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爱新觉罗胤禩,郁闷加愤怒而生病的康熙,应国舅兼国丈佟国维之请“皇上治事精明,断无错误。此事于圣躬关系甚大,请度日后若易于措置,祈速赐睿断;若难于措置,亦祈速赐睿断。总之,将原定意指熟虑施行为是”(《清史稿·佟国维传》),决意下诏,请有一定级别的文武大臣推选最优秀的皇子为储君人选。
《康熙王朝》陈道明版康熙
康熙心里明白,老大爱新觉罗胤禩、老二、老三、老四、老八等,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但他没想到,投票结果出来了,八阿哥胤禩以绝对优势称为合乎条件者。
支持胤禩的爱新觉罗胤禩,不但有首倡者佟国维,还有内阁大学士马齐、张玉书、温达等人。在康熙身边工作的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鄂伦岱及自己信任的大臣揆叙、王鸿绪,都是胤禩的铁杆粉丝。
就连康熙帝的二哥裕亲王福全,也大力推举胤禩:心性好,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
此事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底,康熙帝还只有五十五岁,可说还是春秋鼎盛。他也知道胤禩能力出众,才华优裕,是诸皇子中的尖子人物。这样的人物出现,受到满朝拥戴,对于权力控的帝位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危险。虽史料只载明了康熙的追责,这有后来胜利者雍正添油加醋的成分,而康熙自然知道太祖时期,势力强大的储君褚英就差点对在位的努尔哈赤动手。
支持者太多,就是最大的威胁。对康熙如此,对胤禩亦如此。
胤禩
于是,康熙选择了继续支持废太子胤礽,并以此为理由严厉地打击胤禩。因为此时胤礽的最强支持者索额图,已经饿死在禁所,索额图的同党多被杀,被拘禁、被流放。胤礽的羽翼已被大量的翦除。
当然,这期间也有八爷党的暗箱操作,以及诸皇子的相互倾轧。胤禩即便能力再强,也注定了是一个失败者,失败得被自己的生父骂做国贼。
爵位为廉亲王又是“八爷”的,清朝里大概只有一个康熙的第八个序齿的儿子——人称“八贤王”的爱新觉罗.胤禩了。
关于胤禩的乳名是什么,史料上并没有记载,因为乳名只是家里人的称呼,在小孩子入学之后就必须另外取个名字用于对外称呼,称为“大名”,有了大名之后,乳名就开始讳莫如深了,一般称呼都是以字、号或是官位来称呼的,就连家里父母都不好直呼其乳名。
那寻常人家都是如此了,何况是等级森严的皇家,基本上皇子皇孙的乳名都是不为人知,连野史都很难捉摸记载下来的。当然按照康熙皇帝为自己的儿子取乳名的做法来看,我们也是可以猜一下胤禩的乳名是什么的。
首先胤禩乳名的第一个字是“保”的,原因就是康熙序齿之后的长子胤褆的乳名为“保清”,次子也就是太子胤礽的乳名为“保成”,而在他们之前的三个儿子,其乳名则为“承瑞”、“承祜”、“承庆”,从康熙皇帝起名的规律来看,明显是传承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字辈规律,也就是儿子的第二个字都是一样的。所以胤禩的乳名是个“保”字。
至于第二个字,不同前代起乳名以贱起名,如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乳名为“犬子”,到长大之后因为仰慕战国蔺相如才改名为“相如”,三国曹操乳名为“瞒”等等,清朝皇子的乳名都属于比较有寓意和吉祥的,如康熙帝的“瑞、祜、庆、清、成”,还有“长生、长华”等,雍正帝三个未序齿的儿子为“宜、惠、沛”等,所以胤禩的乳名应该也是很属于这一类的。
在《雍正王朝》一剧中,术士张明德以“王上加白”来预言胤禩将会继承王位,在胤禩不信后,又以其“乳名”入手,直言其乳名中有一“美”字,寓意“八王大”三字,也就是直言胤禩日后就会成为“至尊”的气数。所以结合这两点来看,胤禩的乳名或许就是“保美”。
当然了,这不过是个人猜想,“美”字为胤禩乳名也不过是电视剧之言,只是自娱自乐而已。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