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面临和唐朝中后期一样的局面:与契丹人爆发旷日持久的战争燕云十六州。
其实,在唐朝前期开始,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唐朝灭了高句丽之后,并没有高枕无忧,而是辽东就出现了一个劲敌燕云十六州:契丹。
契丹崛起后,与唐朝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制止唐朝灭亡,中原大乱,契丹趁机做大,建立了辽国,成为威胁中原的一大祸害燕云十六州。
我们来看看唐朝和契丹的战争情况。
648年唐太宗在契丹人领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
契丹在660年唐高宗时反叛自立,并与李唐脱离关系。
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反武周,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大败武周军,大将王孝杰坠崖而亡。
但到了开元年间,唐朝再度强大,对外扩张,契丹可突于与唐朝为敌。
732年-734年,唐军大败奚、契丹,可突于被杀。契丹人再度归附。
但好景不长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衰微,契丹人再次复叛,契丹耶律氏整合奚族,重新崛起,多次侵扰幽州,成为中原最大的边患。
唐朝灭亡之后,契丹没有了强大的对手,开始逐渐南下。虽然契丹曾被后唐击败。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即辽太祖。辽国建立之后,开始不断南下,掳掠中原财富和人口。
927年,耶律阿保机之子耶律德光即位,即辽太宗。
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辽太宗支援攻打后唐。辽太宗亲率5万骑兵南下击败后唐军,石敬塘建立后晋。
契丹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将之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944年后晋出帝不愿屈服于契丹,辽太宗趁几率军南下, 后晋亡。辽太宗占据后晋都城开封,改国号为大辽。
契丹人想要长期占领中原,但契丹人到处烧杀抢掠,中原人纷纷起兵反抗,契丹人陷入了中原人民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被迫撤退,辽太宗在撤退途中病死。
契丹人在路过相州(今河南安阳)时,大肆屠杀,死者达十万人!
“悉杀城中男子,驱其妇女而北,胡人掷婴孩于空中,举刃接之以为乐。”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六》。
所以说,即使北宋北方成功,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但以北宋的怂样,要想彻底大败契丹根部不可能。
所以契丹和北宋的局势,就是契丹不停地骚扰北方幽云十六州,即今天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和山西北部一带,而宋朝基本上只能被动防御,会大修长城加强防御,偶然会反击出长城之外,但也仅仅是短促出击。
两国会进行长期的交战,但谁都没有能力灭掉谁!
但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契丹的文明程度会大幅度倒退,而且地缘政治极端恶化,严重缺乏各种生活物资,铁锅、盐巴、布匹、茶叶等,要么是互市,要不是寇边抢掠。
这就和明朝中后期,明朝与蒙古一样的情形。
至于辽西走廊,进入东北,想都不要想了,宋军没那本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