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贾迎春的性格特点,作者早就为其定了性,那就是“懦”贾迎春。贾琏的小厮兴儿说她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诶呦一声”,王熙凤嫌她“不中用",薛宝钗说她"比死人多口气"。
不过,我还要为贾迎春再加上"豁达"“善良"两个词贾迎春。第二十二回,贾元春所制灯谜,只有贾环和迎春猜的不对,贾元春便没有给他们赏赐礼物,贾还觉得没趣,贾迎春却认为是“玩笑小事”,并不介意。第二十回,贾环与莺儿赌钱赢了,却耍赖,被莺儿讽刺了一番,又被贾宝玉责怪了两句,回到赵姨娘那里被骂了一顿,王熙凤听见后责怪贾环几句之后,又给了贾环几百钱让贾环去玩儿。结果贾环就去了贾迎春那里。因为只有在家迎春那里,贾环才不会受到歧视。
不过贾迎春,虽然贾迎春也有温柔善良豁达的一面。但最重要的还是贾迎春的懦,她的这个特点在她处理自己的累金凤被奶妈偷着抵押一事中表现最为明显。
第七十三回,贾迎春的累金凤被自己的奶妈王嬷嬷偷偷当了做赌资,案发后,奶妈的儿媳柱儿媳妇竟然要贾迎春把奶妈保出来,而且大吵大闹的,说是贾迎春院子里平时短了吃用,是自己家填补了,大有不为迎春赎回累金凤的意思。而贾迎春竟然说"我也不要那凤了,便是太太们问时,我只说丢也妨碍不着你什么的"。后来探春插手处理,她竟无事人事的看起《道德经》,并且与薛宝钗讨论其因果报应来了。
是什么让贾迎春养成“懦"这样一种性格呢?这与她的原生家庭脱不了干系。贾迎春,是贾赦的庶女,生母早早去世了。嫡母邢夫人对她不理不问,父亲对她漠不关心,兄嫂也不把她放在心上,而与她最贴近照顾她的奶妈王嬷嬷又是个自私无情的。贾迎春在这种无依无靠环境下生活,也只能任奶妈打压控制。
也许一开始贾迎春反抗过,比如在被奶嬷嬷打压时,向嫡母告状,但是嫡母并不理会,并且在告状之后会受到奶嬷嬷更严重的打压,天长日久,恶性循环,贾迎春在失望之余,终于认清反抗是无用的这种现实,也终于放弃了反抗,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懦弱无能的女子。而性格一旦养成,再想改变也不容易。
更何况,贾迎春的生活环境从来没有改变过。她一直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除了懦弱,除了想开,除了无争,她没有任何办法让自己能坚持的活下去。
贾府四春的名字有些不详。春,初看起来是明媚的、热烈的,但是非常短暂,繁华过后,花事了,落红满地。人们只能伤春、怀春、惜春!花即是人,人即是花。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无论是人还是花,都难逃花落人亡的命运。一部《红楼梦》原来,只应该是一声叹息。
元春,春天伊始,阳光明媚、温暖。“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正如元春的名字一样,贾府的春天到来了,元春封妃,贾府成了皇亲国戚。正是鲜花著锦之盛。
迎春,鲜花盛开的春天到来了,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踏青游春,迎接春天的来临。人们看到“春林花多媚“。
探春,春的脚步匆匆,很快”林花谢了春红”。与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探春虽然是勇敢的,有能力的,但是她阻挡不了贾府败落的脚步,正如春天的离去是如此的迅速,留也留不住。
惜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惜春是贾府最小的女孩,她亲眼看到春归无觅处,她“勘破三春景不长“,她亲眼看到三个姐姐的悲剧命运,但是她没有任何挽救的办法,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她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试图改变任人宰割的命运,于是她”缁衣顿改昔年装”出家当了尼姑,在青灯古佛旁了却残生。
《红楼梦》作者用贾府四春的名字暗示了整部书的主旨:那些千娇百媚、聪慧美丽的女孩子的命运和家族的命运一样:原应叹息!
作者:润杨阆苑 与您共同关注《红楼梦》和对联话题!欢迎关注!欢迎批评指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