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吴石将军:哪部小说让你看到了理想中的爱情?

所见爱情故事,无不在男女痴情上下功夫,以前常读的两本爱情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与《上海堡垒》,大抵还是说两人如何相识相依,因缘巧合不得在一起,多年以后,当谁老去,看见年轻时描眉的画笔,一时间感慨颇丰,泪如雨下,收拾好行李就要去见他或她吴石将军。

吴石将军:哪部小说让你看到了理想中的爱情?

可是这些都是爱情故事吴石将军,不是理想爱情。

吴石将军:哪部小说让你看到了理想中的爱情?

我所读过的理想爱情吴石将军,恐怕害的是宽衣解带,灶边炉台,寻常人的爱情,或者说如同普通男人爱着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在那些爱情小说里,这种人往往得不到主角的优厚待遇,只能做配角描写。所以我喜欢的是,《潜伏》

《潜伏》人物塑造的很完美,男主有两段“爱情”。第一段爱情是作为受到我党女特派员对他以劝反为目的却假戏真做爱上了的故事,后来女特派员替女主角挡子弹牺牲,暂且不表。

而第二段,也就是女主与男主两人的爱情故事。一开始,也许作者带着一丝大男子主义的偏执,人物定位是女游击队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对手戏,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从男主教女主学文化开始,到女主为男主在太太团的交际圈里执行间谍任务,再到后来的后来,为男主在大陆留下一个女娃,而男主在台湾牺牲。

原本只是执行任务,男主会在地板上打地铺,到后来刀尖上的潜伏生活,两人情愫暗生,是怎样的一种变化。无可否认,在恐惧情况下,多巴胺会加速分泌,但是,书中最打动我的,让我确定男主没有守身如玉不是因为力比多,不是坚守党性面对考验,不是党国的教条与委座的光头(什么鬼),而是爱的,是那段男主教女主识字学文化,不像如今浮躁的小男孩,教人练琴还想着摸人小手。只有在爱中,人才会愿意付出辛劳,希望所爱之人得到某一项自己喜爱的能力。正如我也曾说过混账话,说是要建立古典文学社,教小姑娘读文学。

而从一开始,由于文化上的差距而导致的对立,到后来两人心贴心作为战友作为爱的伴侣在敌后战斗,支持他们见到革命成功曙光的,是爱情。支持则成在香港继续潜伏的,是对翠平的爱情。支持吴石将军在台湾英勇就义的,也一定有对他的结发妻子王碧奎深深的爱意。

至于我,曾在少年时读小说《潜伏》,让我认识了爱情的一种可能:那就是陪伴与相守,从一开始两人的相斥,可以发展成为最后的爱情,而这一切的本源,则是希望彼此可以过得更好的关爱,哪怕是在那样一个黑暗的深渊之中。而如今的我,在这样一个平淡的年代里,遇着一个读书弹琴的姑娘,亦复何求。

我想认识她的美,更想她会更美。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