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0日的锤子科技夏季新品发布会上,作为一家“软件公司”,锤子本次给我们带来了Smartisan OS 6.6.5系统,以及全新的两个功能什么是米聊:无限屏和子弹短信。

什么是米聊:子弹短信和米聊、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

正如锤子CEO罗永浩在发布会上所说的那样“软件及操作系统什么是米聊,是锤子的传统强项”。因此,在有大爆炸、闪念胶囊和一步这些被友商“炒的裤衩都不剩”的前辈在前,子弹短信这个后辈,是否能够再续辉煌,自然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什么是米聊:子弹短信和米聊、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

首先什么是米聊,看看罗永浩对子弹短信的定义,“超高效率的次世代即时通讯工具”。简单地说其主要功能就是,允许用户随时随地发送消息,并且在发送文字的同时,还会发送一条语音出去,从而进行社交聊天。同时,罗永浩还表示,子弹短信就是定位的熟人社交网络。鉴于这2点,大家很容易将其与腾讯的微信作对比。

什么是米聊:子弹短信和米聊、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

那么,子弹短信和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米聊:子弹短信和米聊、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

1、可调整的语音进度条如果说目前微信最“反人类”的设计,不可调节的语音进度条绝对能够排在前三。想必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段60s的长语音在收听过程中,一旦不小心误触或因为信息量太大,就不得不再重头开始听取一遍。”虽然此前有消息称微信在内测语音消息可拖动进度条功能,但是从现在来看,应该是遥遥无期了。

什么是米聊:子弹短信和米聊、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

针对这一点,罗永浩也在演示子弹短信语音发消息时调侃称:“有的公司竟然是不可以调的,我简直不敢相信。”

2、永久显示的历史功能在这个人都已经被微信“绑架”的时代,绝大部朋友的微信好友数量至少都是几百人。而在这些微信好友中,出于工作、社交、消费等各种原因,越来越多的好友基本上让人疲于备注,从而有时候会发生忘记加的这个人是谁的尴尬情况。

对此,罗永浩表示,子弹短信将会永久保留你与这个人的头几条对话,从而帮助你这个人是谁来着。另外,其还表示,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子弹短信中永久显示好友使用过的历史头像,避免好友勤换头像的尴尬。

3、跨软件聊天这一点我们就好理解了。微信如果想要互聊,需要在双方都安装了微信的前提下。不过为了解决“你安装了别人没安装”的问题,子弹短信支持“跨软件聊天”。即:没有安装子弹短信的联系人收到朋友的信息时,纯文字的可以直接用短信回复,而图片信息则可以通过链接来查看图片。

上述3点就是通过笔者认为子弹短信比微信的高明之处。话虽如此,但是如果有人想要用子弹短信与我聊天,我在折腾几下之后,最终肯定会选择回一句:微信上聊。

这是因为,在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创新之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社交生态的微信,依然会是我们痛并快乐地选择,即便其拥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正如近期微信Android版来回折腾地测试信息流功能,但自媒体从业者也只有反复迎合平台标准,默默修改自己文章的头图。

小米最近可谓风生水起,前脚刚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后脚马上联合李超人合建全球策略联盟,将小米的智能手机等产品引入长江和记旗下在全球的电讯和零售部门,正式进军欧洲手机市场。

什么是米聊:子弹短信和米聊、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

什么是米聊:子弹短信和米聊、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

然而,势头如此之旺盛的小米,却有一个不得不说的痛--今年快要8岁的米聊。

什么是米聊:子弹短信和米聊、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

什么是米聊:子弹短信和米聊、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

提起小米这一名字,大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估计就是手机。实际上,除了做手机业务之外,小米一直有试水社交业务,也就是米聊。从时间上来看,米聊诞生的时间比微信早。但现在米聊在行业中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弱,似乎已经没有了翻盘的机会。

什么是米聊:子弹短信和米聊、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

什么是米聊:子弹短信和米聊、微信比有什么高明之处?

被遗忘在角落的米聊

众所周知,小米成立于2010年。在成立后的一年便揭秘了旗下的三款产品:MIUI、米聊、小米手机,这三项产品誉为小米的铁人三项。

从小米的定位来看,手机业务无疑是小米的重中之重。但回顾小米的发展轨迹中,我们可以发现,却是手机未动,米聊先行了。和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小米最开始也是从不断学习、模仿中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2010年前后,有社交工具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超级短信工具,可以取代传统手机中的短信。这种模式的社交工具,我们可以参照现在iMessage;另一种,则是利用手机通讯录作为匹配,建立基于真实身份的通信方式。当时该种类型的社交工具,以美国的kik最为火热,而米聊正是模仿了kik。

2010年12月,小米率先上线了米聊。按照官方的解释,它就是一款跨通信运营商的手机端免费即时通讯工具,通过手机网络(WiFi、3G、4G、GPRS),就能够和好友进行信息沟通和收发图片。

2011年,米聊又借鉴香港的一款通讯软件加入了对讲机功能。正是得益于这一功能,使得米聊在社交江湖马上崭露头角,用户在相当场的一段时间内翻番,堪称为米聊的黄金时期。

拥有先机,意味着米聊拥有更多优势。开发出别人没有的东西,总能快速吸引用户。可惜好景不长,在米聊声名鹊起的一个月后,腾讯便发布了微信。

它曾是个王者,后来微信来了

在微信上线后的几个月,米聊依然霸占着App Store中国区免费社交类应用前二的位置,仅次于老前辈QQ。

图片来源:米聊官方微博

从这一点可以证明,米聊先行一步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倘若能把这部分用户留住,再由他们吸引到更多用户来使用,现在的社交工具老大也许就是米聊了!

近年来,不少分析都认为微信是得益于8亿QQ用户的成熟关系链,才把米聊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可要说到用户群体,小米手机用户群体的规模也并不小。就拿当年在小米官网上抢购小米1那个热度来说,就能窥探米聊有多少潜在用户。

在大范围来看,米聊兵败如山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产品特性这点上面,微信要比米聊更能捉住用户的痛点。无论是对社交工具也好,平常的使用的物品也罢,用户总是趋向于多功能的产品。

尽管米聊和微信在上线之初都是以手机通讯为基础,实时对讲为特色,可在后面的版本中微信便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寻找与其他社交工具有差异的功能。

从微信的2.0版本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它已经加入“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随后加入的朋友圈、红包等,更是一脚把米聊狠狠的甩在了后头。

事实上,在微信加入“附近的人”之后,雷军有在微博上回应此事,表示“微信加了位置交友。有人觉得米聊应该加,但我希望把米聊做成熟人的社区,陌生人交友混进来,让社区会比较混乱。好的社区是熬出来的。米聊非常尊重用户隐私。”

其实出发点是好的,可这条路线压根就不符合当下普遍年轻人的需求。在笔者看来,“附近的人”不仅为大家结识好友增加一条有趣的渠道,也是一天工作之余的娱乐消遣。当然,利用“附近的人”来添加好友也会有潜在的风险。可对于社交工具而言,打开市场的第一步,还是应该深知用户的痛点。

说白了,米聊就是没有微信这般接地气。产品没有捉住用户痛点,直接就导致了米聊在后面的“战役”中难以获得更多的用户。这也是为什么小米手机如此火爆,却带不动米聊的原因。

有早期的米聊用户就曾经在知乎上表达过自己的看法:

关于这段看法,笔者还是比较认可的。微信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不仅是因为它能依靠原有的客户去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还因为它的产品特性足以让大家喜欢。

就和知乎这位网友说的一般,大家都没有使用的东西,我自己一个人使用也是没多大意思的。想要吸引更多的人使用,就要使得产品能够顺应用户的需求。

在这两点上面,米聊都走错了方向。

米聊还会崛起吗?

不可否认,相对于腾讯的以社交起家的经验与QQ强大的用户体量,小米在它面前都只还是一个小弟。对于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公司而言,小米要把“三架马车”都搞好,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不管是人力物力财力,抑或是用户体验、技术团队等,小米都比腾讯落后一大截。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米聊用户到达3000万后,服务器经常会出现问题,导致用户体验变差。其次,当年米聊“偷流量”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尽管雷军已经在微博上辟谣,但谣言猛于虎,一次负面的消息就会影响很多人的选择。

不过,也有网友指出了,单从名字来看,米聊就把自己圈死了。很多人在听到“米聊”之后,都以为这是一款只能在小米手机上使用的聊天软件。

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的微信已经坐稳中国社交软件老大的位置,米聊依然处于不温不火当中。

而随着此次小米上市在即的春风,米聊是否能够重新得到重视,焕发新春,这些都是我们路人的猜测。也许到时间成熟之时,小米会利用小米手机与MIUI 系统构建成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加持米聊的升级与换代。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交给时间来解答。正如米聊的那句宣传语所说“无米聊,不青春”,对于大多数米粉而言,米聊依旧是个不一样的存在。

【电商报,中国电商影响力媒体!欢迎关注我们!】