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祥云县龙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是经省人民政府金融办批准成立,在大理州祥云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非金融机构贷款公司,由自然人出资组成,注册资本5168万元,公司地址位于祥云县祥城镇八里路南段西侧。  公司下设信贷业务部、风险管理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等4个部门龙云简介;公司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当地市场和经营环境的优秀专业金融贷款管理团队。祥云县龙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提供面向大理州范围内,其中主营祥云县小额贷款、抵质押贷款、信用贷款、委托贷款、贷款咨询等业务。

法定代表人龙云简介:杨东曌

成立时间龙云简介:2012-11-15

注册资本:5168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3292310000694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祥城镇八里路南段西侧

军阀的形成是辛亥革命后南方各省宣布脱离清政府,从此各地基本以省为单位进入军阀混战。军阀割据大多源于中央在面对动乱而无兵可养兵不能打仗的情况下把权利放给地方,从而导致各地拥有军事,财政大权,佣兵自重!

龙云简介:祥云县龙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分裂至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蒋介石名义上统一中国为止,这一时期为北洋军阀时期,主要势力有:

龙云简介:祥云县龙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直系军阀:前期以冯国璋为首,后期以曹琨,吴佩孚为首,势力范围为直隶、河南、湖北、江西、江苏。

皖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占有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浙江、上海、福建。

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占有东三省、热河、察哈尔、绥远。1925年,又占领直隶大部、山东、江苏、安徽。国民党二次北伐后,仅保有东北四省(含热河)。

桂系军阀:以陆荣廷为首,占据广东、广西、湖南南部。

滇系军阀:以唐继尧、顾品珍为首,占据云南、贵州、四川南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势力比较大的军阀背后都有一个帝国主义撑腰。其中皖系和奉系是以日本为靠山,直系背后则为则有英美支持,另外山西的阎锡山。徐州一带的张勋还有南方的滇系和桂系都在外国列强操控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第二阶段为张学良东北易帜至1949年国民政府逃亡台湾,这一阶段是国民党新军阀时期。这一时期的军阀势力有

冯系军阀:首领为冯玉祥。中原大战后,冯玉祥被蒋介石击败,西北军解体,旗下将领分为多个派系。

晋系军阀:阎锡山。

桂系军阀(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

粤系军阀:张发逵,李济深,陈济棠,余汉谋。

奉系军阀:张学良。

川康军阀:刘湘、刘文辉、邓锡候。

山东军阀:韩复渠。

宁夏军阀:马鸿逵。

甘青军阀:马步芳。

浽系军阀:傅作义、董其武。

滇系军阀:龙云、卢汉。

新疆军阀:金树仁、盛世才。

其他军阀:刘镇华,孙殿英,石友三,陈树藩,刘珍年,唐生智,何健等

这一时期各地军阀虽然名义上归属于国民政府,但是各路新旧军阀依然对国民政府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独立性,军事与政治上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直接导致在随后的抗战和内战中国民政府始终未能建立起统一的军政体系。

军统内部没有八大金刚之说,只有四大金刚,分别是陈恭澎、王天木、赵理君、沈醉。其中只有赵理君因飞扬跋扈,1941年杀死督查专员被判处死刑,并于第2年执行。其他三人分别终老海峡两岸,王天木活到了90多岁,沈醉也活了80多,都属于善终。

龙云简介:祥云县龙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国民党倒是有八大金刚一说,他们分别是: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刘峙、张治中、钱大均、蒋鼎文、陈继承。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贵州省兴义人。黄埔军校总教官,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蒋手下的二号人物,历任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从小就接受了军事教育,1909年被送往日本学习,毕业后回国投入到革命中,任黔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兼学生营营长。后来黔军内部发生矛盾,刘显世被驱逐出贵阳,心怀憎恨的刘邃令人袭击了何应钦,受伤后的何应钦经过半年修养,最后选择离开故乡,前往上海。对于共产党的态度很强硬,极力主张消灭中共,后来制造了骇人听闻的“4.12惨案”。在西安事变中,对于张、杨的态度也是能打就绝不废话,直接令空军进行轰炸。抗日战争其间,对日作战也做出了努力,并作为代表接受日本的投降书。

龙云简介:祥云县龙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龙云简介:祥云县龙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龙云简介:祥云县龙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龙云简介:祥云县龙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龙云简介:祥云县龙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后来国民党战败后,他先是去了香港,而后前往台湾,不过晚年的他由于官场失意,所以很多事也不再过问,但是仍以民间方式效力国民党。何深懂养生之道,待人宽和,提的起放的下,直至1987年善终,享年九十七岁,是国民党内长寿者之一。

龙云简介:祥云县龙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陈诚,1898年1月4日生于浙江省青田县高市乡。陈诚本出自书香门第,父亲是晚清秀才,如果通过读书的方式将来必能出人头地。然而当时混乱的社会却孕育了他一颗投笔从戎的爱国心。1919年,陈诚以备取生的名义进了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1922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至浙江第2师第6团任少尉排长。仅两年时间,就提拔为炮兵连连长。北伐期间,先后攻打陈炯明、孙传芳、孟昭月等部,由于战绩显赫,一路升为军政厅副厅长。在中原大战中,挫败吉鸿昌,再立战功。后来参与“围剿”苏区的行动,一度将中共红军逼入绝路。淞沪会战中,对日本发起的进攻更是勇猛。不过在国民党败退大陆后,他也选择了入驻台湾,并担任了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华民国行政院长,中华民国副总统等职,1965年3月5日因肝癌在台湾病逝,享年67岁。

顾祝同,1893年1月9日生于江苏省涟水县石湖乡四兴集。儿时的顾祝同思想品德端正,学习成绩优异,于是被保送至南京陆军小学,并于1910年通过考试,正式成为陆军小学的一员。接下来的七年,他又分别在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军校完成了进修。1919年2月,顾祝同完成学业并顺利毕业。1921年12月,顾祝同选择投奔到桂林视师的孙中山,其间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1927年北伐战争中,又分别在江苏宿迁、山东郯城等地予孙传芳以重创。后在中原大战中辅助蒋介石打败冯玉祥,升任为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掌管西北军事大权。抗战时期,又担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参与了徐州武汉两大会战。1949年随蒋介石败退台湾,任代国防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因高血压引起脑部微血管阻塞,1987年1月17日在台北逝世,享年94岁,是国民党中为数不多的长寿者。

刘峙,1892年6月30日生于江西吉安,是五虎将中出生最早的一位。1907年,时年15岁的刘峙投笔从戎,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三期。此后的六年,分别在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和保定军官学校进修。两年后,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冀东开平巡防营见习。1917年南下广州,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教官、粤军连长、支队长、营长等职。刘峙参与过北伐、中原大战等多场战事,深受蒋介石器重。抗战时曾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司令,第五战区司令。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挫败,一名堂堂司令竟沦落到在印度尼西亚教书,不免令人感到意外。1953年去台湾,次年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后改任光复会委员。1971年1月15日,病逝于台湾。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安徽省巢县黄麓镇洪家疃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作为红色将军的他能列入蒋的八大金刚实在是出人意料。不过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后也就不足为奇了。童年时期的张治中家境贫寒,他自己也过着长达六年的流浪生活。后来进入扬州巡警教练所受训,并成为正式警察。军阀混战时期,他又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职位也从最初的军校毕业生一路升至国民党第四军总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判断失误将距离长沙三百里以外的“新墙河”被误传为五公里近的“新河”,从而酿成了一场千古奇闻的“11·13长沙大火”。他作为当时湖南军事战争的最高指挥官,革职处分在所难免。在对于共产党的态度上很温和,多次作为代表参加会谈,被人们称为“和平将军”。后来由于政治倾向逐渐偏共,于1949年10月被开除国民党籍。

新中国成立后,身兼重职,为祖国的发展尽心尽力,于1969年4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钱大钧,1893年7月26日出生于原正仪镇雅泾村东北村。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教官,中国国民党军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钱大钧早年参在日本学习,后来因为侵占青岛而愤然回国,之后的几年又陆续在中日完成了学业。1924年以第20师师长的身份讨伐陈炯明,其间以六连士兵大破四千敌军成为近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虽然也参加了中原大战和抗日战争等大战,但由于钱大钧的军事生涯相较于其他金刚比较平淡,所以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后来由于自身原因受到了蒋介石的猜忌。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也以“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身份选择继续效力蒋介石。晚年也是作为代表广泛参与各种国际活动。钱大钧一生虽然爱财,性格偏激,但为人胸无城府,老实本分,是智将的典型代表。1982年7月,钱大钧因肝癌在台北去世,享年90岁。

蒋鼎文,1895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诸暨的一个普通鼎文,1895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诸暨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蒋鼎文16岁那年恰逢武昌起义,他没有任何犹豫,从容参军。军事生涯的早期参加了多次军事行动,虽然这个时期的他官职并不大,但是却深受蒋介石的赞赏。

号称“飞将军”的他先后经历了围剿红军,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福建事变,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等事件,对外杀敌立功,对内恪守本分。但是在与日军的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心怀愧疚的他邃辞职转而经商,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败退台湾后,积极投身慈善事业,1974年1月,病卒于台北。享年79岁。

陈继承,1893年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和大多数将领一样,他也是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来担任黄埔军校教授部战术教官。在军阀混战时期,先后参加东征和北伐和中原大战,但是相比于其他金刚,他并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战绩。所以再次不再介绍他参与的其他战争。战绩平平但却丝毫不影响蒋介石对他的重用,任南京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后来国民党战败,他也随蒋入驻台湾,担任台湾招商局顾问,1971年12月于台北病逝,享年78岁,蒋介石亲自题写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