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南京的网红景点——像是中山陵阎海文、总统府、夫子庙等热门景点每天都是人挤人,.那么我就来推荐几个小众又独道的好去处~
首先是浦口的老火车站~它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阎海文,近代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均发生在此,孙中山灵柩运达南京、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爬月台都发生在这里。它现在已经不运营了,并逐渐成为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的重要外景基地。《情深深雨蒙蒙》、《金粉世家》等民国题材影视均在取景。
然后的话阎海文,是江宁爱情隧道,以前在江宁上大学那会儿,经常有朋友去那里拍照留念,平日里也没什么人~爱情隧道位于江宁区银杏湖大道与正方中路之间,是一条废弃铁路的其中一段。数百米的铁路两旁,繁茂浓密的树林由于过往火车的削磨,形成直直的“墙壁”,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绿色隧道,犹如著名的乌克兰爱情隧道一般。
此外,有名校情结的朋友可以前往南京的几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看看,建筑风格,校园氛围都美美哒。就拿如今的东南大学的四牌楼校区来说,它是国立中央大学的旧址,校园内还保留着许多有价值的民国建筑。有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礼堂、老图书馆、体育馆、中大院和南高院等,多为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南京郊区的话,高淳老街不错,那儿分布着成片的明清建筑群,傍水而列,粉墙青瓦、飞檐翘角,古朴典雅。许多热门影视在此取景,如电影《黄桥决战》《将军的抉择》《张文祥刺马》《银楼》等,电视连续剧《大江风雷》《红与黑2000》《风雨中国心》等,都在这里拍摄过。活脱脱的一个影视基地呀!还有好多南京当地的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是不是美滋滋~
想要了解南京民俗文化的朋友,除了去南京博物院,张府园地铁站附近的甘熙故居(南京民俗博物馆)也可以逛一逛。甘氏是金陵望族,最早可追溯到战国的秦丞相甘茂,著名的演员海清也是甘家的后人,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
好了,说了这么多,对于你是不是心里也有所打算了呢?欢迎来南京游玩哟!这里有啥说的不全的,欢迎补充哈~
在内蒙古通辽市区有两条大街是以为国捐躯的英雄名字命名的,分别是明仁大街和永清大街。
一、吕明仁简介
吕明仁(1916—1947),原名吕其慧,辽宁省庄河县大王家庄人。九一八事变后,离开家乡到山东烟台第八中学读书。在烟台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共地下工作者柳广义的领导下做交通联络工作,经常奔走于烟台、天津和北平之间,为党组织传递秘密文件。1945年8月,受党组织派遣,率领老解放区十几名干部,从胶东跨海赴东北,任阜新地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1946年2月,带领阜新地委干部赴通辽地区接替中共通辽工委工作,任中共通辽中心县委书记,组织领导通辽、开鲁两县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同年5月中旬,通辽中心县改建为哲盟地委,任地委书记,兼哲里木盟政府副主席,组织领导通辽、开鲁、东科中旗、东科后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库伦旗工作。1946年10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进占通辽,同部队撤离通辽后,组建了“长江骑兵团”,任团长。1947年4月12日,在由奈曼返回开鲁途中,涉水通过西辽河时,为抢救落水的警卫员不幸献出了宝贵生命,时年31岁。
二、徐永清(1910—1945),原名傅麟兆,满族,参加革命后随母姓,中共党员,辽宁省岫岩县牌坊乡(现红旗营子乡)南葳子村上粉房(现北沟)人。8岁入私塾,后就读于岫岩师范,1933年师范毕业后任教于小洋河子(今洋河乡)夹道沟小学。他目睹民生涂炭,毅然投身革命。1945年10月,受辽北省辽源专区公署委派自郑家屯赴通辽开展工作,担任通辽县第一任县长,到任后以其锐勇卓识周旋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置生死于度外,安抚民心,建立政权,与国民党叛匪进行顽强斗争,使革命政权得到巩固。1945年12月8日,反动武装策动暴乱,徐永清不幸被捕,在狱中坚强不屈,曾以血书示难友,激励斗志,1945年12月17日,徐永清从容就义,年仅35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