝城中,共480户3360口人,士兵500人,都尉精绝国、左右将、译长各1名,是个狭窄小国,离长安8820里,北距都护治所2723里,向南四日可达戎卢国,西距扜弥国460里,东到且末国2000里。汉朝时期的尼雅河畔,精绝城从天而降,成为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路,车马往来,富庶繁华,精绝国对于树的保护极为严格,如果有人砍树,会受到处罚,而且水也是有偿使用,决不允许浪费水源。然而精绝国只存在了大约三百年,就突然消失了,为什么说突然呢,这源于后来的考古发现。
1901年,匈牙利人斯坦因找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尼雅古城,然后开始了疯狂的挖掘,斯坦因前后四次去到尼雅古城,带走了大量的宝贵文物,最后一次被电令出境。之后,中日尼雅联合考察队成立,对尼雅遗址进行考察发掘,在发掘的尼雅1号墓地有了突破性进展,发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护臂,轰动了考古界。
随着发掘的深入,曾经高度文明的精绝国缘何突然消失成了一个谜,至今难解。或许是环境恶化,尼雅河改道或者断流,精绝国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源,所以精绝国子民撤出了精绝城。
或许是丝绸之路南道改路,精绝城失去了作用,所以精绝国子民放弃了精绝城。
或许是战争毁了精绝国,根据出土文简记载,苏毗人曾在很长时间内是精绝国的主要侵略敌人。
或许是突然出现的天灾。
然而,这都只是猜测,并没有任何证据来自圆其说。根据尼雅遗址的发现,并不存在紧急撤离或者被战争摧毁的痕迹,文书尚在,狗吠不止,仿佛一切都在诉说着:我没有走远,我还会回来。
官员只是出去开会了,商人只是出去经商了,牧民只是出去放牧了,农民只是去田里捯饬作物了。不慌不忙的仿佛和从前一样,然后,精绝城没有了一个人,他们再也没有回来。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龟兹、姑墨、精绝是汉朝三十六西域国中的绿洲国家,都被西域都护府管理。我们说的汉族传统音乐——唐乐就包含龟兹古乐,网络小说让精绝国也很出名,姑墨国知道的人稍少。我就谈谈汉代这三个国家的情况。
一、 张骞凿通西域,龟兹、姑墨、精绝尽属于中国。
在中国各个朝代中,汉代是第一个打通了与西域各国联系的国家,公元前138年(建元三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次出使打开了汉代通往西域的大门,被史学家称为“凿空”之行。“《汉书·郑吉传》班固赞曰:“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于张骞而成于郑吉。”自此,西域正式归属中国的领土版图。
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
自此之后,两汉与西域互通有无,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从汉经玉门、阳关到西域各国,有南北两条道可走。依照张骞出使西域时往返所走的道,以后逐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南北道基本都从楼兰开始分,南道由鄯善西行, 经且末(今新疆且末县)、 精绝(今新疆民丰)、于阗(今新疆和田)、莎车(今新疆莎车县),最后到疏勒(今喀什葛尔)。从疏勒再向西行,途径葱岭(即今天西部边陲的帕米尔高原),可到当时的大宛(今费尔干纳)、大夏(今阿富汗)等国;北道主要经过渠犁(今新疆库尔勒)、龟兹(今新疆库车)、姑墨(今阿克苏),最后到疏勒。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时期开辟了一个“北新道”,其实就是西汉北道的新道(仅指旧北道的前半部分,龟兹之前),以前旧北道是经渠犁到龟兹,东汉时期占领伊吾(今新疆哈密)地区,由敦煌直接北上伊吾,经高昌(今吐鲁番的哈剌)、焉耆到龟兹,之后的线路不变。
西汉在西域的屯田共经历一百多年的历史,屯田范围从伊犁河谷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周缘到天山以北地区,屯田地区大多分布在天山南麓的轮台、渠犁、焉耆、姑墨、龟兹、伊循、楼兰及靠近匈奴的车师前国;东汉西域屯田,从永平十六年(73 年)到延康元年(220年),屯田时断时续,屯田区域多分布在汉匈对峙的前沿地域伊吾、柳中、高昌、楼兰以及汉匈战争的西域后方基地昆仑山南麓的疏勒、于阗、精绝等地。
二、龟兹简况。
龟兹国位于今天新疆自治区的库车一带。是我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库车在维吾尔语中是四方通衢、十字路口的意思。龟兹国最大时的范围大致是东起轮台,西至尉头,北倚天山,南亘大漠。即今天的库车、拜城、沙雅、阿克苏、温宿、巴楚等地。
在吐火罗语中“龟兹”的意思是“白颜色”。龟兹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世界上四大文明的十字路口。古希腊、古波斯、古印度和中国的灿烂文明都在龟兹留下了深深印迹。
前272年阿育王势力扩展到龟兹,阿育王赐龟兹为太子法益封地。西汉初为匈奴统属。|西汉时龟兹为西域绿洲城郭的大国,曾与乌孙联姻,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有户6970,口81317,兵21076,设大都尉丞、辅国侯、安国侯、击胡侯、却胡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左右为辅君各1人。
龟兹在汉政府交通西域的国策中之重要战略地位。龟兹就象一个纽带,连接着长安与乌孙,以便汉朝和乌孙等国联合抗击匈奴。
龟兹人的先祖很可能是来自南俄草原的原始欧罗巴人——雅利安人,与现今欧洲人拥有共同的祖先。四千年前,曾经有一支游牧民族生活在现今里海北岸的欧亚草原,被称为雅利安人。
他们中的一支迁徙到西亚的伊朗高原,创造了古波斯文明,另一支向南迁徙到印度,创造了古印度的吠陀文明,而向东方,他们很可能迁徙到了从龟兹到楼兰一带。龟兹人所使用的吐火罗语与印度、伊朗、日耳曼、凯尔特等印欧语族有较多的关联,属印欧语系西支。
从语言学上推断,广泛分布在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中曾有一支向西迁徙到欧洲西部,是英国、法国人的祖先,而有一支却是向东迁徒,来到伊朗、印度。除此之外,还有一支迁入了中国的西域地区,成为大月氏人、龟兹人、焉耆人和楼兰人。
三、姑墨简况。
姑墨国的分布地区为今叶尔羌河以北,天山腾格里峰以南地区,治所在今新疆阿克苏的拜城,现在是风景绝美的旅游胜地。
姑墨人与龟兹人种相同,和温宿、尉头等国一样长期是龟兹属国。
《汉书·姑墨国传》载姑墨国户3500,口24500,胜兵4500;设姑墨候、辅国候、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各一人,译长二人;东至都护府治所1210里,南至于阗马行15日,北与乌孙接,出铜、铁、雌黄。东通龟兹670里。”
考古工作者曾在今阿克苏地区的古城中发掘出一枚西汉时期曾任西域都护的李崇的印,还发现一枚“汉归义羌长”铜印,即汉朝颁授西域首领的官印。这些都反映了西汉在西域设官置守、任命各级官员。
四、精绝国与尼雅遗址。
精绝国是西汉时期中国西部一个比较小的城邦国家,位于尼雅河畔的一处绿洲之上。精绝国以农业为主,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商贾云集,繁华富庶。东汉后期,精绝国被日益强大的鄯善国(楼兰)兼并。古精绝国故址在今新疆民丰县。
《汉书·西域传》载精绝国户480,口3360,胜兵500人。设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
1901年英籍匈牙利人马克·奥里尔·斯坦因首次在尼雅河畔发现尼雅遗址,盗走大量文物,其中有汉代简牍记载“汉精绝国”,说明尼雅遗址就是古代精绝国所在地。
来自内地的屯垦军民将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工具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地区农业的发展。在尼雅遗址中发现有铁镰、铁斧、铁刀等铁制工具,曾出土汉代的五铢钱。
尼雅遗址出土我国最早的棉织物,最出名的丝织品出土文物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织锦护臂。
精绝国里的居民们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至今仍然不知道。精绝国这个名字是突然出现在《汉书》里的,它以前的史书里,根本找不到精绝国的任何记载。精绝国人最后在历史上出现时,已经是改名为鄯善的楼兰国的子民。尼雅人是突然失踪的,这是一个谜。
尼雅遗址出土的木简中反复提到苏毗国的侵略,称苏毗人性情悍勇,经常攻击精绝州,威胁着它的安全。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记载苏毗国就是东女国,世代女人当王。苏毗国也很神秘,人种来源与来历也不详,最后被吐蕃所灭。
五、“三国”间的隶属关系
为什么姑墨强于精绝还要臣服于龟兹?两个原因,一是龟兹是重要的西域大国,姑墨离龟兹太近,人口和兵力也远少于龟兹;而龟兹是西域中心,两汉西域都护府驻地都在龟兹境内,龟兹王能娶汉朝嫁给乌孙王的解忧公主的女儿,政冶地位很高,姑墨没有这种优势。同样的,精绝国虽富但人口太少,本身也不能自保,最终臣服于鄯善(楼兰)而被吞并。
二是三国经济类型也不相同。龟兹国和姑墨国矿产品比较丰富,龟兹国甚至有渔业,不完全依赖农业和牧业,都在交通要道上,相互配合进行丝绸、物资等贸易更合适,从地理位置和经济贸易上两国利益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姑墨国依附于龟兹也正常。
这就是三个绿洲国家的关系状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