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26位皇帝,其庙号分别是汉朝皇帝表:

1、刘邦汉朝皇帝表:庙号太祖

2汉朝皇帝表、刘盈:庙号无

3、刘恒:庙号太宗

4、刘启:庙号无

5、刘彻:庙号世宗

6、刘弗陵:庙号无

7、刘贺:庙号无

8、刘询:庙号中宗

9、刘奭:庙号高宗

10、刘骜:庙号无

11、刘欣:庙号无

12、刘衎:庙号元宗

13、刘婴:庙号无

14、刘玄:庙号无

15、刘秀:庙号世祖

16、刘庄:庙号显宗

17、刘炟:庙号肃宗

18、刘肇:庙号穆宗

19、刘隆:庙号无

20、刘祜:庙号恭宗

21、刘保:庙号敬宗

22、刘炳:庙号无

23、刘缵:庙号无

24、刘志:庙号威宗

25、刘宏:庙号无

26、刘协:庙号无

中国历史上有8个以“汉”为国号被史学界认可的国家。

1、西汉

开国皇帝是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

因定都在长安,故称西汉。

2、东汉

开国皇帝是位面之子——光武皇帝刘秀。

刘秀出身刘姓皇族,是汉景帝第六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代。

定都洛阳,故称东汉,与西汉统称为汉朝。

3、蜀汉

汉末三国之一,定都成都。

开国皇帝是大名鼎鼎的孝景皇帝阁下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刘备。

4、汉赵

汉赵,又称前赵,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十六国”之一,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权,开国皇帝是刘渊。

刘渊是匈奴冒顿单于的后代,以刘为姓。

公元304年,刘渊自称汉王,定国号为汉,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

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

5、成汉

成汉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十六国之一。

公元306年,李雄称帝,国号"成"。

李雄是巴氐人。

公元334年,李雄病死。

公元338年,李雄的堂弟李寿夺了堂侄的皇位,将国号改为"汉"。

史书连称为"成汉"。

6、后汉

五代十国中的五代之一,开国皇帝是刘知远。刘知远是沙陀族人。

国都开封府(河南开封)。

7、北汉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开国皇帝是刘知远的弟弟刘崇。

国都晋阳(山西太原)。

8、南汉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开国皇帝是刘龑(yan)。

国都兴王府(广州)。

西汉真正计算的则是十二帝,汉前少帝和后少帝,以及汉废帝刘贺不在内

汉朝皇帝表:汉朝有多少位皇帝?其庙号各是什么?

第一位汉高帝刘邦

汉朝皇帝表:汉朝有多少位皇帝?其庙号各是什么?

汉朝的开国皇帝,以平民的身份,拨乱反正,名义上统一天下

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对内统一天下结束秦末的战乱,对外则祛除匈奴,收回韩王信等投降匈奴的地盘,横扫叛乱,对百姓施行修生养息等政策,让丞相萧何制定汉律,维护了百姓的利益

第二位汉惠帝刘盈

在位时间七年,期间执行父亲刘邦留下的政策,实施仁政,减轻赋税,还废除了秦朝的挟书律,使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各种思想发展的大门,

汉惠帝在位时,修筑了汉朝的未央宫,惠帝三年春,修筑达到高潮,先后征发了14万人筑墙,到五年秋建成

汉文帝刘恒

在位时间,对内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还抑制了功勋独大的境界,使得皇权压制了功臣,为后来的皇帝收回权利铺路,和儿子汉景帝刘启建造了文景之治,匈奴进攻汉朝,派灌婴八万五千骑兵去攻打匈奴,匈奴害怕望风而逃,又重新收服南越国赵佗,使得赵佗去除帝位,重新臣服汉朝

汉文帝的评价在历代也是非常高的

汉景帝刘启

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与其父亲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

开创汉王朝军事最鼎盛时期改革政治,设置刺史,加强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开丝路大破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鲜

先后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

后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征服西域,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

在对匈奴的战争同时,采取和平手段和军事手段使西域诸国臣服。丧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区后,匈奴王庭远迁漠北,基本解决自西汉初期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由此而始。

汉昭帝刘弗陵

在位期间,重新施行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在首辅大臣霍光的主持下,昭帝朝的百姓生活比以前富裕,四夷来朝,使汉朝出现了中兴稳定的局面。为后来的汉宣帝提供了稳定的局势,和汉宣帝号称昭帝复兴

汉宣帝刘询

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他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对外关系上,刘询于本始二年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宣帝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史称“宣帝中兴”

汉宣帝时期也被认为是汉朝国力,经济最强的时期

汉元帝刘奭

与匈奴联姻,诛杀郅支单于

在位时期“崇尚儒术”,多次出兵击溃匈奴。建昭三年(前36年),汉将甘延寿、陈汤诛郅支单于于康居(郅支之战)。至此,唯一反汉的匈奴单于被消灭了。汉匈百年大战于此告一段落。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刘奭以宫女王嫱(王昭君)嫁之为妻。

汉元帝时期,是汉朝人口数最顶峰

汉将陈汤斩杀匈奴单于,并且上疏的奏章当中写下来了,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其中陈汤打败罗马军团

汉成帝

在位期间,对文学上,汉成帝下诏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又委任光禄大夫刘向总领校勘、整理采访来的书籍,命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校完一书,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做成提要,论其指归,辩其谬误,连同定本送交,由他亲自观览后定夺。这一时期的图书征集和编校文献活动,对后世的目录学、校雠学、藏书学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最早的分类法和目录《别录》、《七略》就在此间问世,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分类、编目工作的实践。

汉哀帝刘欣

在位期间,面对社会危机深重,用大臣孔光、师丹,何武拟定了限田、限奴婢,抑制非法兼并的方案。

早期曾躬行节俭,省灭诸用,勤于政事,又启用龚胜、鲍寅、孙宝等有识之士,颁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试图抑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然而因为汉哀帝时期早不是武帝时期,皇权早被压制,并无多大权利,所以最后被士家反对,不了了之

汉平帝刘衎

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其中 青州最为严重,百姓到处逃荒。安汉公王莽、四辅、三公、卿大夫、吏民为帮助百姓解决困难而捐献房屋与土地的有二百三十人,按照人口分配给贫民。并派遣使者负责灭蝗,百姓将捕杀的蝗虫送交官府,用石斗量蝗后按数付钱,天下的百姓的家资不满二万,以及受灾的郡县家资不满十万的,都免交租税。灾民中的病人,安置在捐献的邸舍房屋中,进行医治。给死者一家死六人以上的葬钱五千,死四人以上的三千,死二人以上的二千。撤销安定的呼池苑,改为安民县,建起官署与住房,招募贫民迁居于此,由县官发给口粮。贫民迁移到居住处后,由公家分配给房屋土地与用具,并借给犁、牛、种、口粮。又在长安城中,修住宅二百区,以供贫民居住

汉孺子刘婴

三岁被立为皇太子,然而一生是王莽傀儡,最终被迫禅位王莽

东汉十四帝 ,其中有几岁的小皇帝不写

第一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刘秀和大哥刘演起义,加入了起义军,拥立更始帝刘玄,然而刘演功高盖主,被刘玄所杀,后刘秀韬光养晦去河北,娶了郭圣通收复真定王刘杨,以此为基业横扫天下,建立汉,尊汉高帝刘邦为祖,所以又叫光武中兴,两汉有牵连,所以又说汉朝四百年基业,史称东汉,历经十四位皇帝,传承195年,这是唯一光复成功,并且延续了近两百年的大统一朝代,其中的开国皇帝刘秀,号称最完美的皇帝

汉明帝刘庄

在父亲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到汉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人口

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永平十六年,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次年,复置西域都护。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

汉章帝

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思想也比较活跃,如王充等。此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章帝还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因为明、章两代大体承继了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

汉和帝刘肇

个人认为是东汉皇帝里,除却光武帝刘秀之外,天资最高的皇帝了,九岁登基成为皇帝,因为年幼,政权由窦太后把持,窦太后把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将,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这样,窦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围的显要地位,从而 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枢,外戚窦氏权势滔天

然而年幼的汉和帝,把一切都看在心里,十四岁的汉和帝就利用宦官,横扫了外戚,废除罢免了窦氏许多的子弟,十四岁的汉和帝从此亲政,此后他每天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

平定域外

西北有西域都护班超大破焉耆,西域降附者五十余国;东北有乌桓校尉任尚大破南单于,将辽东收归,改为渤海郡。和帝一朝,曾多次平定过少数民族的叛乱。

使用宽政

汉和帝十分体恤民众疾苦,多次诏令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而汉和帝也常常下诏书责怪自己,永元八年京城洛阳地区发生蝗灾,汉和帝下诏说:“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忧民之心,殷殷可见。岭南出产生龙眼、荔枝,为了满足朝廷需要,往往“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昼夜传送”,经风历险,劳民伤财。唐羌上书,请求停止,和帝批示:“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复受献!”爱民之意,发自肺腑。

在位期间,班超败贵霜帝国,窦宪横扫北匈奴,在燕然山上刻下了封燕然山铭,2017年8月15日宣布,在蒙古国发现遗迹

这位皇帝九岁登基,十四岁从外戚手里夺权亲政,却在二十七岁就驾崩了

汉安帝刘祜

平定西域、击破北匈奴、降伏车师、高句丽投降汉朝

汉顺帝刘保

想当好皇帝的皇帝,本来东汉在汉顺帝手里重新的新生,然而却抵不过天灾

同时期,张衡发明地动仪

汉恒帝刘志

诛灭外戚粱冀,掌握皇权

汉灵帝刘宏

下诏命儒学大师们校正《五经》的文字,又命蔡邕用古文、大篆、隶书三种字体书写,将其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太学门外,使后来的儒生晚辈,都以此作为标准。石碑刚竖立时,坐车前来观看以及临摹和抄写的,每天有一千余辆之多,填满大街小巷。

熹平石经的刻立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并开创了中国历代石经的先河,启发了捶拓方法的发明,对印刷术的发明也有间接影响。

汉少帝刘辩在位5个月。灵帝长子,又称为皇子辩或弘农王。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

汉献帝刘协

一生为董卓,曹操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