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过十八罗汉的大名十八罗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十八罗汉到底都是哪些罗汉。今天我们就详细说一说。

根据佛教故事十八罗汉,佛祖释迦牟尼为了传播佛法,普度众生,就让自己的弟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

东汉年间十八罗汉,佛教传入中国,逐步中国化。在流传的过程中,因为我们中国人更喜欢十八这个数,比如张飞的十八骑燕将,罗艺的燕云十八骑。

所以十六罗汉,也入乡随俗,变成了十八罗汉。

到底是些什么罗汉呢?他们的名字,还挺有意思。举罗汉、喜庆罗汉、看门罗汉、静,坐罗汉、长眉罗汉、挖耳罗汉、骑象罗汉、乘鹿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芭蕉罗汉、过江罗汉、布袋罗汉、沉思罗汉、笑狮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这名字也真是,太随意了。

长眉罗汉,是因为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毛。

挖耳罗汉,并不是喜欢挖耳屎,而是因为“耳根清净”而出名。

开心罗汉,并不是高兴罗汉,而是曾经袒露其心,使人明白佛在心中。

芭蕉罗汉,与芭蕉公主并不是兄妹,只是因为他喜欢在芭蕉树下修行。所以叫芭蕉罗汉。

过江罗汉,有一身好轻功,过江似蜻蜓点水。

布袋罗汉,常常背一个布袋,笑口常开。文学巨著《倚天屠龙记》,有布袋和尚。

降龙罗汉,降过龙。可能降龙十八掌来源于此。

伏虎罗汉,伏过虎。行者武松能打虎。

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实这些都是皮毛,都不重要。重要是要心中有佛。

佛心曰空。佛能放下一切,唯一放不下的是众生的苦难。佛心慈悲,所以要普度众生。

我们不用信佛,但要有一颗慈悲之心。

  十八罗汉

  佛经中讲,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们遵佛的嘱托,不入涅盘,常住人间,普度众生。最早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中说:“尊者宾头卢、尊者罗骺罗如是等十六诸大声闻----守护佛法,”但未列出其余十四人的名字。最早十六罗汉的名字,是从何处来的呢?是唐、玄奘法师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中最早记载的。
  

  “阿罗汉”有三义:

  其一曰“杀贼”,杀灭烦恼之贼;

  其二曰“应供”,谓应受人天供养;

  其三曰“无生”,谓不在受生死轮回的束缚,已达不生不灭的境界。

  十六罗汉的名称: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十六罗汉的形象:是后来的艺术家凭着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原本没有定型的形象。现存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像在杭州烟霞洞,是吴越王的妻弟发愿所造。

  后来如王维、贯休、李公鳞、张僧鹞、仇英等著名画家都画过十六罗汉图。

  十八罗汉是怎麽来的呢?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九”是吉利数,因此总认为“十六”没有“十八”(两个“九”)好,如“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唐朝以后,十六罗汉又被加了两个尊者,成“十八罗汉”。
  

  最早知道“十八罗汉”的是北宋的苏东坡,他自民间得到蜀、简州、金水张氏所画之“十八罗汉图”,但十八罗汉的名字苏东坡却未列出。

  宋代的志磐在其《佛祖统记》中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和第十八位罗汉应该是迦叶尊者与君徒钵叹尊者(《弥勒下生经》中记载)。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

  西藏认为嘎沙雅巴尊者是降龙罗汉,纳达密答喇尊者是伏虎罗汉。
  

  有些寺庙除十六罗汉外,另加上玄奘和弥勒,或错将第一尊者宾头罗跋罗惰奢分为二人再加庆友,有的将《因果见识颂》作者摩那罗多和《法住记》作者难提密多罗认为是降龙和伏虎,都不对。

  五百罗汉:他们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指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其二指参加印度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其三指言五百罗汉为五百大雁所化(见《贤愚经》),其四说五百罗汉的前身是五百蝙蝠(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其实,在任何佛经中都没有记载五百罗汉的名号,“五百”,只是言其多而已。
  

  至于五百罗汉怎麽到中国以及他们的名字----略!不过,由于五百罗汉人数众多,面孔一时难以分清,以至有些人借机混了进来,硬充罗汉。如成都宝光寺的罗汉堂内,康熙和乾隆分别被塑为奢夜多尊者和直福德尊者。

  在佛教中,罗汉所证的果次于佛和菩萨,因此地位也比他们低,他们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叫做“殿”的。
  

  罗汉的修行非常好,所以是“金身”,但从普度众生的角度来考察,就很难说了。

  因此,菩萨的地位要比他们高的多。菩萨为了入世救世,有时甚至牺牲自我,不计个人得失,是这些“小乘”罗汉不能比的。在很多的佛经中,释迦牟尼佛经常呵骂阿罗汉,说他们是“焦芽败种”,自私自利,是应该向菩萨好好学习的。
  

  十八罗汉简述

十八罗汉一般在寺院的大殿

两侧多奉有十八罗汉像。这是因

为佛在涅??以前,嘱咐了十六位

大阿罗汉,让他们不要涅??,常

住世间为众生培福德。其名字:

(一)宾度罗跋?佣桕^,(二)

迦诺迦迦伐蹉,(三)迦诺迦跋

厘惰阇,(四)苏频陀,(五)

诺距罗,(六)跋陀罗,(七)

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

(九)戍博迦,(十)半托迦,

(十一)?逾锫蓿ㄊ┠清?

犀那,(十三)陀,(十四)伐

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

六)注荼半托迦(见《法住记》

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
  

五代以后或加上《法住记》的作

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

作者摩拿罗多二人,成为十八罗

汉;或错将第一尊宾度罗跋?佣?

阇分为二人,再加上难提密多罗

(庆友),而作为十八罗汉的。
  

--------------- 佛门中的“十八罗汉”像 ---------------

宾度罗 迦伐蹉 跋厘惰阇 苏频陀 诺距罗 跋陀罗

迦理迦 弗多罗 戍博迦 半托迦 ?逾锫?那迦犀那

因揭陀 伐那婆斯 阿氏多 注荼半托迦 难提密多罗 摩拿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