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和母亲均是皇族后裔,从遗传基因的角度看,长孙皇后一定具备着贵族气质,众所周知,卓越的气势会让一个相貌平常的人增色不少。那么长孙皇后是什么样子呢长孙皇后?
唐朝的笔记《朝野佥载》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长孙皇后,唐太宗和大臣们宴会时,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和欧阳询两人互相作诗嘲讽对方,欧阳询的诗作是“缩头连背暖,俒裆畏肚寒。只由心溷溷,所以面团团”,这时太宗变了脸色,对欧阳询说“你怎么不担心皇后听到了?”根据欧阳询的嘲讽来看,和长孙皇后同母的兄长长孙无忌外形应该是个圆滚滚白胖胖的肥硕面团子。
长孙皇后美不美丽并不影响她成为最被古代社会认可的贤惠皇后之一长孙皇后。历史记载没有直接描述长孙皇后的外貌,可根据其他记载可以大致推测出长孙皇后的外貌。从长孙无忌的长相分析这个妹妹,长孙皇后应该肤色很白,虽然很可能她有些微胖,但大唐时期不是以微胖为美吗?以当时的眼光看,长孙皇后一定会是个美女。她在短短的36年生命里,给李世民生了7个儿女,如果她长得如无盐、漠母一样丑,我死也不信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会和她有这么深的感情!
确有手段,说是腹黑心狠并不过分!在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争斗中,当时还是秦王妃的长孙氏一方面巴结讨好李渊,极尽孝顺儿媳的义务,稳住老头子。另一方面又入宫暗中勾结嫔妃,增进亲密关系,并让她们在高祖李渊面前为李世民美言。由此可知,长孙氏并非纤尘不染的心地善良之辈,而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高手。她手段高明,方法得当,才能在父皇和庶母们之间巧妙斡旋。没有两把刺人的刷子,没点狠毒的心肠,能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左右逢源吗?
“时隐太子衅阋已构,后内尽孝事高祖,谨承诸妃,消释嫌猜。”。《新旧两唐书.文德皇后传》
玄武门事变当天,即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凌晨,决心已下的李世民准备带九名将领和八百府兵前往玄武门设伏,截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就是外表柔弱的秦王妃长孙氏亲自给士兵们发放的武器,而且还作了战前动员,发表了演说,以坚定将士们的信念,鼓舞他们的士气。
“及帝授甲宫中,后亲慰勉,士皆感奋。”。《新旧两唐书.文德皇后传》
兵变就是赌博,成者为王败者为冠。要有极强极稳定的心里素质,多少热血男儿在兵变前期都忐忑不安,惊恐万状!而长孙氏一介女流,竟临危不惧,气定神闲,这气概真能惊天地泣鬼神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亲孙子唐中宗李显,在参与神龙政变的时候,吓得魂不附体,战马就上不去,估计裤裆下面都是湿的了,后来还是他女婿扶他上的战马。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后来,摇身一变为贤德淑适的文德皇后,原因在哪里?
1.在早期的李唐王室夺权的革命活动中,她的作用无人替代,为李世民坐北朝南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她自己的肚子也争气,能生皇子。她的哥哥长孙无忌也是运筹帷幄的人,是李世民的心腹。对李唐王室是有功的。因而李世民很敬重她,给了她作为女人应该得到的所有一切。毋庸置疑,没有人能撼动她的正宫皇后的地位,所以她不用再玩宫心计了,这就慢慢显出了贤德。
2.而作为皇后,有心爱她的做皇帝的丈夫罩着,自然,皇宫的人都对她心生敬意、恭敬有加。她不用发号施令,别人都知道看其眼色行事,后宫也就井井有条了。这是王熙凤式的粉面含春威不露,掩饰了以前的心狠手辣,她再不用呲牙咧嘴搞宣讲了,形象转变提升得快!
3.养尊处优的长孙皇后,在享受富贵荣华的同时,也会演戏。尽量管好家人,教育好孩子,劝谏太宗,说魏征的好话,从不主动干涉朝政。这就给朝臣留下了好印象,才赢得了“千古一后”的美名。
4.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她离世较早,李世民又很爱她。在为她写传记时,李世民肯定对史官有过叮嘱与暗示。所以贤德淑适就不足为奇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