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主礼首辅张居正,也就是互相拱手作揖寒暄。

首辅张居正:内阁首辅张居正如果遇到明代亲王需要行礼吗?

按礼法来说,张居正应该给亲王行拜见伏谒之礼首辅张居正。

但是那都是所谓的礼法,现实里早就不那么执行了,现实里是谁权力大谁就尊贵首辅张居正。张居正权力之大不是那些亲王们能比拟的,所以亲王都抢着巴结。

张居正是不可能给他们行伏谒拜见礼的,最多就是宾主礼,这就让亲王们荣幸之至了。

【至万历六年,故相江陵张公,以葬父归,过南阳,唐王出郊谒,具宾主,及答拜留款。张坐南面,王相向讲敌礼。至襄阳府,则襄王亦仿唐例无少异。盖朝见伏谒之礼,一切不讲,而亲藩反以得亲奉謦欬为幸事。】

唐王也罢,襄王也好,争先恐后的巴结张居正,都以给张相公端茶倒水为荣呢。

而且明朝规定藩王除了迎驾扫墓绝对不许出城一步,这二位藩王为了巴结张相公,老命都不要了也要出城迎接,真是够拼的!

【故事,亲王非迎驾及扫墓,不许出城一步。】

对于这么一个争议颇多的明朝政治家、改革家,我们不能用简单的二选一来定论他是贪官还是清官。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变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中兴”。将颓败的大明王朝及时拉回正轨,他与商鞅、王安石并立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三大改革家,功绩值得肯定。但张居正在廉洁奉公方面,历史上对其有颇多的指责,说他玩弄权柄、极其虚伪、似廉实贪。张居正到底是清官还是贪官?我们先不着急下结论,先分析一下他的做法。

首辅张居正:内阁首辅张居正如果遇到明代亲王需要行礼吗?

首辅张居正:内阁首辅张居正如果遇到明代亲王需要行礼吗?

(张居正)

首辅张居正:内阁首辅张居正如果遇到明代亲王需要行礼吗?

1、张居正的廉洁奉公张居正在整顿吏治、厉行节约的过程中,不仅自己廉洁奉公,而且对家属也严格要求。主要表现在:儿子回江陵应试,他要求儿子自己雇车;老父生日,他要求仆人带着寿礼,骑驴回老家祝寿;万历八年,次弟居敬病重,回乡调治,保定巡抚例外发给通行证明,他立即交还,并附信说要为朝廷执法,就要以身作则。

据史料记载,张居正在与大臣来往的书信中,有很多拒礼的记载,比如像“厚仪概不敢当,谨以璧诸使者”等话语;他还数次说过自己府邸门可罗雀,“士大夫公见之外,不延一客;公谈之外,不交一语”等等。足以可见张居正的廉洁自律及本人光明磊落的作风。在明末这样腐化成风的社会,张居正能保持这样觉悟,实属不易。

(张居正剧照)

2、张居正的贪污贿赂张居正在去世后受到了贪污的指控,主要是当时改革中被贬的言官在陆续复职后的报复性揭发。他们向明神宗谏言,控诉张居正改革中的种种弊端,揭发张居正在为官改革期间,利益权势大肆敛财以及其它招摇奢靡之风。后来在查抄张居正府邸时,查出白银十万两以及其它古董字画,比起同时被查抄的冯保,可谓是九牛一毛。

但有人就说了,如果按张居正的俸禄来算根本没有这么多,那么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种解释是,在张居正前期廉洁自律,后期随着权势的扩张,贪欲也跟着膨胀起来。另一种解释就是家人的敛财。

在贪腐成风的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中,张居正作为腐化势力主要进攻对象,很难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他不能算是纯粹的清官,因为他的廉洁自律没有抵抗过腐败的体制;同样也不能下贪官的结论,因为毕竟数字来自政敌。有人说海瑞是纯粹的清官,可什么政绩都没有;张居正算不上纯粹的清官,可他有彪炳史册的改革。你怎么看?

(张居正剧照)

这个故事出自于《万历野获编》。《万历野获编》是明朝万历年间出生的文人沈德符(1578-1642年)所作。而张居正是生于1525年,死于1582年。两人生活的年代相接近,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

首辅张居正:内阁首辅张居正如果遇到明代亲王需要行礼吗?

在《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首辅张居正:内阁首辅张居正如果遇到明代亲王需要行礼吗?

“宇宙间真何所不有,媚药中又有腽肭脐,俗名海狗肾,其效不减昚恤胶,然百中无一真者,试之,用牝犬牵伏其上,则枯腊皮间阳茎挺举,方为真物。出山东登州海中,昔张江陵相,末年以姬侍多,不能遍及,专取以剂药,盖蓟帅戚继光所岁献,戚即登之文登人也。药虽奇验,终以热发,至严冬不能戴貂帽。百官冬月虽承命赐爰耳,无一人敢御,张竟以此病亡。”文中说的张江陵就是张居正。张居正因为是江陵人,所以被称为张江陵。文中记载的大概意思是:世间有一种名贵的补药叫腽肭脐,俗称海狗肾(其实是海狗鞭)。这味药材有壮阳起效,非常难得。张居正晚年侍妾很多,“照顾不过来”。抗倭名将戚继光每年都会给他送海狗肾。这个药虽然效果好,但是,也有一个副作用:爱发热。也是因此,张居正到了严冬时节,也不用戴帽子。而一般官员见他不戴帽子,也不好意思戴帽子,都光着脑袋过冬。而张居正最后,竟然因为吃这种药过多,纵欲过度死了。

首辅张居正:内阁首辅张居正如果遇到明代亲王需要行礼吗?

沈德符所写的《万历野获编》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参考书。但是,也不能全信。因为,沈德符自己都说了,他采集的资料不仅来自于自己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还有从乡间老人甚至田间老农那里收集素材。

首辅张居正:内阁首辅张居正如果遇到明代亲王需要行礼吗?

沈德符写海狗肾这一节,可能只是为了记录这种药物。他很随意的把道听途说的“坊间故事”写了进去。而张居正吃海狗肾的故事,可能只是为了“宣传”海狗肾的药效。就如同现在很多保健品,动不动就说“某某领导都在吃”一样,不能当真的。

也有可能,沈德符是看了王世贞的《嘉靖以来首辅传》,才写的这个故事。王世贞(1526年-1590年)死的时候,沈德符才12岁。沈德符应该是看了王世贞的《嘉靖以来首辅传》。

在这本书中,王世贞说戚继光曾给张居正送过美女和补药。文中是这么描写的:

“(张居正)得之多御内而不给,则日饵房中药,发强阳而燥,则又饮寒剂泄之,其下成痔,而脾胃不能进食“意思是张居正好女色,吃补药(海狗肾)以后身体发热,又服寒剂降火,引起痔疮发作,导致不能进食,最终身亡。

在1576年,张居正和王世贞闹矛盾。张居正让人弹劾王世贞,罢官回家。所以,王世贞写的也不能全信,他可能是在故意诋毁张居正。

在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中,张居正死因也跟海狗肾有关。

在剧中,张居正和万历皇帝因为处理政务闹了矛盾,张居正气晕了过去,痔疮的老毛病也犯了。在张居正病倒以后,万历皇帝封锁了张府,并让太医给他开海狗肾(本来应该开泄火药,却开成了补药),火上浇油。张居正就这么补死了。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认为张居正真的是忙公务累死的。很多故事都喜欢黑张居正,甚至有野史造谣:张居正有姬妾40多人,每天都要吃“媚药”。最后,药吃多了,燥热上下难耐,纵情床帏而死。还说,张居正死的时候:“皮肤燥裂,如炙鱼然”。

还有野史故事说,张居正三个儿子一起参加科举殿试时,张居正提前给三个儿子泄露考题。最终,三个儿子分别考中了状元,榜眼和探花。这更是无稽之谈,张居正三个儿子根本就没有同一年参加的科举考试!

张居正也是一代名臣,没必要抹黑他。虽然,他的个人生活非常奢侈,出门坐几十人抬的轿子。但是,他进行的改革是成功的。只是他“权大欺君”,不被后代皇帝和有忠君思想的官员喜欢罢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